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2016-08-19 12:28张晓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张晓坤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66例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甲组, 同期66例HICH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不同出血部位发病率与治疗情况。结果 甲组丘脑、脑干部位发病率(22.73%、15.15%)高于乙组, 脑叶部位发病率(3.03%)低于乙组(P<0.05)。甲组治愈率(7.58%)低于乙组, 死亡率(62.12%)高于乙组 (P<0.05)。结论 基底节壳核为脑出血主要发病部位, 且同HICH患者相比, 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率更低, 死亡率更高。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48

在临床上, 上消化道出血虽然为HICH一种多见并发症, 但关于其发病机制确还未有统一表述, 普遍认为同应激性溃疡有关。而且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还有着病情发展严重、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 是HICH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探讨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甲组, 男40例, 女26例, 年龄43~80岁, 平均年龄(61.2±6.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与CT、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实验室检查确诊。选取同期66例HICH患者作为乙组, 男42例, 女24例, 年龄40~82岁, 平均年龄(60.5±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归纳两组患者脑出血部位, 同时具体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其对应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即接受降颅压、止血与有效调整血压、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等治疗。甲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 针对患者上消化出血情况被给予对应治疗。即:静脉滴注40 ml奥美拉唑, 1次/d;对昏迷时间>3 d者, 常规留置胃管, 以鼻饲营养素或混合奶, 1 L/d, 经胃管保持1~2 ml/min的速度滴入;早晚各抽取患者胃液1次, 观察胃液颜色并测定其pH值, 确保pH值维持在5~7间;若胃液颜色出现变化或存在出血情况, 亦或pH值<5时, 给予其胃肠减压处理, 并用冰生理盐水进行洗胃, 经胃管注入50 ml果胶泌乳剂, 3次/d, 云南白药2 g, 每隔4 h 1次, 并将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时间改为每隔6~12 h 1次, 如有必要, 可增加0.1 mg奥曲肽皮下注射处理, 每隔8 h注射1次[1]。同时, 动态观察患者水电解质与血容量变化情况, 若失血量较多, 或血红蛋白<7 g, 需给予其适量输血。

1. 3 疗效判定标准[2] 结合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其治疗效果加以判定, 患者神志清楚, 无肢体、语言功能障碍, 且血肿或出血完全被吸收, 为治愈;患者神志较清楚, 语言与肢体功能也有所恢复, 自觉症状有所改善, 且血肿或出血大部分被吸收, 为好转;患者语言或肢体功能均无改善, 为无变化;患者语言与肢体障碍更为显著, 为恶化;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脑实质出血部位发病情况比较 甲组丘脑、脑干部位发病率高于乙组, 脑叶部位发病率低于乙组(P<0.05), 两组基底节壳核与小脑部位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甲组治愈率低于乙组, 死亡率高于乙组(P<0.05)。

3 讨论

对HICH患者而言, 若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则会使机体血容量与脑供血量明显减少, 从而加重脑部的损伤, 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且同脑出血严重程度也有着密切关系, 患者脑出血病情越严重, 其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也就越高, 预后效果也就更差, 病死率也更高[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甲组丘脑、脑干部位发病率(22.73%、15.15%)高于乙组, 脑叶部位发病率(3.03%)低于乙组(P<0.05)。甲组治愈率(7.58%)低于乙组, 死亡率(62.12%)高于乙组(P<0.05)。在脑出血各个部位中, 基底节壳核的发病率最高, 且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丘脑与脑干部位出血者。同时, 所有患者均被给予对症处理, 结果发现, 甲组患者治愈率更低, 死亡率更高。可见, 针对临床HICH患者, 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出现, 以相对降低该类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预后。而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防治, 关键就在于及时解除颅内高压症状, 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并对机体胃肠黏膜进行保护。

总之, 在临床上, 医护人员需具体结合患者症状进行早期诊断, 并在早期诊断中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出血征兆, 进而结合情况, 给予其对症治疗, 以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情况的出现, 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黄永锐. 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11(6):70, 72.

[2] 张枭楠, 张垚. 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120临床分析.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10(7):399.

[3] 和丽杰. 高血压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临床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12(20):105.

[收稿日期:2016-04-08]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