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彬
【摘要】 目的 分析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联合人工鼻滤器对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240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 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 各120例, 两组均使用人工鼻滤器, 对照组麻醉机呼吸回路应用前未消毒, 观察组麻醉机呼吸回路应用前给予消毒, 比较两组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 两组使用麻醉机前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使用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联合人工鼻滤器可促使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有效降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人工鼻滤器;细菌阳性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93
近年来我国院内感染发生率逐渐提高, 医院感染已发展为医院现代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术后患者极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 这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而在手术前呼吸道已发生感染的患者, 应用麻醉呼吸机之后常会对呼吸机的回路系统造成污染, 致使麻醉呼吸机变成院内感染的一种交叉感染源[2]。因此应做好麻醉呼吸机的消毒工作, 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中, 本院选取240例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均使用人工鼻滤器, 对照组麻醉机呼吸回路应用前未消毒, 观察组麻醉机呼吸回路应用前给予消毒, 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麻醉机后, 呼吸回路样本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9月接受呼吸机治疗的240例患者, 所有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时间均≥3 d,
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 各120例, 对照组男69例, 女51例, 年龄19~64岁, 平均年龄(52.8±11.6)岁;其中脑梗死45例, 脑出血50例, 头颅外伤后25例。观察组男71例, 女49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52.9±10.9)岁;其中脑梗死44例, 脑出血49例, 头颅外伤后2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
1. 2 方法
1. 2. 1 通气方法 两组均使用人工鼻滤器, 对照组麻醉机呼吸回路应用前未消毒, 观察组麻醉机呼吸回路应用前给予消毒:消毒方法为取1根无菌螺纹管, 经一段向消毒剂排气口中插入, 另一端连接麻醉机吸气端口。想消毒剂抽气口中插入一次性的无菌过滤器, 且将之通过螺纹管和消毒麻醉剂呼气端连接。将6 ml 10%过氧化氢加入到消毒剂雾化杯内, 调节麻醉机自动/手动转换钮在手动位置。将一次性手动呼吸气囊取下, 以硅胶堵塞麻醉机原有手动呼吸囊出口。关闭麻醉机的压力调节阀。将钠石灰罐取下并将其中的钠石灰倒空, 放空罐到原位置。将调度机的电源开关打开, 启动消毒剂后, 雾化加湿15 min, 经60 min过氧化氢雾、臭氧的共同作用, 促使参与气体在5 min内排空。完成消毒之后于麻醉机吸气端口采集样本, 展开细菌培养。经消毒麻醉机用于观察组的全身麻醉之中。
1. 2. 2 采样方法 在应用麻醉机前、后进行采样, 以浸润无菌0.9%氯化钠溶液的棉棒于麻醉机吸气端口顺导管内镜进行5次涂擦, 之后将之装入含2 ml 0.9%氯化钠溶液无菌试管中, 将之快速送至检验科, 在琼脂平板上展开细菌培养, 在24 h后对琼脂平板中细菌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 若有细菌生长, 即判定为细菌培养阳性。
1.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应用麻醉机前、后分别采集的120例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麻醉机前后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比较:两组使用麻醉机前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使用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医源性感染日益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麻醉呼吸机的应用较为广泛, 有研究统计手术器官插管后17%的患者可出现呼吸感染[3]。造成呼吸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身麻醉可导致患者的纤毛运动出现障碍, 使其清除分泌物的能力降低, 而另一因素为麻醉机呼吸回路遭患者体液或所呼出气体的污染, 导致细菌在此生长、繁殖[4]。若所用麻醉机的呼吸回路未消毒或消毒不佳, 则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因此临床中多采用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和人工鼻滤器等方式, 降低麻醉机呼吸回路污染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发生风险。
为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风险, 本院近年来在麻醉机呼吸回路中加入了人工鼻滤器。人工鼻滤器具有滤过膜可将呼出气体中热能、水分阻隔并加以利用的特性, 不仅可滤过微生物, 还可对患者吸入的气体加湿、加温。人工鼻滤器可通过以下作用对微生物与其他颗粒进行滤过:①较大微粒在通过滤过膜时, 因为其直径过大, 因此会被拦截;②较小微粒在气流带动之下可具备一定的动能, 在惯性影响下直线运动, 撞击到滤过膜而被拦截。③病毒等小微粒因无规律布朗运动可被滤过膜拦截一部分。另外, 在应用麻醉机之前, 若未对呼吸回路进行消毒, 也会导致使用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升高。在应用前对麻醉机进行消毒, 可促使麻醉机呼吸回路中聚集的细菌被有效灭杀, 若只用人工鼻滤器, 则在麻醉机之内, 呼吸回路中会长期存在细菌, 有交叉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 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联合人工鼻滤器可促使呼吸回路细菌阳性率有效降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孔磊, 许立民, 盘晓荣, 等. 呼吸回路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重庆医学, 2013(25):3048-3049.
[2] 刘凌燕, 刘超, 于德俐. 2%戊二醛与酸化水对麻醉喉镜消毒效果的比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6):900.
[3] 黄爱兰, 朱蔚琳, 秦岭, 等. 麻醉机有效性、安全性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20):3512-3514.
[4] 陈旭素, 黄毓婵, 李芳, 等. 两种消毒方法对麻醉喉镜片性能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0, 31(22):3013-3014.
[收稿日期: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