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

2016-08-19 18:29刘炎徐宏海尹天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刘炎 徐宏海 尹天光

摘 要:高校学生教学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就如何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影响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因素,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课程因素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管理重要手段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已普遍使用。研究表明:有效的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力措施,它能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对提高教学水平起着积极推动作用。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已在网上进行,网评工作在许多高校已经制度化,同时也是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推进大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急需深入研讨的新课题。

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研究

1.统一的评教指标体系

一是评教指标体系内容没有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评教指标采用统一的评教指标体系,没有考虑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各类课程的知识内涵和知识构成的不同。不同学科门类对课程的教学重点、学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制定的评估标准应选用不同模式。必须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特点,对其共性内容建立统一标准,而对于非共性内容、允许标准有所不同,力争每个标准能代表该课程或是某一领域课程特点,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真正反映课程的关键性问题。

二是指标体系缺乏定性评价。目前,许多评价指标的设计过分注重定量的设计,而对定性评价有所忽视。但教学评价仅用一套严密的数据分析是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解释的。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有些事情难以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如教师的师德情况,师德要从各方面来表现,很难用一项指标去概括;教师在课外对学生所做的指导工作,并不能在课堂上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也不是一两次上课能充分体现的。这就要求在定性设计上多加思考,如浙江大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加了“学生对教师总体印象”一条,很值得我们借鉴。定性的评价设计,应该从同行和领导的评价中多加权重,参考各学科情况,作出评价。

2.对学生评教结果可信度分析

一是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处在不同年级,其认知水平和评价能力差异较大。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认知会更有深度,其评价的可信度与效度较低年级学生更高。对新生来说,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还根深蒂固,他们习惯以应试教育方式下的评价标准看待大学的课堂教学,这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二是学生人数及情感因素。学生评教的可信度与评教的学生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人数太少显然不能保证评教结果的可信度,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参评的学生人数多、样本量大,评教结果较为准确。而专业选修课听课人数较少,加上高年级学生与专业课教师较熟悉,根据自己的好恶,给“感情分”和“报复分”的现象时有出现。

三是课程因素。目前,开设的课程有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一般情况下,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评教结果好于公共基础必修课,必修课好于选修课。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专业课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高于公共基础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因此评价相对高些。选修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值较高,如果教师教学没有达到学生的期望值,其心理上的落差可能会使学生对教师有更多的想法和责难,因此评价会相对低些。

四是学生态度。学生网上评教不能做到公正、公平地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导致学生评教结果失真,如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但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学生有抵触心理,对教师的评价较低,以此来报复教师。相反,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包庇纵容,或注重与学生处好关系,获得的评价却比较高。另外,评教中学生打分随意性较大,态度比较随意,不参与评教,找人代其评教或敷衍评教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对策

1.提高评教价值的主体认识

对学生而言,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是教学的消费者;教师是教学的服务者,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是他们应有的权力,还要认识到教学评教是学校抓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这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教师通过学生评教获得反馈信息,才能对今后的教学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改进,这样最终受益的将是学生自己。另外,让教师认识到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改进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主动接受评教。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评教工作越了解,他们对学生评教的支持率越高,越配合学生评教。

2.设计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量表

一是评价指标应充分反映课堂教学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应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定量性特点,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多次征求各院系的综合意见而研究制定出来,体现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特点。体系应分为“学校通用核心指标”和“院系评估指标”。“学校通用指标”,即从共性上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院系评估指标”,即各系评估指标的内容应依不同学科、各系主任征求广大教师意见而定,反映各学科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二是现行学生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着重检查教师是否遵守了常规的教学程序,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而真正高质量的评教指标体系构建要体现“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观,强调通过考查学生的变化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它特别关注教师对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强调师生的深层互动和共同探索,而不总是围绕“讲授”这一教学形式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外大学学生评教内容不仅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还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教材的选用、课程本身对学生增进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等都在评教指标之列。从评教指标形式看,国外评教量表除了单项评价外,还有对该教师的综合评价,以学生的感受为基础来评价教师的授课效果。

三是学生评教与学生成绩挂钩。实际上,只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才能给老师作出公正的、正确的评价,相反有些学生经常逃课或不好好听课,交作业也不积极,这类学生的评价可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失公允;将学生评价和他的平时成绩挂钩的方法是:给每个学生的评价赋予一个权重,这个权重可以是他的平时成绩在所在课堂的所有学生平时成绩中占的比重,然后对评价求加权平均,从而得到教师的评价。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督促教师注意平时成绩的登记,避免结课后登记时凭印象随意打分,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负责;另一方面,如果有学生因为平时表现不好而平时成绩不高,那么他对教师的评价所起的作用就会很小,从而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一种责任。

四是科学运用学生评教结果。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将学生的评教结果作为区分教师优劣、进行人事决策的唯一依据的现状,而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如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各占不同的权重。对于有争论的问题,应展开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讨论,对评价结果及时分析和研究,制订出改进的策略与行动计划。同时,有些学者从法律的视角批判了学生评教过程中教师权力程序的缺失,认为应该保证教师的陈述权和抗辩权,学校应有专门的申诉委员会接受教师申诉,而不能对教师随意处罚。

总之,学生评教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本文系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汪利.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高教,2007(7).

[2]唐立国.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体系探略 [J]. 教育与职业,2011(17).

[3]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J] .中国大学教学 ,2013(6).

[4]苏连青,姚卫,周长杰.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体系的合理性研究[J ] .教育教学论坛,2014(9).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学生评教方法研究
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措施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