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对国家队女子手枪运动员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2016-08-18 02:39王骏昇丁立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静力显著性稳定性

王骏昇,丁立鹏,尹 军

悬吊训练对国家队女子手枪运动员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王骏昇1,3,丁立鹏2,尹军1

身体稳定性是射击运动员比赛的基础,悬吊训练为身体稳定性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悬吊训练对女子手枪运动员身体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丰富女子手枪项目的体能训练方法体系。以2014—2015年度国家队女子手枪运动员为试验对象,试验组8人,对照组10人,试验组采用悬吊训练,对照组采用器械训练,对比两种方式8周的训练效果。使用Footscanbalanee7.6平衡仪测试系统、SCATT激光测试系统、SEIKO秒表对训练前后人体站立平衡能力、持枪臂据枪瞄准稳定性以及核心静力力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较对照组,试验组闭眼站立A值提高,持枪臂据枪瞄准时间B值变长;对照组背肌静力力量提高效果优于试验组,但对平衡能力未见显著性影响。可见,悬吊训练能够较好改善女子手枪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对女子手枪项目的力量训练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悬吊训练;国家队女子手枪运动员;身体稳定性

射击运动需要“动中求稳、稳中求准”,该项目所需要的稳定性包含生理稳定性和心理稳定性[1]。手枪运动员的生理稳定性,即运动员操作武器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动作的稳定程度,涉及站位、身体姿势、握枪、呼吸、据枪、瞄准、击发等动作环节[2]。前人对于射击身体稳定性的研究,多用Footscanbalanee7.6平衡仪等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观察身体重心晃动位移和轨迹[3,5],用肌电分析持枪臂表面肌电特征[4,5,8],用激光测试仪分析持枪臂据枪瞄准的稳定性[5-7]。总体来看,体能训练对射击运动员身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较少,仅射箭项目分析了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固势撒放阶段用力时间及黄标命中率等指标的影响[9]。

悬吊训练作为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最具代表性的新型训练方法,通过不稳定平面,利用自重,提高大肌群力量的同时加强躯干深层肌肉力量,改善躯干肌肉和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协调收缩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康复领域及球类[10-11]、体操、跳水、武术[12]等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中。

本文通过分析悬吊训练对国家队女子手枪运动员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悬吊训练对女子手枪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效果,以期丰富女子手枪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体系,为国家射击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2015年度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集训队员共18人为试验对象,年龄19~36岁;其中国家级运动健将14人,国际级运动健将4人。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分组与训练方式将18名运动员分为器械训练对照组(C组,n=10)与悬吊训练组(S组,n=8);其中C与S组各包括2名国际级健将运动员(见表1)。C组与S组之间的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训练年限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运动员基本情况(M±SD)Table1 Basic information in two groups(M±SD)

于2015年5月6日至2015年6月25日在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25 m靶场和体能训练场,对器械训练对照组(C)与悬吊训练组(S)进行运动训练。国内外体能训练试验研究通常选择6~8周为试验周期[13],因此,本研究确定试验周期为8周。C组与S组依据相同的训练目的和相似的训练内容,但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C采用器械训练、S组采用悬吊训练,力量训练内容见表2。两组训练频度均为每周3次,在每周一、三、五下午进行,训练时间为70 min,包括准备活动10 min,力量训练45 min,整理活动15 min。训练分上肢、躯干和下肢3个单元,单元内采用循环训练法,组间歇90 s,单元间无间歇。上肢训练负荷为10RM~15RM,躯干负荷25次~40次,下肢训练负荷10RM~15RM;前四周3组,后四周4组,次数循序渐进提高。每周二、四、六30 min慢跑,其他时间未安排体育活动。队医每天监控晨脉,波动超过6次/min有记录,试验期间测试人员正常。

表2 两组运动员力量训练内容(M±SD)Table2 Content of strength training in two groups(M±SD)

1.2.2指标测试持枪臂据枪瞄准稳定性测试:2015年5月6日和6月25日周三上午技术训练时,对运动员实射进行激光测试。采集据枪瞄准稳定性指标,即10环内瞄准时间占瞄准总时间的百分比(见图1、图2)。激光测试采用俄罗斯SCATT激光测试系统。

站立平衡能力测试:2015年5月6日和6月25日周三下午无训练时,对运动员进行站立平衡能力的测试。测试时选取运动员平衡能力的优势腿单足站立在测力板上,另一腿的脚背扣于站立腿膝关节处,上肢自然垂于躯干两侧(睁眼和闭眼各测试1次)。测试时间为1 min,采集前5个10 s的后3 s的平衡测试数据。平衡测试采用比利时Footscanbalanee7.6足底压力平衡测试系统完成。

图1 枪支散布图Figure 1 Figure of Shot

图2 瞄准点轨迹图Figure 2 Figure of Sighting Traces

核心静力力量测试:2015年5月6日和6月25日周三下午无训练时,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进行测试。测试时,两人1组,通过心理诱导、言语激励等手段让运动员在仰卧、左右侧卧、俯卧位等状态下至力竭,分别完成核心前、核心侧、核心后等部位的核心静力性力量测试,核心静力性力量大小以测试开始至力竭所持续的时间(s)来表示,计时器为SEIKO精工多功能秒表(SVAS005/S143,日本)。

核心前、核心侧的测试:一人将身体髋关节以上部分探出平板,双手交叉于胸前,另一人压于此人小腿处(见图3、4);核心后的测试:一人将身体髋关节以上部分探出平板,双手放于耳侧,另一人压于此人小腿处(见图5)。

图3 腹肌测试Figure 3 Front of Core Test

图4 核心侧链测试Figure 4 Side of Core Test

图5 背肌测试Figure 5 Back of Core Test

1.2.3统计学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组运动员试验前、后测试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各组运动员之间的试验前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运动员之间的试验后数据比较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2.1站立平衡能力变化

2.1.1睁眼状态下站立平衡能力的变化如表3所示:试验前,器械训练对照组(C)与悬吊训练组(S)在睁眼状态下站立平衡能力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两组所测的各项指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就两组所测各项指标数据所进行的各自试验前、后(组内)比较,也无明显变化,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运动员睁眼状态下站立平衡能力比较一览表(M±SD)Table3 list of comparison standing balance under open condition in two groups(M±SD)

2.1.2闭眼状态下站立平衡能力的变化如表4所示:试验前,器械训练对照组(C)与悬吊训练组(S)在闭眼状态下站立平衡能力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两组所测的各项指标在A值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就两组所测各项指标数据所进行的各自试验前、后(组内)比较,S组在重心晃动长度、重心包罗面积及A值上也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两组运动员闭眼状态下站立平衡能力比较一览表(M±SD)Table4 list of comparison standing balance under closed condition in two groups(M±SD)

2.2持枪臂据枪瞄准稳定性变化

如表5所示:试验前,器械训练对照组(C)与悬吊训练组(S)持枪臂10环内瞄准时间占总时间(B值)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两组所测的各项指标在B值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就两组所测各项指标数据所进行的各自试验前、后(组内)比较,S组的B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

表5 两组运动员10环瞄准时间百分比变化比较一览表(M±SD,%)Table5 list of comparison sighting time of arm in two groups (M±SD)

2.3核心静力力量的变化

如表6所示:试验前,器械训练对照组(C)与悬吊训练组(S)核心静力力量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两组所测的各项指标在核心后静力力量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就两组所测各项指标数据所进行的各自试验前、后(组内)比较,S组在核心前、核心后的静力力量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也在核心前、核心后的静力力量指标上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

表6 两组运动员核心静力力量变化比较一览表(M±SD)Table6 list of comparison core static strength in two groups (M±SD)

3讨论

3.1悬吊训练对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

3.1.1对睁眼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睁眼站立平衡能力反映了射击运动员前庭器官、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的本体感受器以及视觉等综合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身体颤动频率随之提高,振幅减小,当频率高到相当程度时,身体的颤动对枪支稳定性的影响就微乎其微[3]。因此,在晃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晃动的轨迹越长,说明其调节快,晃动的频率快,在实射时对枪支的稳定性影响小,是身体平衡能力较好的表现。

通过组间、组内对比分析,8周的器械训练和悬吊训练对C组和S组都没有产生质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两组的力量训练对睁眼的平衡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但是由于射击运动员睁眼平衡能力的前测值已经很高,8周的训练并未改变睁眼的平衡能力。

另外,射击运动员选材时以单腿站立平衡能力为指标,运动员天生的稳定性水平较高,加之常年的系统训练,运动员的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的综合调节能力极强,在没有心理负荷的情况下,运动员始终表现出很高的水平,丁立鹏[5]在2008奥运周期对国家女子手枪队的测试中,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3.1.2对闭眼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闭眼是控制视觉感受器的信息获得,此时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本体感觉系统和前庭感觉系统代偿来完成。闭目单足站立时偏重于测试静态时的本体感觉和前庭功能[14]。张秀丽[3]研究中提到在闭眼状态下,国家队主力队员平衡能力优于非主力队员,认为射击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无视觉辅助作用的平衡稳定性的调节能力,相对来说本体感觉的作用更重要。

通过组内对比分析,S组队员闭眼状态下在晃动长度(P<0.05)、重心包罗面积(P<0.05)及A值上(P<0.05)有了显著性提高。张秀丽通过试验论证,A值能够有效地反映射击运动员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调节能力,重心包罗面积与射击的平衡能力高度相关,晃动长度也可以反映运动员的调节水平,3项指标的改善能够充分证明悬吊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站立平衡能力的训练价值。通过组间对比分析,S组与C组前测无差异(P>0.05),后测在A值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A值反映人体的调节能力,因此,悬吊训练效果好于器械训练。

悬吊训练利用动态不稳定的支撑环境进行运动,以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导训练,提高了射击运动员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1)悬吊训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募集肌纤维参与收缩的能力[15],人体每个运动神经元的抑制都具有严格的大小依从性,较小的神经元阈值较低。在日常生活与训练中,较小的运动单位经常被利用,其收缩与协调能力被充分开发,而单腿闭眼站立姿势的使用极少,需要相应的较大神经元刺激,悬吊训练适应了这样的需求,调动α和Y神经纤维产生相应的肌肉收缩和舒张,提高神经控制力。(2)悬吊训练通过动作控制,加强膈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盆底肌的稳定性力量,激活张力感受器和桥网状脊髓路,提高本体感觉能力。(3)悬吊训练不断地将身体由失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这种身体姿势反复的调整能够充分地刺激身体的前庭系统,而肖春梅[14]、卢玮[16]的研究中都提到,前庭系统、本体感觉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静态平衡能力。

孙霞[10]、付常喜[11]、李健臣[12]的研究中也提到,悬吊训练可以有效地激活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改善肌肉的内协调。本研究进一步印证了悬吊训练改善腹肌和背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胫骨前肌和小腿三头肌在控制躯干稳定时肌肉协同工作的有效性;而器械训练的屈伸练习很难达到多肌群发力的效果。因此,悬吊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运动神经元控制、肌肉本体感觉能力以及前庭系统调控的效果更好。

3.2悬吊训练对手臂据枪稳定性的影响

毛松华等[17]研究认为,手臂据枪稳定性反映了射手控制肌肉和防止多余动作出现的能力,是人和枪稳定性的最终表现,是命中10环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稳定性就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陈谦[18]、丁立鹏[5]研究中都提到俄罗斯WINSCATT激光测试仪10环内瞄准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为据枪瞄准的稳定度,而且通过测试证明了该指标与射击成绩的相关显著。

通过组内对比分析,8周系统训练后,S组据枪瞄准稳定性指标B值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S组较C组在B值上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充分说明了悬吊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器械训练。

悬吊训练上下肢训练闭链动作较多,强调在某一特定姿势下或动作中的稳定和控制,对多关节间肌肉协同发力要求高。射击运动员利用自重采用悬吊训练,训练强度好于器械训练,因为悬吊训练的动作方式要求多肌群整体发力,如上肢训练的直臂后拉、Y字练习等,需要深层肌肉先保持稳定,然后躯干协同上臂肌群发力,而且,手臂直臂发力动作和射击专项动作近似,提高了整个手臂在三维空间的稳定性。下肢训练发力时也是躯干与下肢同时发力,对脊柱竖脊肌、多裂肌、盆底肌群、肩袖肌群的关节、肌腱和韧带等刺激程度更深,本体感受器的激活程度更好。

因此,肌群稳定性和协同性的改善,会降低射击运动员持枪臂的控制性发力,提高肌肉用力的一致性,改善持枪臂的B值。而力量训练多采用单关节开链运动,更注重力量或耐力的增长,讲究负荷的大小与动作的幅度,但是力量或耐力的增加对B值的改善作用在本研究中没有体现。

3.3悬吊训练对核心静力力量的影响

前人多通过八级腹桥[16]支撑时间评价核心静力力量。通过实践观察,八级腹桥除了反映核心静力力量的同时也包含了肩带静力力量,因此,本文采用美国EXOS公司提出的核心静力力量评价方法。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备战办身体功能训练团队,在服务的9支国家队中,均采用核心静力力量作为核心稳定性力量的评价指标,获得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认可。并且美国EXOS公司(原美国AP公司)团队汇报时的数据显示,核心静力力量水平与所测试的200名职业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力量及预防伤病效果存在高度相关。

通过组内对比分析,两种训练方案对核心前、后两方向的静力力量都有了显著性改善(P<0.05)。而在核心左、核心右的静力力量方面,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通过组间对比分析,C组较S组在核心后的数据上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测试发现手枪运动员背部静力力量支撑时间整体大于100 s,基础力量较好,要提高背部静力力量,C组的器械训练强度更适合,S组所采用的臀桥训练强度较低,应通过支撑点变化提高难度。

S组的仰卧起坐,小腿置于悬吊设备上与地面平行,可以更好地避免髂腰肌、股直肌发力,对腹直肌刺激更大,而且避免腰椎过度牵张,适合有腰部损伤的手枪运动员。

C组背部力量山羊起身的负荷强度较高,较悬吊臀桥和悬吊后拉腿刺激更大,因此针对背部静力力量的提高,山羊起身的效果更好。但是悬吊臀桥和后拉腿对于臀肌、盆底肌和腰方肌等稳定肌群刺激更全面,从稳定性角度出发,应采用悬吊训练。

C组和S组核心两侧的静力力量耐力的改善都没有显著性(P>0.05),这与美国EXOS在对200名职业运动员的大数据汇总中,得出核心静力力量测试值提高幅度小于15 s,改善不具有显著性的结论相同。两侧静力力量提高小,与训练方法手段没有针对两侧肌力的专门训练有关。虽然悬吊平板支撑和下腹收腿训练能够刺激腹横肌和腹内外斜肌,但是不能对静力耐力提高产生质的影响。

4 结论

(1)悬吊训练有效地减少了运动员闭眼站立时的身体重心包罗面积,改善身体重心晃动长度与A值,提高了运动员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的控制能力。(2)悬吊训练能够提高手臂据枪瞄准稳定性B值,改善手枪运动员的持枪臂稳定性。(3)悬吊训练和器械训练都能够提高核心静力力量,器械训练对力量耐力增长效果更好;悬吊训练需要多肌群参与,从协同性和稳定性出发,应采用悬吊训练。(4)8周的悬吊训练对国家队女子手枪运动员站立平衡能力、手臂据枪瞄准能力等身体稳定性指标的改善效果好于器械训练。为了提高女子手枪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建议进行悬吊训练。

[1]王勇,杨勇涛.射击运动中的稳定性[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115-117.

[2]王慧.手枪射击稳定性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3):87-91.

[3]张秀丽.国家优秀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特点及评价指标[J].体育学刊,2007,14(2):99-102.

[4]刘敏.中国优秀手枪射击运动员持枪臂表面肌电特征及其训练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5]丁立鹏.国家女子气手枪运动员瞄扣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6]刘永艳.利用激光测试系统对步枪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诊断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10):60-62.

[7]毛松华,李若鹏,武文强,等.国家射击队男子手枪速射激光测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10:372-373.

[8]盛浩明.我国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射击技术的肌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067-1072.

[9]侯向峰,李建英,李鑫,等.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固势一撒放阶段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3):68-71.

[10]孙霞.悬吊训练对排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4(1):54-56.

[11]付常喜.悬吊训练对男子网球运动员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2):138-142.

[12]李建臣,周凯岚,师玉涛,等.悬吊训练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试验研究——以跳水项目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51-54.

[13]魏永敬,赵焕彬,宋旭峰,等.悬吊训练法功能及其应用现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358-360.

[14]肖春梅,王明铮,熊开宇,等.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94-496.

[15]曹立全,陈爱华,谭思洁.核心肌力理论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93-97.

[16]卢玮.悬吊运动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疼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28-46.

[17]毛松华,武文强,李若鹏,等.谭宗亮气手枪瞄准技术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1):33-35.

[18]陈谦.对影响射击成绩的技术参数的应用性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49-52.

InfluenceoftheS-E-TTrainingontheStabilityofNationalWomenPistolAthletes

WANG Junsheng1,3,DING Lipeng2,YIN Jun1
(1.School of PE and Training,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2.Huangcun Training Bas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63,China 3.School of Graduat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St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shooting competition,S-E-T training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shooting athletes to train stability.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rich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women pistol.Taking national women pistol athletes as the subjects in this study,8 peop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and 10 people as in control group(C).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S-E-T training,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raining.After eight weeks,comparing the training effect with the Footscanbalanee7.6 to test standing balance,SCATT to test sighting time in bull's-eye,and SEIKO stopwatch to test core static streng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rack length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per unit area,and the time in bull's-eye was better;also,the control group had only improved core static strength significantly,there were no change in body stability.Thus,S-E-T training has good value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shooting.

S-E-T training;National women pistol athletes;body stability

G 871.1;G 808.1

A

1005-0000(2016)02-174-05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6.02.015

2015-08-07;

2015-10-11;录用日期:2015-10-12

北京市教委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PXM2015_014206_000072)

王骏昇(1984-),男,山东烟台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能训练。

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100191;2.广东省黄村训练基地,广东广州510663;3.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猜你喜欢
静力显著性稳定性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某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与设计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基于有限元仿真电机轴的静力及疲劳分析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