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长草”生长的是都市人的田园追忆

2016-08-19 23:01龙瑜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亚文化工业化儿童

龙瑜

2015年夏天,一款被称为“头上长草”发卡的“卖萌神器”火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而且佩戴者不分男女老幼,可谓萌态十足。

近年来,“萌文化”方兴未艾,让全社会,尤其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爱不释手。“头上长草”作为备受青年人推崇的“萌文化”的又一典型表征,从其流行之初,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和评论,点赞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其人。

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头上长草”的造型早已有之,而且含义丰富。比如,很多古典小说中都有“头插草标卖身”的桥段,评判者们借此认为“头上长草”的行为所指暗含负面影响,不应提倡。也有人认为古时候也有“衔草报恩”的典故,其意义是积极正面的。更有人表示,试图引经据典来给“头上长草”寻找文化渊源,是一件很扯的事,其实完全不必过于纠结于其蕴含的传统内涵和文化意义。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只是给无聊的生活加点料,变相地刷存在感便可,这更多的是一种无厘头的青年亚文化。在年青一代形塑世界观的过程中,一些长辈觉得无厘头、非主流的东西,正是他们奉为主流的青春符码。当这些年轻人逐渐掌握了文化话语权和定义权,自然会在流行文化层面有所体现。

然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从古代传统中寻找文化渊源也好,还是被标记为青年亚文化的呆萌可爱、无聊求关注也罢,都在回归传统的“向后看”和偏重青年群体的“片面化”中,忽略和回避了“头上长草”走红背后强烈的现实指向和作为。这当中,其实潜藏着一股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意味。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西方社会就兴起了一股对儿童的天真可爱崇拜的风潮,儿童世界被视为一个纯洁无瑕的、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彼时,人们正在对高度工业化的社会进行反思与批判,与工业社会相对的农业社会里的田园风情、朴素的生活方式正如未经雕琢的儿童世界,于是取材于民间故事,描绘乡村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和各种可爱动物与角色的艺术产品因迎合了人们的怀旧情感而大受欢迎。“头上长草”走红或许也隐含着类同的时代逻辑。

或许,“头上长草”的走红并不只是卖萌这么简单。它的背后,是对那些庞然大物般的城市———无生命的钢铁丛林的一种怀疑,是对无个性的工业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文化的反抗,是对人之为人的自由和个性的一种尊重,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妙力让我们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偌大而陌生、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孤独而又冰冷的城市里。

在北京的老旧小区里,笔者常常会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在自己所住的楼房前面那一块狭小的空地上,种上一点花花草草、时令果蔬,等叶子爬上窗棂,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时,这满眼的花花绿绿,难道不正是大规模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下对已经遥远的田园生活的一种代偿吗?

———摘自《中国艺术报》

点评>>

写文章,特别是写发表个人观点的议论文,一定要观点鲜明,切忌模棱两可。在这一点上,本文做得很好———标题即为论点,观点明确!对于没有“定论”的事情,发表观点时要做到客观公允。在这一点上,作者先列举了其他人的看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分析,这就使分析更加辩证,更有说服力。文章从现象出发,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述;结尾的问句既点题,又引人深思。全文条理清晰、思维辩证,是一篇规范的时评文。

猜你喜欢
亚文化工业化儿童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留守儿童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