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习为什么难戒?因为你在HALT状态

2016-08-20 15:34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班克斯戒酒伴侣

游识猷

心理医师艾米·班克斯(Amy Banks)讲过她做婚姻咨询时的一则小故事。故事开端是M与N这对普通伴侣遇到常见问题——结婚日久,生活渐趋平淡,拖着沉重身子到家后,M瘫进沙发无休止地看电视,N则跑去喝酒、叹出一口长气、觉得活了过来……偶尔一杯很快变成一天一杯,又变成一天两杯、周末一瓶——虽然还算不上酗酒,但当面对明天的勇气来自酒精,心中就应该响起警铃。

饮酒常见,婚姻倦怠常见,但班克斯建议的对策实属罕见——比起立刻彻底戒酒,不如先把独酌变成共饮。不是因为“共饮”好过“戒酒”,是因为“立刻戒酒”其实不可行,“共饮”才会给人戒酒的决心。

说到底,喝酒不是因为“酒真的好喝”,是因为“感觉太糟了,需要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饥饿(hungry)、生气(angry)、孤单(lonely)、疲惫(tired)这4种状态,被称为HALT——这个词刚好是英文里“停止”的意思。研究发现,当我们处在HALT状态时,脑子里的多巴胺会枯竭,也就是“恶习”发作的时刻。包括酗酒在内,所有“恶习”都会上瘾,而所有上瘾都可以归结到“感觉太糟了,需要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不论“糟糕”还是“舒服”,都源自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当神经元连成的通道激活大脑一个叫“伏隔核”的部位,“快乐分子”多巴胺就会大量释出,我们就欣快喜悦、精神一振。当“伏隔核”得不到充足激活、缺少多巴胺时,它就会兴风作浪,让我们坐立难安。然后我们在意识到自己干了啥之前,已经在喝酒、抽烟、玩游戏或者上网了。

回到班克斯的故事,如果N直接戒酒,会发生什么?班克斯认为,是人就会有HALT状态,那时伏隔核会拼命折腾,“糟糕”的感觉不是一两分钟,而是一直持续、多次发作。一波波渴求最终会让N屈服,放弃戒酒,喝上一杯。一旦喝了一杯,N又会因为打破自己的戒酒承诺而愧疚自责,甚至看不起自己。这让他感觉更加糟糕,为了停止这种糟糕的感觉,必须再多喝一点……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陷入这种恶性循环。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需要重新改写脑中的多巴胺回路。

第一步,辨识旧回路。在每个HALT时刻,意识到这不是因为“自己本性糟糕”、“意志力薄弱”,只是因为“脑中已经有了‘酒精-多巴胺的神经回路,而且这条回路非常强大”。

第二步,构建新回路。上瘾之外,最能释放多巴胺的事情之一就是“和伴侣开心地吃饭谈天”。一个人饮酒时,酒精是避风港,让人避开外界一切风雨,包括自己的伴侣。两人共饮时,酒是与伴侣碰杯的道具,是倾吐心事的润滑剂。当两人亲密到足以触发多巴胺流淌时,会有两个特征:与伴侣在一起时你会常常微笑或大笑,相处后会觉得精力充沛效率更高……而这时,才是彻底戒除恶习的时刻。

猜你喜欢
班克斯戒酒伴侣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没人见过班克斯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没人见过班克斯
最好的伴侣,遇事先道歉
脱欧大金主,也陷“通俄门”
家人齐努力,告别“酗酒君”
斑克斯大展登陆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