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言,寝不语”这句已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广东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据媒体2015年12月24日报道,广东省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日前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的目的。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不能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的人造成干扰。
据悉,该校食堂实行统一分餐,同学们轻轻坐下后,通过做手势与生活老师沟通:如手势1代表添饭,2代表加菜,3代表添汤,4则代表特殊情况(如有医生叮嘱个别菜不能食用)等。饭后,同学们与老师回应“OK”手势后,将餐盘放到指定位置,分类摆放。生活老师则按照手势服务管理学生进餐。该校还制定了一个校园文明音量分级表,以此提醒同学们学会在不同场合说不同分贝的话,让文明有分贝。
多维解读
“无声食堂”,勿以善小而不为
广东中山一学校,率先推行了“无声食堂”,要求学生安静文明用餐,这是对文明社会的一种呼吁与引导。而且,这所学校的规定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师生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能对周围的人造成干扰。这同样是对当前社会陋习的一种纠正,即你可以有你的自由,但不应侵害他人的权利。在当下,安静文明用餐这样的倡议与引导弥足珍贵。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无声食堂”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有的人甚至觉得是小题大做,但是一种好的礼仪、一个好的习惯,无论大小,它都可以影响人的品格和修养。而由此反思我们的成人世界,经常会看见在公共场合大吵大嚷的现象,而这正是品德教育粗陋造成的后果。对文明的引导与督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希望更多的学校、机构、单位参与进来,让“国人安静地吃饭”不再是奢侈品,让“文明用餐”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而从孩子教育起,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声食堂”不该禁锢孩子本真
应该说,这所学校的出发点确实不错,目的正是在于通过“无声食堂”的开设,培养孩子养成文明有序的习惯。不过,对于“无声食堂”而言,也的确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学生们能在就餐时做到“无声”,并不代表他们内心认同这个理念。在学校中,学生遵守相应的规则,都是自上而下的强压,学生们只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任何发言权。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们在表面上养成了文明有序的习惯,但并不是“天然”的,而是掺杂了强支配因素。如此之下,对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仅无法产生理想效果,甚至最终还可能背道而驰。管理和培养学生,不能在表面上做文章,而是应该注重细节处的完善和落实,真正让教育理念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学生们具有天真活泼的本性,校方就应该在教育过程中,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而不是完全束缚他们的自由。作为校方,不妨立足于学生权益的视角,多考虑他们的特性和需求,让教育管理模式更接地气。假如,禁锢了学生们的本真,抹杀了学生们的天性,即便教育方式具有光鲜的外表,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