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妍
(1. 大连外国语大学 国际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历史与文化
中国古代服装形制与坐姿及坐具的关系研究
张妍
(1. 大连外国语大学 国际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运用考古学、文献学的观点和实物、图像、文献互证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服装形制、中国古人坐姿和中国古代坐具形态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资料主要为绘画、雕塑作品、木俑及出土实物等。研究发现,三者之间有着某些关联性,上衣下裳、上下连属的服装形制影响了以跪坐为主要起居方式的坐姿,从而决定了此时的坐具形态为低矮型。上衣下裤的服装形制,为高型坐具的普及提供了必要条件,因而推动了坐姿由跪坐向垂足坐的转变。
中国古代;服装;形制;坐姿;坐具
中国古代服装的形制包括上衣下裳、上下连属和上衣下裤三种,三种形制的出现有其先后顺序和此消彼长、同生共存、相互改良借鉴的关系。春秋战国之交产生的“深衣”是“上下连属”形制服装有史可考的典型代表,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葬发掘出的小玉人形象(图1)表明,上下连属形制服装的穿用最早可以确定在商代,而之前的服装多以“上衣下裳”形制为主。上下连属的“深衣”从东周时兴起,东汉时期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引入的“胡服骑射”让中原汉族第一次接触到了“上衣下裤”的服装形制,然而这种形制并未得到普及,始终被作为军戎服饰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朝代更替频繁、战争不断、民族大迁徙与融合的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杂居,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服饰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发展。北方少数民族传统的“上衣下裤”逐渐被汉族人民所接受并进行了“汉式”的改良,迅速成为汉族人民乐于接受并广为穿用的服装。
图1 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玉人Fig.1 A jade figurine excavated from Fuhao Tomb of Shang dynasty in Anyang, Henan Province
中国古代坐具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矮型向高型的发展变化过程。人们的坐姿也因此由箕踞、蹲居、跪坐、跽坐向盘坐和垂足坐逐渐演变。低矮型坐具大抵经历了史前、夏商周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由低矮型坐具向高型坐具过渡的时期,唐代以后高型坐具全面取代了低矮型坐具。低矮型坐具对应的坐姿为箕踞、蹲居、跪坐、跽坐、盘坐,高型坐具对应的坐姿为垂足坐。
从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坐姿变化,似乎可以看出,与中国古代服装的形制发展分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与对应关系。经文献查阅,有关三者关系的研究,尚无专门论著问世。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国古代坐具与起居方式或坐姿关系的探讨,如《古代起居方式和家具形制变革对毛笔形制和执笔姿势的影响》[1]、《古代起居方式对家具形制变化的影响》[2]、《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与坐卧姿态的演变》[3]等。本文拟运用考古学、文献学的观点和实物、图像、文献互证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服装形制与坐姿和坐具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材料为绘画、雕塑作品、木俑及出土实物等。
中国古代坐具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形态可分为低矮型和高型两种。从低矮型到高型的过渡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两种形态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坐具的发展史,直到今天还在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着宝贵的参照蓝本与素材。坐具和卧具及与之相配套的家具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它与坐姿息息相关,人体最基本的坐卧姿势与服装的形制密不可分。因此,本文研究的中国古代家具偏重于对坐具、卧具及与之相配套的家具的探讨。
1.1低矮型坐具及对应历史时期
低矮型坐具是指与“席地而坐”“席地而卧”人类起居方式相配套的坐具类型,它的高度通常被控制在当人体保持坐、跪、卧的身体姿态时,身体可控的范围内,即50 cm以内,因此被称为“低矮型”坐具。
1.1.1史前
低矮型坐具的产生可从人类发展的史前时期谈起,在尚未出现坐具概念的远古时代,人们生活起居全部在地上,为了御寒防湿防潮,他们拾来树叶、干草及打猎获得的兽皮铺在身下,这成为“席”的早期雏形。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村发现了距今7 000多年的文化遗存,其房屋地面上有芦苇编织的席子残片。
1.1.2夏商周至秦汉时期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坐具的初始阶段,主要以青铜坐具为主。而商代,席的使用已很普遍,周代人们除了使用席外,还增加了筵。“古器用不备,皆坐于地上,而籍以席。”《周礼·春官》:“司几筵,下士二人。”注:“筵亦席也。铺陈曰筵,籍之曰席。”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为位也。后人所谓的“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中的“筵席”,即指的是古代的席子。
夏商周时期,“席地而坐”“席地而卧”仍然是人们的主要起居方式,坐具的高度仍以低矮型为主。
秦汉时期坐具的风格形态可说是东周时期的延续和发展,在坐具的品种方面不断丰富。还形成了与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相配套的完整的坐具组合方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矮型坐具的代表时期。不过总体来说,汉代坐具的高度较前代相比,在高度上是有所提升的。直到东汉末年,“胡床”传入华夏中原地区,高型坐具崭露头角。
1.2高型坐具及对应历史时期
高型坐具是指与“垂足坐”人类起居方式相适应的坐具类型,它的高度通常被控制在人体小腿长度的平均值以上,因此被称为“高型”坐具。
1.2.1魏晋南北朝时期
多民族的融合与迁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民族的融合带来了更多文化艺术、传统习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机会。此时,北方少数民族及西域少数民族的家居文化与起居方式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原汉族人民。从西域等地区传来的“胡床”掀起了中国古代坐具从“低矮型”向“高型”过渡的浪潮,中国古代坐具开始有了“西化”的倾向。各种新型的坐具及在原有“低矮型”坐具的基础上有所增加高度的坐具开始出现。但此时期,传统的“低矮型”坐具并没有完全退出其历史舞台且仍然占主导地位,与“高型坐具”并行存在。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播,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自西向东被带到中原地区(图2)。“汉灵帝好胡床、胡坐是也。”[4]“胡床”的形制类似现在生活中的“马扎儿”,两腿交叉,以交点作轴可以翻转折叠。“因以麻绳连缀木上,可合可张,取携最便,故出门者恒携之。”[5]279敦煌第257窟西窟中层北魏鹿王本生与须摩提女原品中的两位妇女所坐的便是“胡床”(图3),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胡床”的形象资料记载。
图2 敦煌北魏壁画中坐“胡床”的武士Fig.2 A warrior sitting on a Huchuang, which is like a campstool, painted in a Dunhuang fresco of Northern Wei
图3 敦煌北魏壁画中坐“胡床”的两位妇女Fig.3 Two women sitting on two Huchuangs, painted in a Dunhuang fresco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东汉末年,胡床的使用成为流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胡床的使用渐趋普遍。史书中也多有记载与描述,《后汉书·五行志》:“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4]《南齐书·刘宪传》:“游诸故人,惟一门生持胡床随后。”[6]“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起源却可追溯到东汉末传入中原的胡床。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有椅子的形象出现,但椅子的称谓还没有出现,因此统称为“胡床”。直到唐代,椅子才从“胡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可以说,“胡床”是椅子的雏形,同时对后来“高型坐具”的产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从“低矮型”坐具向“高型”坐具的一个过渡期。
1.2.2隋唐至明清
隋唐始,高型坐具已被广泛传播,椅、凳等高型坐具被广泛使用。由胡床演变而来的椅子此时又发展出交椅、靠背椅、扶手椅等。直到宋代,人们完全进入“垂足坐”时期,高型坐具基本取代了低矮型坐具成为中国古代坐具中的主角。此后直至清代乃至当代,高型坐具在坐具中的主导地位从未改变。
中国古人的坐姿总体是从由箕踞、蹲居到跪坐、跽坐,最后到垂足坐的发展演变过程的。
2.1箕踞和蹲居及对应历史时期
箕踞和蹲居属于“席地而坐”范畴。“席地而坐”一词,原意指在“席”上落坐,后泛指“就地而坐”。
箕踞和蹲居是史前人类最原始,也是最自然、最普遍的放松休息方式。“箕踞”即以臀部坐地,两腿向前平伸,形如簸箕。“蹲居”即下肢曲折,膝部向上,臀部向下而不着地。
2.2跪坐和跽坐及对应历史时期
“跪坐”,是两膝向前跪地,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即以两小腿及两脚承受全身重量的一种坐姿(图4)。“跽坐”意思同“跪坐”。跪坐和跽坐时身体保持直立,以示符合礼俗,故“跪坐”又称“危坐”。
跪坐这种坐姿在中国古代分为“席地跪坐”和“床榻跪坐”。“席地跪坐”主要发生在商周,而“床榻跪坐”主要集中在汉至唐。“盖席地之风,历三代两汉,至晋而更。跪坐之容,历三代两汉以迄于唐,约数千年,至宋而革。”[5]281因此,跪坐这种起居方式历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宋代才彻底被垂足坐所取代。
图4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跪坐玉人Fig.4 A jade figurine sitting on her kneel excavated from Fuhao Tomb of Shang dynasty
2.3垂足坐及对应历史时期
“垂足坐,即臀关节与膝关节处各作90度上下之曲折,由坐具在臀下支撑全身重量的坐姿。”[1]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南史·侯景传》:“床上常设胡床及荃蹄,着靴垂脚坐。”[7]垂足坐的兴起是随着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胡床”,也就是高型坐具的渐趋普及而逐渐取代跪坐成为自宋代以来古人包括现代人的主要坐姿的,因此,也称为“胡坐”(图5)。
图5 北宋元符三年河南禹县白沙赵大翁墓壁画中夫妇俩 垂足高坐Fig.5 A couple sitting with their legs naturally down painted in a fresco in Baisha Tomb’s ZHAO Daweng Chamber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Yu County, Henan Province
中国古代服装的形制可以分为三种:上衣下裳、上下连属、上衣下裤。
3.1上衣下裳及对应历史时期
据古文献记载,《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说文》:“上曰衣,下曰裳。”《帝王世纪》:“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象天,为下裳以象地。”黄帝、尧、舜生活在远古时代,既无文字,也无实物出土,尚属存疑时期,文献中所描述的情况,仍需进一步考证。而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人确凿地说明了“上衣下裳”至迟在商代就已经成为人们的着装形制之一了。上面着衣,下面配裳(图6);男女通用,老幼皆穿。
3.2上下连属及对应历史时期
上下连属这种着装形式,具体形制最早是以“深衣”的形式出现在史籍中的,史载“深衣”出现在春秋战国之交。由于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曰“深衣”。《礼记·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8]吕思勉云:“深衣者,古上下之通服也。”[9]上衣和下裳分裁之后缝在一起,形似今天的连衣裙(图7)。“深衣”自东周时期产生,经过秦、西汉直到东汉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图6 上衣下裳Fig.6 Upper part of coat and lower part of dress
图7 上下连属Fig.7 A one-piece long dress
3.3上衣下裤及对应历史时期
上衣下裤是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西域诸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和交流,在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华夏民族地区盛行的一种着装
形式。即上面着衣,下面着裤(图8)。这里的“裤”是可以不必套在裙的里面,而单独外露穿用的,不同于传统上衣下裳里面逐渐完善起来的“裤”。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裤”的起源主要在于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服饰,从实用目的出发,其功用主要在于御寒保暖、防风、便于骑马射猎等游牧生活。而汉民族裙中逐渐完善起来的裤,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为了把被覆盖在裙内的下体更加严密地遮掩起来,也就是“蔽体”的目的。上衣下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并广为流行,自隋唐以后便成为军戎仪卫的主要着装,并成为男子袍衫中的主要配伍。
图8 上衣下裤Fig.8 Upper part of coat and lower part of pant
中国古人的坐姿经历了席地而坐→席地跪坐→床榻跪坐→垂足高坐的发展过程。席地而坐对应的是箕踞、蹲居,这里的“席地而坐”泛指就地坐下、就地蹲下;席地跪坐和床榻跪坐对应的是跪坐或跽坐;垂足高坐对应的是垂足而坐(又称胡坐)。
在以跪坐为主要坐姿的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由西域等地传入的“胡床”及与其相适应的垂足坐,逐渐开始动摇了跪坐作为古人坐姿的统治地位。也就是,在低矮型坐具仍处于主导地位的汉末,以“胡床”为先声的高型坐具悄然到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东传,佛教僧侣的“椅”及“结跏趺”坐姿,为华夏汉族的高型坐具又添加了新成员。起源于佛教僧侣“结跏趺”的坐姿演化为此时不入仕途、崇尚玄学、终日以饮酒赋诗为好的文人贤士们的盘坐、倚坐姿势。此时的绘画作品多有体现这种坐姿,如图9、图10所示。
图9 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卷》Fig.9 “Gao Yi Tu Juan” drawn by SUN Wei of Tang dynasty
图10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Fig.10 “Luoshen Appraisal Painting” drawn by GU Kaizhi of Eastern Jin dynasty
从低矮型坐具向高型坐具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这种转变的关键期,床榻跪坐与盘坐同时存在,也是垂足高坐的先声期,高型坐具还没有得到普及,只是在宫廷贵族等社会身份地位较高的群体之间得以流行。隋唐时期,尤其唐代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时代,对外来事物更多的是采取吸收与采纳的态度。因此,高型坐具在隋唐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是高型坐具在中国的孕育期,那么隋唐则成为高型坐具的发展期,而宋代便是高型坐具在中国古代的定型期。也就是说,宋代垂足高坐彻底取代了之前的跪坐,成为中国古人的主要坐姿。
综上,古人的坐姿与坐具高矮有着紧密的关联,席地而坐、席地跪坐和床榻跪坐决定了坐具要以低矮型坐具为主。魏晋之前的坐具高度主要取决于坐姿。而“胡床”传入后,坐具的高度反过来影响了坐姿的改变。当然此时还有另外一个决定性因素为坐姿的改变提供了先决条件,也间接地影响着低矮型坐具向高型坐具的转变,那就是服装形制的变化以及流行的传播——上衣下裤形制的出现及流行。也就是说,此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传统的影响,上衣下裤已成为汉族人们广为接受的着装形式。裤可以直接外穿,满裆,形制几乎相当于现代的裤。裤的穿用可以使古人在高坐之时,避免了下体的裸露。这是魏晋之前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形制服装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以魏晋时期为界,魏晋之前,服装形制决定坐姿,从而影响坐具。而魏晋之后,服装形制为坐具的改变提供客观条件,坐具的改变继而影响了坐姿。因此,坐姿的改变受服装形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更明显些。
在席地而坐的箕踞时代,无裤可言。而在进入文明社会后,箕踞这种坐姿会暴露下体,这是在“礼法”社会中所不可为人们接受的。“箕踞或露下体,故不论男女,以为大不敬。屈膝坐则永无露体之嫌。不惟此也,凡俯身之动作,屈身之动作,无不跪为之。”在跪坐姿势盛行的商周,裤是不完备的,这也许是人们不得不选择跪坐姿势的原因之一。《史记·张释之传》:“跪为王生结袜。”《张良传》:“跪为老人纳履。”“夫结袜纳履,足可蹲地为之;而不尔者,以蹲则两股开张,有暴下体之势,故必坐为之,跪者,坐而竖身也。”[5]274说明古人跪坐而不蹲是为了避免蹲地之时下体开露而不得不选择的身体姿态。
商周时期基于道德礼法的约束,人们是不可以将身体肌肤袒露于外的,不用说袒露下体,就是连脚踝部位也要被遮住。《礼记·深衣》云:“短毋见肤,长毋被土。”所指深衣长度短到不可以露出脚踝部皮肤,长到不可以拖地。此时所谓的“裤”,就是两个裤管,因此称“袴”。袴者,《急就篇》注:“胫衣也。”《释名》:“跨两股各跨别也。”胫,指小腿,胫衣,指覆盖小腿之衣,胫以上不着衣。因膝以上无衣,下体容易暴露,故时时防之。《曲礼》:“暑毋褰裳,褰则下体露。”意思说,连夏天酷暑之时也不能掀开下裳,掀开则露下体,对别人是大大的不恭敬。
以上史实说明,跪坐不仅是低矮型坐具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受到当时下裤不完善的情况所制约。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正是中国古代下裤不完善时所流行的两种服装形制。因此可以说,服装形制决定了坐姿,从而影响了坐具的高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环境宽松,涌现出一批蔑视传统礼法的文人贤士,传统儒家道德观被动摇甚至质疑。这些人身体力行,以服饰的叛逆表达对朝廷、对统治者和对整个时代的不满情绪,服饰不再像汉代那样紧裹、不露体,开始变得宽松、博大、袒露,这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在服装中的间接反映。与这类服饰相对应的坐姿开始变得更加放松、闲适,出现了盘坐的坐姿(图9、图10)。盘坐也正是一个从跪坐向垂足坐过渡的坐姿。从时间上说,也正处于从低矮型坐具向高型坐具过渡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的逐渐流行与推广,决定了传统起居方式的改变,即跪坐向垂足坐的转变。上衣下裤的流行,使得这种高型坐具的流行与推广成为可能。试想这种高型坐具如果出现在商周,下裤尚未完善之时,高座之上必会暴露下体,是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因此,魏晋时期坐姿的逐渐改变是由当时出现的高型坐具决定的,而上衣下裤的流行为高型坐具的逐渐推广并定型于宋代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
中国古代服装形制的发展与转变与中国古人坐姿和坐具形态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商周和秦汉时期,下裤尚未完善甚至下体无衣的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服装形制,对人们以跪坐为主要起居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这种起居方式进一步影响了当时以低矮型坐具为主的坐具形态。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衣下裤的流行与传播为高型坐具在中国古代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高型坐具在经历隋唐五代的发展,直到宋代,最终替代了低矮型坐具,成为坐具的主要形态。古人的起居方式也因此受到影响,由跪坐进入到垂足坐时期。
[1]李正庚.古代起居方式和家具形制变革对毛笔形制和执笔姿势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11.
LI Zhengeng. The Influence of Everyday Actions and Shape of Furniture on the Shape of Brush Pen and Writing Posture [D]. Beiji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2005:11.
[2]张禄.古代起居方式对家具形制变化的影响[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4.
ZHANG Lu. The Influence of the Ancient Liv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ating Devices[D]. 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4.
[3]王珊,李磊,胡惠琴.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与坐卧姿态的演变[J],建筑文化,2006(2):19-22.
WANG Shan, LI Lei, HU Huiq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furniture and the change of sitting and lying postures [J], Architectural Culture,2006(2):19-22.
[4]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卷二十三志第十三:五行服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330.
XU Jialu. The Translation of Twenty-Four Histories·V 23·rec 13: Wu Xing Fu Yao[M]. Shanghai: Publishing House of an Unabridged Chinese Dictionary,2004:330.
[5]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二十三:坐席[M].北京:中国书店,2001.
SHANG Binghe. The Social Customs of the Past Dynasties·V 23: Seating[M]. Beijing: Cathay Bookshop,2001.
[6]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南齐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刘献[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507.
XU Jialu. The Translation of Twenty-Four Histories· Book of Southern Qi Dynasty·V 39·biography 30: Liu Xian[M]. Shanghai: Publishing House of an Unabridged Chinese Dictionary,2004:507.
[7]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南史·卷八十列传七十:侯景[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709.
XU Jialu. The Translation of Twenty-Four Histories· History of Southern Dynasties·V 80·biography 70: Hou Jing[M]. Shanghai: Publishing House of an Unabridged Chinese Dictionary,2004:1709.
[8]郑玄.礼记·深衣[M].北京:中华书局,2001:779.
ZHENG Xuan. The Book of Rites·Shen Yi[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2001:779.
[9]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176.
LÜ Simian. History of Chinese Systems[M]. Shanghai: Century Publishing Group,2002:176.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rm of Chinese ancient costumes,sitting postures and seating devices
ZHANG Yan
(1.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China; 2. College of Textile,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viewpoints of archaeology and philology and appli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utual demonstration of material objects, images and literature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rm of Chinese ancient costumes, sitting postures and seating device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mainly include paintings, sculptures, wooden figurines and unearthed objects. And 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certain relevance among the above three. The costume form of “Shang Yi Xia Shang” (upper part of coat and lower part of dress), and “Shang Xia Lian Shu” (a one-piece long dress) affect the sitting posture of sitting on heels. Therefore, the form of seating device is low and short. The form of “Shang Yi Xia Ku” offers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popularizing tall and high sitting devices and thus drives transformation from sitting on heels to kneeling to sitting.
ancient China; costume; form; sitting posture; seating device
10.3969/j.issn.1001-7003.2016.07.014
2016-01-19;
2016-06-02
TS941.12;K876.9
A
1001-7003(2016)07-0074-07引用页码: 07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