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凡彦
摘 要:手机媒体时代思政课学生问题行为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它是不破坏课堂秩序的静默型行为、不影响他人学习的无公害行为、涉及内容多样化的泛学习行为。导致这些问题行为多发的主要根源在于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四对主要矛盾,要彻底解决课堂问题行为,必须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策略。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政课;课堂问题行为;解决策略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学校抓得很紧,教师非常努力。然而,思政课课堂却充斥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持久的学生问题行为。准确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探讨这些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正确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不仅关乎学生和教师的健康成长,更关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手机媒体时代思政课学生问题行为的新特点
“问题行为”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提出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课堂问题行为是问题行为的子概念,包括教师问题行为和学生问题行为。因此,国内研究者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两个行为主体,如陈时见(2002)提出:“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或者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1]目前,这两类问题行为都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重点关注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对于什么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大都从“质”和“量”两个层面来衡量。“质”的层面主要看是否破坏课堂秩序和学生课堂守则,“量”的层面主要看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程度、时间等[2]。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种课堂之中,可以说,凡是《学生课堂守则》明文禁止的行为如果发生在课堂上,都是问题行为。但是,思政课学生问题行为较之其他课堂更普遍、更严重、更频繁、更持久。而手机媒体时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明显有别于传统课堂问题行为,从行为本身的效果看,具有三个新特点。
1.不破坏课堂秩序,属于静默型行为
传统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公认衡量标准就是看是否破坏课堂秩序,如果一种行为对课堂秩序没有造成损害,就不被认定为问题行为。但手机媒体时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集体转型”,大部分学生都在埋头看手机,基本不与其他同学发生语言和肢体交流,不听课、不吵闹、不乱动,属于静默型问题行为。
2.不影响他人学习,属于无公害行为
传统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显性后果就是不仅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也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具有公害性。但手机媒体时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从后果看不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甚至也可以不影响教师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属于无公害行为。
3.涉及内容多样化,属于泛学习行为
学生在课堂上的手机行为从其内容考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利用手机媒体上网查看各种资讯,有的看新闻查邮件,有的查询教师刚刚讲的故事案例,也有的刷微博、发微信、浏览朋友圈,还有的听音乐、看小说、玩游戏等。如果宽泛地定义学习,这些行为其实都具有广义的学习意蕴,只不过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或应然的学习目标相悖而已,因而属于泛学习行为。
手机媒体时代思政课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手机媒体时代思政课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原因来看,影响课程教学的各种因素错综交织构成的四对矛盾是其根源。
1.来自外部的高重视与发自内心的低认同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政课被大家称为“国课”,因为从教材的编写审定到具体的教学实施,始终离不开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关怀和关切。高校思政课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培养青年学生正确“三观”方面的作用价值,使得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台一个文件,以强化其地位、作用,狠抓其效率、效果。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三番五次强调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党委和行政,也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摆在头等重要位置并常抓不懈。这一切充分显示了来自外部的极高重视,但受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对不能立即产生物质效益的思政课的认同度却在不断降低,学生普遍反映对思政课不感兴趣,不管教师怎么讲,就觉得思政课不实用。这种高重视与低认同之间的矛盾,是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根源之一。
2.学生认知途径多元化与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目前,在校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很多学生是拿着手机长大、玩着iPad读书、发着微信迈入大学的。对他们来说,课堂教学绝不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唯一途径,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途径、认知领域,既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使之面临严峻挑战。而机遇与挑战均源自移动互联网本身具有的传播特性和话语特点,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变挑战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及时变革教学手段,将单一的多媒体教学转变为多元的信息化教学。否则,学生认知途径多元化与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化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反复发生的顽疾。
3.渴望关注与交流的心理需求与思政课大班授课之间的矛盾
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属于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庭成员众星捧月般的关注,自我意识浓厚、个性张扬、表现欲强烈,可以说渴望被关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便捷多样的信息交流工具为这一代大学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互动平台,他们是在多向、多维、多样的交流互动中成长起来的“新新一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尽量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与每位学生保持足够频率的交流,最好设计适宜的活动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现行思政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是大班授课,课堂人数容量较大,客观情况决定了教师根本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尽管教学活动会设计一些参与环节,但仍然难逃挂一漏万的宿命。所以,解决大学生渴望关注交流的心理需求与思政课大班授课之间的矛盾,是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当务之急。
4.课程内容的广博杂多与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专深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政课内容广博杂多。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课程内容客观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精通上述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要具备雄厚的历史知识、哲学修养、政治涵养。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好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训练。事实情况是,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专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精深,加上部分思政课教师从未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从“高大上”的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充斥课堂始终,使得崇尚感性直观、轻松活泼之学习内容的学生如坠云山雾罩,只好玩弄起手机,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整体来看,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准较之以前大幅提升,但带来的专业背景相对单一、知识层次过于专深与课程内容广博杂多之间的矛盾也显而易见。
手机媒体时代思政课学生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
1.学生角度:加强事前教育,提倡事中干预,注重事后辅导
加强事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课堂问题行为发生前的预防策略,是在预知课堂问题行为有可能发生时提前进行相关教育设计和教育活动。例如:针对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低认同状况,开学第一讲很重要,一定要向大学生讲清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思政课的目的、任务、功能和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大学生需要被塑造?一个人的成功能否离开价值观和信念?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使学生认同思政课,从心理上做好积极学习的准备,降低有意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
提倡事中干预是一种课堂问题行为发生时的介入策略,即教师发现问题行为正在发生时,一定要实施积极干预策略,不可置之不理,如及时提醒学生加强自我调控,努力摆脱手机依赖。课堂实践显示,只要教师及时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意识暂时停止问题行为,但持续性较差,长时间停止问题行为有赖于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手段,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干预策略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讲还可以利用手机媒体辅助教学,这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能够及时提出适切的学习任务,尽可能调动学生利用手中的移动互联网自主完成,并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汇报基础上总结升华,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懂得仅仅通过手机来学习,有用但不够用,听课不可或缺。
注重事后辅导是一种课堂问题行为发生后的补救策略。新一代大学生独特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自主性、自尊性都很强,课堂的面对面提醒教育有可能使他们难堪甚至反感,从而导致心理扭曲,教师在课后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学生的心理抚慰,搭建师生情感联系的桥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学识崇拜,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要与班干部共同探讨课堂管理模式改革,定制思政课管理规范,尝试建立部分无手机课堂;还要与班主任、辅导员交流班级学风建设策略,从根本上改良整体学风,营造有助于课堂问题行为解决的宏观学习环境。
2.教师角度: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学魅力
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增强教学魅力实质上都是教师素质提高策略。改善知识结构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专注原有研究专长和方向的基础上,尽可能拓宽自身知识广度和厚度。因为思政课教学不是专业课教学,教学的目的虽不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但又离不开广博知识的支撑。它是以特定知识为载体,旁征博引,引导启发,以达到传播信念、塑造价值观的特殊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信息量、价值观、情感、态度、信念等都对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善于补短,尽快改善自身知识结构,争取以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从而降低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提高教学技能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具备教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强化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鉴于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程度较高,要求思政课教师重点关注课堂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和教学组织技能,尽量避免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演示和解说PPT的单调过程,争取以巧妙高超的教学技能牢牢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提升教学魅力是降低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率的根本策略,因为教师的教学魅力不仅来自于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而且还与教师形象、语言表达、师生关系等有关。因此,提升教学魅力主要指思政课教师的形象魅力及语言魅力。提升形象魅力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在衣着打扮上保持恰当的“度”,做到不保守也不前卫,而且要在理想信念、兴趣爱好、个性气质上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爱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提升语言魅力要求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构建适应手机媒体时代特点的教学话语体系,从语言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减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3.学校角度:创新学生管理,优化授课规模,强化协同育人
高校学生管理包括校级、院系级、班级三个层次,校级管理有专门的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范围比较宏观,主要职能是政策制定、大型活动组织和学生思想教育;院系级管理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共同承担的,属于中观层次的管理,主要职能是学生日常管理和日常思想教育;班级管理主要由班主任、班干部共同承担,属微观层次的管理,在职能上更具体、细致,主要是班风、学风管理。很明显,三个层次都远离课堂教学,课堂学生管理全部交给了授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对象具有人多、面广、接触少的特点,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权威有限,面对手机媒体时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迫切需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尝试建立学校、院系和班级融入课堂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以监督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从加强课堂互动环节,满足学生渴望关注与交流的心理需要出发,学校应进一步优化授课规模。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采取小班授课,应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教学和合作学习方式,以高效优质的互动对话彻底占据问题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全体教师中树立思政课为主、其他课程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特别是号召和教育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有意识地为思政课鸣锣开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世俗追求与超越追求的关系、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境界,从而有效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本文系2014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研究”(课题编号:BJSZ2014ZC231)及北京物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手机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3.
[2]张彩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0.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思政教研部)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