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十娘人生悲剧的深层解读

2016-08-19 19:48王秀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1期
关键词:杜十娘性格爱情

王秀梅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短篇小说的经典,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深入挖掘了杜十娘人生悲剧的多种成因,有社会原因,更有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原因。杜十娘自身性格刚烈,宁折不弯,重情重义,追求完美;李甲不够成熟,没有主见,缺乏责任。这些人物自身的原因对于我们当代读者的爱情乃至人生都更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杜十娘;人生悲剧;爱情;性格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12-0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本人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讲授的一篇课文,[1]原作选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全文包括杜李相恋、借银赎身、姊妹送行、泊船瓜洲和抱匣投江等情节,课文节选了最后两个情节。讲课时我们补全了小说上下文,让学生对故事发展脉络建立清晰的认识。

一般评论者认为,该小说通过描写误落风尘的下层女子杜十娘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及其理想破灭、悲愤自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妇女的侮辱与残害,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冷酷。

但是,本人认为杜十娘的故事远不止批评封建礼教这么简单,杜十娘的爱情和毁灭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人性密码,如果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层次,将会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厚度和生命关怀。

对于杜十娘携宝自沉的人生悲剧成因,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课堂讨论,大致有以下观点。

一、形成悲剧的社会原因

(一)封建礼教对于杜十娘出身的偏见

小说开篇一再铺垫杜十娘是“误落风尘”,不管是被拐卖还是因为生活所迫,总之,杜十娘被亲人卖去了妓院,进入了一个在当时主流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中十分低微的行业,可能还没有一个起早贪黑、胼手砥足的绣娘社会地位高。当时,因为青春貌美、才艺高超、性情可人,她在行业中成为佼佼者,也就是小说中所说的“名姬”。那时候管妓女离开妓院恢复普通女性的身份,叫“从良”,可见社会评判的冷酷。

男主角李甲的家庭背景是官宦之家,父亲“李布政”是高干。这样的家庭对于子女婚姻的基本要求至少是“门当户对”。

两相对比,杜十娘与李甲出身的差异已经是横亘在他们爱情之间的第一道社会鸿沟。在妓院那种相对封闭的小环境里,当两人处在你情我爱的“热恋”时期,这道鸿沟暂时被屏蔽了,一旦他们走出妓院的大门,进入社会,面对世人的指指点点时,这道鸿沟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这种阶层的差异,放到古代社会,再加上当事人性格软弱,怎不成为压垮爱情骆驼的一座大山?

(二)金钱观念对于纯真情感的腐蚀

小说设置的时代背景是明朝“万历二十年”,为平倭寇之乱,政府财政吃紧,“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我们对于明朝后期的经济发展也都略有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商人的实际社会地位上升,金钱对社会乃至对人心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商人有钱也可以让自家孩子“纳粟入监”,与部分官宦子弟进入同一个上升渠道——这实际就是商人地位上升的表现之一。金钱可以公然与政治资源进行交换,这也是小说中孙富之类的商人如此自信的原因,“有钱能使鬼推磨”,因为有钱,底气足的孙富居然敢跟高干子弟李甲谈“买卖”——买下杜十娘。

在这种财富观念下,大家对金钱与生存的关系会看的比以前更重。杜十娘如此珍爱她的百宝箱(那是她后半生赖以生存的财富资源)就更加可以理解。

二、形成悲剧的个人原因

(一)李甲的不成熟、没责任、没主见

李甲相貌好,出身好(父亲是布政使),性格好,原文说他“俊俏宠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用现在的流行语言就是“高富帅”,追女孩相当有优势,难怪杜十娘对他一往情深。他对杜十娘也是极其迷恋,来往一年多时间,不仅花光了家里给的生活费,还典当了衣物,“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了”,即便如此,都没有影响他来见杜十娘的热情,直到“赎身”事件发生。

1.不成熟。李甲虽出身官宦人家,但却因为家庭过于优渥,不曾识得世态炎凉,加上父亲的严苛,用现在的流行语叫“爸宝男”。小说在不少方面展示了李甲的不成熟。

借钱帮杜十娘赎身对他打击很大。“公子出了院门,来到三亲四友处,假说起身告别,众人到也欢喜。后来叙到路费欠缺,意欲借贷。常言道:‘说着钱,便无缘。亲友们就不招架。他们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他今日抖然要回,未知真假。倘或说骗盘缠到手,又去还脂粉钱,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始终只是一怪,不如辞了干净。”没有亲友肯借钱给他,这件事一则说明李甲的社会信用太差,同时暗示了李甲父亲在亲友当中的影响力;再则作者想藉此反映世态炎凉。

第一次,爱情被现实,确切说是被金钱,打击了。赎身筹钱让李甲意识到了男欢女爱之外的现实之残酷。

又一次,爱情被现实,确切说是被金钱,打击了。离开妓院,杜十娘李甲要回家,回李甲的家,路费何来?李甲又被打击了一次。好在杜十娘解决了这个问题。

尤其是在瓜州泊船的时候被孙富三言两语套出心事,中了孙富的奸计。其实孙富与李甲年纪相当,只是孙富的心机比李甲深了不知道多少倍。

小说中曾经有七处提到李甲哭泣。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短短几天,哭泣将近十次,李甲的不成熟也可见一斑。

2.没主见。李甲的没主见在小说中有清楚的描述。

第一次他告诉柳遇春要為杜十娘赎身时,柳遇春告诫他不要轻信青楼女子,李甲“半晌无言,心中疑惑不定”。好在那次他没有真的改变主意,但是那一刻的疑惑表明了他内心不够坚定。

第二次表现是对孙富的轻信。对孙富这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他就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实在情商太低。尤其是孙富出的那个购买杜十娘的主意——“兄飘零岁馀,严亲怀怒,闺阁离心,设身以处兄之地,诚寝食不安之时也。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兄今日空手而归,正触其怒。兄倘能割衽席之爱,见机而作,仆愿以千金相赠。兄得千金以报尊大人,只说在京授馆,并不曾浪费分毫,尊大人必然相信。从此家庭和睦,当无间言。须臾之间,转祸为福。兄请三思,仆非贪丽人之色,实为兄效忠于万一也”。对孙富的这个计策,李甲自己能相信自己干家教挣到了千金吗?他不好好念书,逛妓院的事快把老爹气死了,还指望父亲相信他没去青楼而是去“授馆”,这种鬼主意他居然相信!

所以,冯梦龙直接给李甲贴了标签——“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

3.沒责任。与杜十娘乘船返回南京,船越靠近家乡,李甲心里越紧张。为杜十娘赎身,并且在坐监期满之前归家,这些都是他人生计划外的事情。他的人生计划是什么?是听父亲的话,到国子监念书,考科举,做官,封妻荫子。这人生计划其实是父亲给他的人生规划,是大多数读书人的人生路径。一个极度惧怕父亲的不成熟的男子对自己的人生,对喜欢他的人的人生都承担不起什么责任,因为他习惯了别人给他规划好了一切。

首先,他留恋妓院不好好读书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也是缺乏自律精神的表现。既然选择了去国子监做太学生,就应该好好念书,他的同乡柳遇春就属于这类有责任感的人,同样也和李甲去教坊消遣,但柳遇春没有沉迷其中,该读书还是读书。去妓院只是读书生活之外的业余消遣,认识杜十娘则是消遣时的收获,李甲似乎没有想过把消遣当成人生主业,只是后来情不自禁,迷恋杜十娘,几乎荒废了学业,终日泡在妓院。

其次,他迷恋杜十娘的美色,依恋杜十娘的温情,但是却没有为杜十娘赎身的打算。小说开头便提到:“十娘……甚有心向他。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即便与杜十娘的感情再深,他似乎也没有想过要主动为杜十娘赎身,让杜十娘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为杜十娘赎身的三百两银子实际是杜十娘自己出一半,同乡柳遇春帮忙筹措了一半。但是,李甲在孙富面前将这事吹嘘为是十娘“要嫁”。一个“要嫁”便把李甲对待二人关系的看法透露出来。再加上李甲向孙富介绍杜十娘时说:“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李甲没有真正把杜十娘当妻子来看待,至少在外人面前他是把杜十娘当成自己风流情场的战利品来介绍的。

赎身成功后,杜十娘问他后面的人生规划:“吾等此去,何处安身?郎君亦曾计议有定着否?”李甲回答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展转寻思,尚未有万全之策。”他缺乏人生规划,没有对抗父亲和家族压力的勇气,其实他也缺乏对抗家族道德和经济双重制裁的资源,基本没有谋生的本领,倘若失去家族的资助,他连如何养活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更别说要安排与杜十娘两人的生活。

(二)杜十娘性格刚烈、重情重义

1.性格刚烈。杜十娘被作者定位为“千古女侠”——小说原文结尾处写到“独谓十娘千古女侠,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凤,乃错认李公子,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深可惜也”。女侠的性格往往刚烈、果断。

杜十娘貌美如花,色艺双绝。虽然误入风尘,但是却有一颗纯洁而刚烈的心。

小说前半部分就有两处细节显示了杜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

第一处是当老鸨嫌弃李甲没有钱而骂骂咧咧时,杜十娘当即反抗,小说中写道“杜十娘被骂,耐性不住”,她告诉老鸨,李甲当初也是在这里花过大钱的。杜十娘受不得委屈,烈性子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处是当老鸨看到李甲拿出三百两赎身银而流露出反悔之意时,杜十娘当即说:“儿在妈妈家中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千金矣。今日从良美事,又妈妈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这次以死相迫的架势没有被见多识广并且心狠手辣的老鸨当成“障眼法”,而是迅速收下银两放杜十娘走人,其实就铺垫出了老鸨对杜十娘刚烈性格的了解——说现在死就不会多活三秒钟,老鸨就是因为了解杜十娘的烈性子,才会忍痛放走杜十娘这棵“摇钱树”。但是,杜十娘性格里的这一层刚烈,李甲却没有意识到。

第三处对于杜十娘刚烈性格的描述出现在小说末尾,即全文的高潮——“携宝自沉”。怒沉百宝箱之前,当着所有的围观者一一展示宝物之后,杜十娘说了这么一句:“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被辜负之痛,遭玉碎之苦,希望破灭的绝望,最终化为纵身一跃。

2.重情重义。虽然身在青楼,但是杜十娘是个重情重义的侠义女子。(1)看重知遇之情,知恩图报。当她得知柳遇春为李甲筹措了那一半的赎身银两的时候,她感恩戴德,小说这样描写——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除了这句口头感谢,杜十娘活着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报答柳遇春,她死后托梦柳遇春用宝盒报恩。柳遇春在还乡途中,无意间打捞起一个宝盒,梦到杜十娘来道谢:“向承君家慷概,以一百五十金相助。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此不复相见矣”。知恩图报,死了也不欠人情。(2)看重养育之情。李甲把赎身银两交给老鸨,一番斗争之后,老鸨痛下决心放杜十娘走,但是不许带走以往的服装首饰,并且立即将杜十娘的房间上锁封门,就算这样被净身出户,杜十娘对待绝情的老鸨依然是“拜了妈妈两拜”。这种极端情况下,依然拜别,读者就知道杜十娘多么重情义,多么讲礼数了,毕竟曾经“母女”一场。(3)看重姊妹友情。被老鸨撵出来后,杜十娘没有直接跟随李甲去柳遇春处,而是去向谢月朗和徐素素等院中告别。姊妹们纷纷给杜十娘、李甲送行,简直就是一个庆祝杜十娘脱离青楼的大派对。这次送行,姊妹置装、留宿,百宝箱出场,实际是表现这些青楼女子的才智和侠义,她们为彼此的自由而真诚的庆祝,也为彼此的未来谋划了完美的出路,为彼此的人生做了最全面的担当。百宝箱是杜十娘人生上半场的积蓄,是她人生下半场的依傍,连百宝箱都可以托付给姊妹,由此推断,这些姊妹也是可以托付性命的。这种交心换命的信任真的可以羞煞大部分世人,七尺男儿也不一定做得到这些。这次光鲜的告别也为杜十娘的自沉埋下伏笔,她被李甲转卖,让一个美好的传奇变成了可笑的闹剧,她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人生出现烂尾。(4)看重爱情。患难见真情,在得知自己被李甲转卖后,杜十娘还帮着李甲检验孙富交来的银子是否成色足、分量足。真是爱李甲爱到流干最后一滴眼泪,被卖了,还帮着李甲数钱。

“情深不寿”,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其实很容易被多情所累,也容易被薄情所伤,被爱情,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冲昏了头脑的杜十娘在发现自己被爱人出卖后,一腔深情化为愤怒,内心情感天平完全崩塌——奋斗了那么久,谋划了多么多,所有的深情还是被辜负,所有的希望还是被毁灭,她彻底丧失了生活下去的执念,选择了自杀。

3.其他原因。有同学指出杜十娘对于李甲的层层考验其实反映了杜十娘对李甲的不够信任,也凸显了青楼女子的不安全感。例证就是百宝箱实际是杜十娘的,但她却假托姐妹相送,一直没有告诉李甲自己真实的财富状况。

其实,杜十娘对于李甲的重重考验不外乎两个原因:(1)恋爱中女性的正常反应,有些女性在恋爱时期喜欢通过出各种难题来考验恋人对自己的感情纯度;(2)妓院的恶劣环境造就了杜十娘高度的反侦察能力,她太渴望找一个爱自己的好男人从良赎身了,所以要时刻出考题甄别对方是否真诚对待自己。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层层考验带来的沟通不畅,却导致李甲低估了杜十娘的财力,认为俩人没钱、没前途才听信了孙富的馊主意卖掉十娘,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还有同学认为杜十娘其实可以继续活下去。“90后”的思维果然开放。这一派是比较现代的观点,认为杜十娘有钱有貌,完全可以像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一样假装委身孙富来换取自由,或者拿出钱来让李甲加倍退还给孙富,而后和李甲去云游四海,或者去寻找新的爱人。

三、结语

杜十娘的人生悲剧剔去时代原因,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和沟通不畅也是导致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杜十娘的故事启示当代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爱情。

爱情很重要,但并非我们生活的全部。即使万一在爱情中遭遇挫折,一定不要自暴自弃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既然要追求美好的爱情,我们就不能畏惧爱情道路上的艰险,要逐渐学会坚强,不要为爱情殉葬,悲剧故事令人唏嘘,但却不值得赞扬!

参考文献:

[1]王瑾瑾.创意型大学语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杜十娘性格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猫的性格爪知道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三爱”“三恨”
性格描绘词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