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摘要:伴随着国际化的大潮,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也在逐步改进日语教学方法。日语会话是日语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直接关系其语言交流的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浅析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日语会话;演讲式会话;多元化教学;一体化教学
作为一门语言学,衡量日语水平的高低必然离不开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衡量语言水平的重点也从原来的写和译逐步转向听说,尤其是说,直接关系语言交流是否顺畅。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以能交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为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模式。
经笔者调查,传统的高校日语会话教学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一、学生学习会话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由于高校扩招等诸多原因,现在大部分高校学习日语的班级人数在30人乃至以上,导致日语会话课程中无法实现一对一会话练习或者让学生单独演讲等教学模式,大部分日语会话课堂只能采用分组练习或统一发音纠正等大一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参与会话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单独练习口语,没有将日语口语和日语基础知识,日本文化等内容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符号,语言中的听说读写译更是不可分割。现在高校日语会话教学中常常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性和相关性,不讲解日语基础知识,不了解日本文化,单独进行口语练习。这样只会让会话课程“被孤立”,也会让本来生动形象的语言“被枯燥”。
三、学生的口语腔调不够国际化,标准化
大部分高校的日语口语初级阶段教学都由中国老师担任,课堂教学以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居多,学生多于模仿老师发音,少于听录音,看教学视频等。因此很多学生的发音总是带有浓郁的“中国腔”甚至“地方方言腔”。对于外语人才,口语发音的标准化是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必须达到的目标。在现在高校中,也是迫在眉睫急需加强和改进的环节。
(1)深入分析,造成高校日语会话教学课堂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课堂教学手段和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实质性的让学生融入其中。大部分高校日语会话教学都停留在“教书”,没有把书中的内容拎出来再融于生活然后传授给学生,语言停留在书本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自然无法吸引学生。
(2)学生性格内敛,老师吝啬鼓励,教学方法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自身长处的机会。大一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发挥特长。口语表达中缺乏自信只会畏首畏尾,难以流畅。
(3)部分教师本身没有去过日本留学或者长期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导致口语水平不足以指导学生,也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注重口语,也不完善自身发音,导致学生会话课程所学口语不够标准和地道。
为了提高高校日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日语人才,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任落在每一位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肩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改革传统日语会话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单纯的课堂上的教与学,而是指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机会均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带动课堂运转。为此,课堂教学必须注重以下几点:1,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化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2,仔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擅长的学习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互动,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互动环节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在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我们可以采用情景对话,演讲式会话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乐在其中。
(2)日语会话教学中同样注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练习,注重相关文化讲解和赏析。
在日语会话教学方法上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观点认为日语会话来源于语法等基础知识,因此只要会了语法等,口语便水到渠成;有的观点则认为口语是实践性学科,只要注重练习,即使语法等基础知识薄弱也并不影响口语水平。而笔者认为听说读写译是不可分割的,但口语又是相对独立的。单纯的练习口语是不可取的,仅靠基础知识就认为口语水到渠成也是不科学的。日语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认知会话内容的奠基石,所以不可回避在课堂上讲解语法等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与口语练习并重。语言是国家文化的另一种展示,赏析相关文化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会话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日语会话课程学习的热情。在日语会话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尝试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真正把日语会话教学融入整个日语学习之中,融入生活之中,学活语言。
(3)多采用视频,音频辅导教学的方式,完善教师自身发音,督促学生发音标准。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日语基础差,难以理解外教授课,因此多数高校采用中国老师教授低年级日语会话课程。老师首先应该多和外教交流,多去日本深造进修,不断提高自身口语水平,纠正自身发音中的不规范之处,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应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不放过学生会话中的不标准之处,采用多媒体教学,音频教学等方式辅导课堂教学,也可以一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的方式或者一组学生互问互答的形式让学生听出自己或同学发音中的不标准之处,以便改进,进而习得一口标准的日本语。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虽然高水平的日语口语人才成为社会的热门需求,但笔者认为高校的日语会话教学不可仅仅为了迎合社会需求而开展,而是应该将日语口语融入整个日语教学中,结合日语语法等日语基础知识和日本文化,广泛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设计情景化教学,演讲式会话,学生互评等课堂教学环节,开展多元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纽带,关系民族兴衰,社会发展,因此责任重大。高校日语会话教学方法改革有待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