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迎接新一轮太空复兴
英国《飞行国际》 2016年4月14日
2016年5月6日凌晨,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将日本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同时,火箭第一级再入大气层,第二次成功降落在海上平台,上一次成功是4月8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货运飞船后。SpaceX还公布了“猎鹰”-重型火箭超强的运载能力,低地球轨道54.4吨、地球静止轨道22.2吨、火星13.6吨,发射报价9000万美元。根据与NASA签订的协议,SpaceX用“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向火星发射“龙”-2(也称“红龙”)飞船、验证大型有效载荷火星软着陆技术的时间从2022年提前到2018年。2016年9月,该公司还将公布载人火星任务概念和火星殖民运输飞船(MCT)计划。2017年底,“龙”载人飞船将首次执行载人任务,由此大幅改进而成的“红龙”还能将有效载荷送至太阳系内任何目的地,火星运载能力达2~4吨。根据与美国防部的合同,SpaceX还将于2018年用“猎鹰”-9为空军发射下一代GPS-3卫星。随着“太空船”2号亚轨道飞行器重返飞行试验,英国维珍银河公司也开始瞄准小卫星发射服务,并与诺-格公司联合角逐 DARPA的XS-1空天飞机项目,后者最终要求验证能在10天内按需完成10次飞行的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工具。随着蓝源公司的“新谢帕德”号垂直起降飞行器开始研制、内华达山脉公司的“追梦者”飞船重返飞行试验、联合发射联盟的“火神”火箭继续推进,以及维珍公司的Newton系列、以及洛克达因公司的AR-1等火箭发动机等迅速发展,以美国为首的民营航天业将迎来高潮。与此同时,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宣布原定2018年实施的“火星外空生物”(ExoMars)任务推迟至2020年,为此欧空局不得不向成员国政府修订方案,等待部长级会议决策。俄罗斯虽然将于5年后发射“联邦”新型载人飞船,但面对近年全球市场强劲竞争者不断涌现的局面,俄联合导弹航天集团计划囊括本国所有火箭型号,统一开辟国际市场。
法国航宇防务网 2016年4月13日
美印继续加强防务关系
2016年4月10~13日访印的美国防长卡特已是一年之内第4次与印度防长会晤,双方参观了海军基地和“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为加强美印防务关系,双方将根据原则性签署的《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开放彼此军事基地。今后,美国的战机和战舰将可以进驻印军事基地,接受加油、修理和其他后勤任务,反之亦然。这是美国多年来一直催促印度签署的协议,显然对美国更加有利,但印度也已打消协议损害独立自主的顾虑。在海上安全领域,双方除了将加强商业海运数据共享,还同意就潜艇安全和反潜战开展海军层面的交流,包括协助对方追踪在印度洋水域活动的潜艇。将于2016年6月举行的马拉巴尔联合海军演习中,印、美、日三国将以反潜战合作为重点,美、印都将派出P-8多任务海上飞机参演。为应对进入印度洋的潜艇,印度从2016年1月起就首次派遣两架P-8I飞机到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每14天对两岛巡逻一次。澳洲最终也将加入美印在印度洋的反潜战合作。澳最近订购的法制潜艇上,高度机密的作战系统仍来自美国。美印的其它军事合作措施还包括两军进一步增加军事活动和演习的复杂性,包括研究更加先进的海上演习计划,以保护整个地区航行与飞越自由。在先进军事技术领域,双方将在航母设计、喷气发动机技术方面开展交流与共享。两国将以“数字头盔显示器”和“联合生物战术探测系统”为起点,探索共同开发和生产先进军用装备的可能。虽然印度提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仍欢迎美国参与印度国防采购。双方还将在高能激光器、目标探测认知工具、小型智能无人机系统以及爆炸和挫伤性脑损伤四个领域开展政府层面的科技合作。受美印合作升温的影响,尽管美国已决定帮助印度开发弹射器等航母关键技术,俄罗斯最近仍表示希望参与印度国产的“维克兰特”号航母的建造,为其提供俄制防空和反潜等武器装备。
空军B-21远程打击轰炸机
美国会研究服务处报告 2016年4月14日
自2015年10月27日签订研制合同以来,B-21已成为空军位居前三的优先采购项目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国会2004年提出的下一代轰炸机(NGB),2006年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也呼吁2018年服役一型突防力强的陆基远程打击能力,其实B-1、B-2和B-52轰炸机能维持到2037年。2004~2009财年国防部共为NGB秘密拨款14亿美元,由诺-格公司和波音/洛-马联合团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由于是否无人和是否携带核武器等问题悬而未决,被时任防长盖茨推迟启动。此后,国防部和空军对远程打击任务的大型飞机+远程防区外武器、常规弹道导弹、空射/海射巡航导弹等选项开展了前期分析,盖茨2011年批准空军继续研发一种可选有人突防型轰炸机,国会随后批准启动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但远程打击手段显然已不止包括轰炸机,而是一个联网的系统族,这一特点也大大降低了成本。B-21的基本设计围绕携带多种武器能力、航程和5.5亿美元的采购单价进行,但除采用飞翼布局、可选无人驾驶和核能力之外,未公布速度、尺寸、隐身性、发动机和传感器等任何细节。相反,负责该项目的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表示,披露具体报价也将大大简化美国的对手确定B-21的航程和武器载重,进而寻求对抗措施。从经费和10年即可初步形成战斗力的进度推断,B-21已在签订合同前取得相当大进展,两个竞标方案在细节和完善度上均达到很高水平,特别是隐身方面均已针对当前及未来威胁有过详细研究,设计已精确到单个控制翼面,主要的子系统也完成了风险降低工作,缩短了工程与制造发展阶段所需时间。据说B-21转入生产阶段已不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开发,设计还考虑了与更大的分布式传感器和通信网络的连通性,而且高度强调了方便不断升级的开放架构。通过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采购和精干的项目办公室也是创新之处。
陆军内情网 2016年4月18日
美国侦察和打击机动弹道导弹的措施
2016年,美国国防部为哈里斯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希望利用图像搜索、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卫星、飞机和无人机搜集的海量数字图像中自动发现机动弹道导弹运输-起竖-发射车并发出预警。这一过程以前全靠情报分析人员人工处理。由于这些车辆难以发现,特别是被伪装成半挂车或货运集装箱时,美国对朝鲜3月18日向日本海机动发射的两枚“劳动”导弹就未能发出预警。新的模式则靠对计算机进行训练,使机器能够识别异常情况,使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等机构能提前掌握导弹发射情报。同时,基于反导能力建设的昂贵和复杂,美国前陆军参谋长和海军研究局长等部分官员还提出了一种成本效益更好的反导新策略——“主动抑制发射”(发射时间点之前)。该策略要求先阻止敌导弹抵达发射装置,一旦抵达,则在其发动机点火前进行探测和打击。这其实是一种先发制人的交战规则,在政治上较为棘手,因而相关将领要求秘密讨论这种交战所需的情报类型和相关技术问题。不过,2016年4月美国国防部又有高级高官提出用网络和其它电子攻击手段,在敌方导弹发射前对其计算机、传感器和网络加以破坏。这又能有效地降低政治上的难度。配合其他将导弹瘫痪在地面的高技术手段,美国将能借此获得巨大的军事优势。美国副防长称,对手正在研究利用大规模导弹齐射和其他手段来突破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因而“主动抑制发射”是新安全环境的必然结果。
抵消战略实施情况
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 2016年4月12日
战略能力办公室(SCO)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性的逆向过程,即尽快利用现有系统满足作战需求,而非从作战需求到未来系统。这要求发挥跨界思维以及与各军兵种、国防部机构和情报界广泛合作。三年半以来该办公室启动的15个项目包含23种能力,到2016年底将有6种能力转化为战斗力。这些转化有的是赋予已有系统新任务,这有助于降低成本、加快进度并快速形成体系,比如通过软件改装将“标准”6防空导弹用于反舰;将主要对陆攻击的“战斧”巡航导弹用于对海;为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升级打击机动目标能力;为陆军155毫米“帕拉丁”自行火炮和海军127毫米舰炮配备为电磁导轨炮开发的高速炮弹,用于低成本反导及远程打击技术;将F-15战斗机的雷达用作地基雷达,保护前沿基地免受敌导弹突袭;为MK48鱼雷升级动力、有效载荷。另一种转化是将系统集成为协同编队,以承受高强度对抗,包括“武库机”与前沿侦察机编队;使“杀伤网”中的传感器和武器之间建立更紧密联系的“第三只眼”项目,以防杀伤链上某一单独节点受损破坏整个杀伤链,增加敌方拒止美军的难度;海军舰艇作为母舰与小船组成蜂群编队,既监视危险地区又避免将水兵置于危险之中。还有一些转化靠的是吸收商业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从而通过为原有基础硬件增加小型传感器、处理器、高速网络和云服务,形成新的革命性应用,比如利用商业智能手机级传感器为空军3.7万件武器提供不依赖GPS的智能导航选项;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商业技术,实时理解海量开源数据,为作战部队形成信息通用作战图(iCOP);利用3D打印蜂群微型无人机配合传统战斗机搜索危险区域。
美国《每日航空航天与防务报告》2016年5月2日
若不加强自卫能力,“分布式杀伤”的战术意义不强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海军专家布莱恩·克拉克认为,“分布式杀伤”的主要价值是战略上而非战术上的。为舰船增加更多进攻性能力,在敌我双方开火之前的战争初期阶段将大有帮助,因为更多的进攻性导弹将使敌人相信美军水面舰队可以在危机情况下快速反击甚至发动进攻,这可能会改变敌人关于是否发动战争的考量。不过,除非美海军也大幅提升了战舰的防御能力,否则一旦开火,美海军战舰就不得不撤离冲突区。比如,一艘装备了“鱼叉”导弹的濒海战斗舰可以在交战早期阶段给敌水面舰带来威胁,但由于它只装备有21枚“拉姆”导弹用于自卫,对抗敌方约10枚反舰巡航导弹后就会耗尽。在这一对抗过程中,攻击者的成本仅为4000万美元,而美军濒海战斗舰及其任务包的成本高达5亿美元。为大幅增加美海军水面舰的防御能力,克拉克指出,海军打算在濒海战斗舰计划改造为新一代护卫舰后为其装备第二部“拉姆”发射架,以再增加对抗10枚左右反舰导弹的能力,还将加装一套SLQ-32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SEWIP,见左图红圈处)电子战系统,但敌方仍可能再发射10枚反舰导弹。因此海军应为LCS增加舰炮等对付反舰导弹的主动拦截措施,使其每分钟增加约10~30次自卫拦截发射能力,未来再为所有水面舰都装备超高速拦截弹(HVP)。计划增加更多进攻性导弹的两栖舰也要加强自卫能力,现有的近防武器系统或“拉姆”导弹承受不了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也需要HVP和SLQ-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