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2016-08-19 12:25崔庆周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主动脉螺旋下肢

崔庆周

【摘要】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方法 2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均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及彩超技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进行检查, 所有患者均于检查2周后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64排螺旋CTA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2周后, DSA检查出230段血管出现闭塞或狭窄状况, CTA检查出227段(98.70%), 彩超检查出176段(76.52%)。CTA检出率高于彩超(P<0.05)。分布在腘动脉73段(32.16%)、股动脉67段(29.52%)、腹主动脉26段(11.45%)、小腿动脉30段(13.22%)、髂动脉31段(13.66%)。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检查中具有可靠的准确性、安全性,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64排螺旋CT;CT血管造影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44

目前, 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病情的实践中, 通过启动全部或部分探测器, 从而形成不同组合的探测器, 达到调整扫描层厚的目的, 有效的弥补了单层螺旋CT扫描分辨率低、覆盖面窄、速度慢的缺点[1]。近年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日益呈上升趋势, 每年发病患者已达到上千万, 其中85%的患者病情由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中走向成熟, 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病情进行确诊, 因其安全方便、分辨率高, 覆盖面广受到临床各界一致认可。通过其有效的确诊, 患者病症得到了准确的治疗, 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诊误治。本研究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30例, 其中男135例, 女95例, 年龄31~82岁, 平均年龄(61.84±10.27)岁。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腘动脉减弱、趾端缺血发黑等。

1. 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CTA及彩超技术进行检查, 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 取患者肾动脉水平与足尖之间为扫描范围, 取120~140 kV管电压, 250~300 mA管电流, 0.969∶1螺距, 20 mm探测宽度, 管球旋转时间控制在0.5 s;于肘正中处注入碘普罗安370 mg/L, 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 速度5 ml/s。智能追踪肾门动脉腹主动脉内密度, 在达到250 HU时, 采取触发后延迟10 s扫描, 持续30 s, 采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所传入的重建薄层图像进行处理, 并通过多平面重建与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重建血管。

1. 3 判定标准 分别对患者股动脉、髂动脉、腹主动脉等血管进行分析。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 为闭塞, 中度、轻度与重度狭窄, 其中, <50%为轻度狭窄、50%~70%为中度狭窄, >70%为重度狭窄。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DSA与CTA及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2周后, DSA检查出230段血管出现闭塞或狭窄状况, CTA检查出227段(98.70%), 彩超检查出176段(76.52%)。CTA检出率高于彩超(P<0.05)。CTA检查出的闭塞或狭窄血管中, 轻度狭窄30段, 中度狭窄42段, 重度狭窄36段, 闭塞119段。

2. 2 患者血管病变分布状况 在CTA检查下, 血管病变基本分布在腹主动脉、股动脉、髂动脉、腘动脉、小腿动脉。其中主要分布在腘动脉, 共有73段(32.16%), 其次为股动脉, 有67段(29.52%)、腹主动脉26段(11.45%)、小腿动脉30段(13.22%)、髂动脉31段(13.66%)。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群体不断增大, 逐渐成为影响中老年群体下肢正常活动的重要因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由于患者动脉内膜中脂质、细胞纤维质及组织碎片沉积, 并在增生过程中发生病变所导致, 临床常见的症状为下肢疼痛、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 足趾发生溃烂等。据流行病调查显示, 导致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目前临床上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技术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并采用彩超技术进行筛查, 以DSA检查作为检查标准。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2], DSA检查存在部分局限性, 如无法准确诊断体弱、高龄或低龄患者的实际病情, 检查后易造成患者下肢局部血肿、缺血症加重等不良反应, 彩超检查方便无创, 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但易受操作者掌握水平等因素限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 DSA检查出230段狭窄或闭塞血管, 彩超下发现176段(76.52%), CTA检查出227段(98.70%), 其中轻度狭窄轻度狭窄30段, 中度狭窄42段, 重度狭窄36段, 闭塞119段, CTA检出率高于彩超(P<0.05)。, 说明CTA检查具有显著的广覆盖面、高分辨率、快速度的优势, 通过对多种处理技术, 不同探测器的有机结合与应用, 明显提高了检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准确度, 有利于临床后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CTA检查病变血管分布在腘动脉73段(32.16%)、股动脉67段(29.52%)、腹主动脉26段(11.45%)、小腿动脉30段(13.22%)、髂动脉31段(13.66%)。本研究结果与孙伟[3]的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是一种安全高效、准确率高、覆盖面广的检查方式,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祝洪福, 任千里, 王立乾, 等. 64排螺旋CT动脉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 16(3): 234-236.

[2] 王吉东, 方挺松, 彭加友, 等.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海南医学, 2014, 25(1):44-46.

[3] 孙伟.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中外医疗, 2014, 33(32):186-188.

[收稿日期:2016-04-07]

猜你喜欢
主动脉螺旋下肢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呜嗷,怪兽登陆
下肢最怕“凉、麻、痛”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
还原主动脉夹层疾病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