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玫(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 上海200240)
从专利申请情报分析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能力
——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谢丹玫(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上海200240)
通过对本校专利的申请类型、发明人、申请量、技术领域、申请人合作、专利法律状态与维持情况、转让状况以及发明专利授权进行分析,了解了本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领域,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加强专利工作的引导和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专利申请专利分析专利管理创新能力
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上海市属本科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各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1],应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利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利工作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专利文献是记录发明创造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献。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90%-95%的科技创新成果是以专利的形式体现出来,且成果仅仅出现于专利文献中[2]。而专利数和论文数,是衡量一个单位创新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上海电机学院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第一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试点单位[3],通过对本校专利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领域。
由于专利具有18个月的审查期,2014-2015两年的专利数据不完整,本文通过广东省专利大数据应用服务系统网站检索,对上海电机学院2009-2013年申请的中国专利进行信息分析。
5年间,上海电机学院专利申请总量为1814件,全部为中国专利。其中,专利授权量为1382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76.18%。
2.12009-2013年专利年度申请量
2009-2013年专利年度申请量见表1。由表1可看出,上海电机学院的专利申请量趋势稳步上升。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最高,特别是最近两年,申请量都超过60%;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逐渐降低;发明专利的申请在30%左右波动。此项数据表明,我校申请的专利,逐渐偏重于改进创新,但原始创新能力较欠缺。
表1 上海电机学院2009-2013年度各类专利申请量
一般来说,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无论是从申请审查条件还是专利权保护时间都有较大区别,通常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水平含金量要高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更能代表一个组织的技术创新水平。上海电机学院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呈指数上升趋势(见图1),分别是y=43.7618* E (SD=4.7262,R=0.9975)和Y=39.6229* E0.4461*X( SD=34.4797,R=0.973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则有所下降,可见,自从上海电机学院升本(2009年)后,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
图1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随时间(年)的变化
2.2发明人分析
(1)活跃发明人分析
发明人是发明专利的创造者,了解发明人对于高校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申请量较多的专利基本可以体现各高校的技术核心,因此,统计各高校申请量位于前20位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可以大致看出各高校的技术竞争优势及差异,了解专利技术格局及自身状况。我校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的发明人数据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申请总数为1202件,占全校专利申请总量的一半以上。机械学院、电气学院、高职学院等申请的专利比较多,其中比较活跃的发明人是高职学院杜浩明、电气学院王致杰、机械学院辛绍杰,其专利申请量都在100件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名的发明人中,有朱正清、张克松、陈斌等7位同学,他们的专利量均在35件以上,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成绩比较突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校比较注重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表2 2009-2013年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的发明人排序
*专利占比=专利申请数量/20人专利申请总量*100 **发明专利授权率=发明授权/发明申请量*100
发明专利是否获得授权,是衡量发明专利质量的标志。由表2可知,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14.39%,发明专利在前20名发明人的申请量中也处于较低水平,提示有待于从总体上提高发明专利申请的质量。发明专利授权率为48.55%,授权率较低。其中,机械学院教师辛绍杰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为20件,授权10件,授权率为50%;机械学院教师孙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件,授权9件,授权率为75%,授权率最高。
本校专利申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的专利申请,共有362件,占总申请量的30.12%。申请项数最多的是电气学院学生朱正清,共申请了78项,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件,授权4件,发明专利授权率为57.14%。
(2)各院系申请专利数量分析
2009-2013年前20名专利发明人单位排名列于表3(升序)。从表3得知,机械学院排名第一,占前20名专利发明人专利总量的44.76%。这提示机械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专利意识强,也说明机械学院科技人员的科技实力较强。
表3 2009-2013年前20名专利发明人单位排名
2.3专利申请技术领域分析
专利蕴涵着大量的技术信息。通过对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分析进行统计学上的量化分析,可以客观地对机构技术领域的学术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进行判断,获取所需信息。本研究采用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缩写为IPC)法。通过统计我校发明和实用新型1535件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得到上海电机学院专利申请IPC 分类的情况。我校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涉及面广,包含了IPC的A-H的所有8个大部,分布在84个大类中。在这8个大部的技术领域中,以A部“人类生活必需”最为突出,申请量为378件,占发明及使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24.62%。这说明我校的发明专利与改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次为B部“作业或运输”,申请量为346件,占发明及使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22.54%。这说明我校的发明专利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1)发明专利申请量技术领域分析
我校申请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包含了IPC 的A-H的所有8个大部,分布在67个大类中。在这8个大部的技术领域中,以G部“物理”最为突出,申请量为208件,占发明专利申请量的34.27%;其次为H 部“电学”,申请量为145件,占发明及使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23.89%。
(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技术领域分析
我校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包含了IPC的A-H的所有8个大部,分布在73个大类中,在这8个大部的技术领域中,以A 部“人类生活必需”最为突出,申请量为303件,占发明及使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32.65%;其次为B部“作业或运输”,申请量为237件,占发明及使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22.54%。
2.4专利申请人合作分析
在2009-2013年间我校申请的1814件中国专利中,合作专利数为152件,占申请专利总数的8.38%。合作单位21个,其中与企业合作36件,其他高校4件,研究所116件,个人1件。我校与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比较密切,共同申请的专利较多。原因为:(1)上海电机学院前身为上海电气集团下属高等院校,目前为上海市教委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共建院校;(2)我校与上海重型机器厂在2012年建立了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
2.5专利法律状态与维持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4]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算。维持时间长的专利,通常是技术创新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本校申请的专利的法律状态信息列于表4。本校所有申请专利的2009年的生存率仅为8.93%,提示本校所有专利生存期短,应该采取措施,提高生存期。
表4 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2.6专利转让状况分析
本校2009-2013年申请发明的专利中,共转让专利23件,全部为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的3.79%。受让的专利权人主要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17件)、神亚自动化设备(莱州)有限公司(5件),上海电机学院自用(1件)。转让的专利分布在IPC的6个大部,其中B部“作业或运输”类最大,专利量为6件。
2.7发明专利授权分析
在三种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因其授权经过实质审查,被认为是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高的专利,可以用来衡量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专利授权量是指该年度申请的专利当中获取授权的专利数量。由于发明专利是实质审查,只有被证明未公开过且有价值的发明才授予专利权,所以该指标可用于揭示申请专利的质量。2009-2013年间我校发明专利授权量信息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间我校发明专利授权量稳步提升,变化与专利申请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授权量与申请量呈正相关。2013年还有大部分的专利处于实审阶段(64.32%),所以对授权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平均授权率为23.06%,显然这个授权率偏低,表明应该下大力气提高专利的申请质量,本质是提高专业人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激发专业人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转移来看,整个5年间转移比例为3.79%,说明我校专利转让处于较低水平,同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不匹配。
表5 发明专利授权分析表
近年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国内专利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发明专利比例较高,但也存在着失效专利多、可转化专利少的短板[5]。制定高校专利战略,有助于加强高校专利统筹工作,明确专利发展的方向,将专利管理提升到战略部署的高度,对高校科技创新战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3.1专利申请分析结论
(1)单位专利申请:上海电机学院对专利申请比较重视,有一定的专利申请工作基础。从全部的7个二级工科专业学院来看,以申请数据前20的申请者所属单位统计,二级学院申请量最多的是机械学院,五年共申请538件,占申请总量的29.66%,年均107.6件。但二级单位间发展不平衡,电子信息学院与汽车学院没有人进入前20位。
(2)学生专利申请: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是上海电机学院专利工作方面的一大亮点。在本文统计的5年间,学生申请专利共362件,年均72.4件。申请专利最多的学生是电气学院的学生朱正清,在本文统计的5年间共申请了78件,年均15.6件,是专利申请高产的学生。
(3)产学研结合专利申请:产学研结合专利申请是上海电机学院专利工作方面的另一大亮点。在本文统计的5年间,共申请了152件。合作单位中,既有企业也有研究单位。与企业合作申请的优势是为专利转让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专利的法律及转移状态分析结论
在本文统计的2009-2013年间申请的1814件专利中,到目前仍处于有效的法律状态的有841件,占总量的46.36%,处于失效的法律状态的有819件,占总量的45.15%。本校2009年所申请专利的生存率仅为8.93%,提示本校所有专利生存期短,应该采取措施,提高生存期。2009-2013年申请发明的专利中,共转出专利23件,占全部发明专利的3.79%。这个转移率明显低于上海地区高校5.7%的均值近2.0%[6]。
(1)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要加强专利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
(2)加强专利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改革现有科研考核体系,逐渐把注重专利申请量为主的考核指标,转到知识产权创新与运用并重的指标上。
(3)建立和培养精良的研究团队,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平台资源,构建适合本校的专利战略。
(4)应利用第一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单位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2-26].http://www. 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 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贠强,陈颖健.从专利的角度看我国高校技术创新现状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
[3]关于批准第一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名单的通知[EB/OL].[2015-12-23].http://www.shmec.gov.cn/html/xxg k/201504/418322015002.php.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EB/OL].[2015-12-26]. http://www.gov.cn/flfg/2008-12/28/content_118 9755.htm.
[5]陈振英,陈国钢,殷之明.专利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比较——“十一五”期间我国C9大学的发明专利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3(7):143-147.
[6]陆亦恺,张善杰,刘晓琴,等.基于有效专利的高校专利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情报,2015,35(3):91-96,108.
谢丹玫副研究馆员,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闵行管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