刘志强 王 睿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山西经济的现状和建议
刘志强 王 睿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在历史的过程中,资源型地区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能源和资源支持,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资源能源的不断开发,生态环境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随着新能源的出现,传统的资源价格不断下降,对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更是双重灾难。本文在论证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讨论了经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建议。
经济;可持续;资源
山西省由于其特有的煤炭储存量,一直以煤炭的开采和加工作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在煤炭价格走强的时期,地区经济总量总体向好,如今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炭价格一路下降,导致山西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粗放式开采煤炭资源的策略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寻找地区经济特色,努力实现经济的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才是山西省未来发展的根本之路。
山西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改革开放以后,山西省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逐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等工业为主体的生产体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动力。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由于历史、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和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工业对于能源的巨大利用,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由污染、生态等问题造成的问题和矛盾相当突出,巨大的污染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给以后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些年来,天然气、电能、风能等各种替代能源的不断涌现,造成了传统能源价格的下降。新能源产生的能量充足并且造成的污染少,方便运输储存,迅速在市场份额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同时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持续性,使得近年来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资源与能源供应的限制,山西长期以来形成的畸重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单位产出能耗强度大以及污染排放强度大,这已经成为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由地域和时代的限制,人们普遍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动力,认为进国企是铁饭碗,竞争意识淡薄,在煤炭行业高速发展的年代,社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就业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新能源的开发带来的煤炭价格的下降,企业的效益下滑,职工的收入下降。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长期观念,人们缺少打破现状,努力创新的精神,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十分困难。
山西省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扬传统产业的优势,对淘汰后的厂区加以利用,打造成现代化的厂矿景点和游乐景观,因地制宜的开发出新的用途。结合现代新兴产业的结构,必须转变过去严重依赖煤炭开发的单一模式,努力发展化工、煤炭、电子、金融、物流、机械等现代产业部门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节能减排,让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注重保护环境,加大资源和环境的监察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坚持政府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对传统煤炭企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政府积极吸引人才和技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收益,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让最优秀的人管理最合适的岗位,最大化的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本地企业进行市场化的管理,优胜劣汰,加强企业的竞争意识,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强制关闭,加大对环境的监测力度,在环境和效益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鼓励部门创新、行业创新,实施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提高每个生产者的主人翁意识。
推进原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产业。力争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产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形成良好的互利共赢的局面。加大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资源的濒临枯竭使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基础地位削弱,但是对于很多资源城市,原有的产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延长原有资源产业链,促进资源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各种获利的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为城市的转型提供缓冲的空间。将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资源、市场、环境条件打造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资源深加工产业基地。
用规范的市场制度改革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扭曲的问题,由市场对资源定价,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产品的实时价格。完善现代金融业,实现实体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银行的良好发展可以为企业及时高效的融资,贷款利率的高低反映了社会的有效需求大小,企业可以从宏观经济确定自己的生产规模,避免产能过剩,负债过大导致风险无法控制。煤炭期货市场可以反映最新最全的价格,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和期权市场实现保值,避免价格波动过大给自己带来巨额损失,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可以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使资本充分流动到效益最大化的行业中去。
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环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协调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关系。按照经济新常态的原则,坚持资源开发与加工转化结合、与环境保护结合,从满足资源市场需求和城市经济健康的角度出发,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关系,逐步实现三者的良好互动,相互促进。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借鉴其余地方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经验,结合本地发展的实际,有计划地展开建设和治理。
[1]高秉元,山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8(6),51-53。
[2]周静,试论山西经济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4)。
[3]张莲莲,山西能源大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专家论坛2010 (2)。
刘志强(1991—),男,山西大同人,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
王睿(1992—),男,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