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016-08-17 23:08张虹
北极光 2016年6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群众基层

张虹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治国之本,执政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党的存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能从根本上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党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血液,应该贴近群众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好。与其他行业一样,要想健康发展,反腐倡廉的口号永不过时,这能从根本上树立党的形象和社会稳定,带动社会良好风气。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结合实际,不说大话空话,做到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依法执政。

一、新时期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近几年来,各级纪检部门凝心聚力狠抓党风廉政教育,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成果显著。然而,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特殊地位,尤其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各种制度、政令等信息渠道的闭塞以及体制机制的滞后,使其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只重形式不重实质

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舆论的重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言之无物,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廉政教育内容中,往往只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调研发现,很多纪检部门开展廉政教育的方式往往有这几种: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廉政教育宣传片、到党校等职能部门进行培训学习、订阅党风廉政建设刊物等方式,以及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等方式进行。在载体丰富和形式创新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2.党风廉政建设部门不能有效发挥职能

纪检监察部门是具体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调研发现,这些部门不能够有效发挥职能,有一些部门甚至形同虚设。从而造成党风廉政建设无具体部门抓、无专门人员管,挂“空档”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放松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和党性修养,有些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干部只图自己安逸。

3.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不能有效制约权力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旧体制的变化交替,与此相适应的民主与法制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也需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腐败乘虚而入钻改革的空子,不断变换手段翻新花样,步步升级,加之制度不全制约有限,查证不力,处理不严,一些腐败分子得不到应有的及时的惩处,这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腐败现象如瘟疫一样滋生蔓延,杜之不绝。在我国,腐败查处的力度和处罚轻重有时又受着腐败者社会关系和其地位的影响,这也是腐败低风险的一个原因。

二、为什么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广大基层民众的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搞好党风。没有好的党风,就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广大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前沿,他们的工作直接面对基层出现的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不少基层干部还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上,在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广大基层干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为民服务、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始终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安民,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全局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维护和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工作。

三、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增强基层组织廉政建设使命感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离不开群众,良好的党风能够带动群众,得民心,为其他工作的展开积累群众基础。若想政府工作顺利展开,树立廉洁的执政党形象必不可少,同时可以提高党的内部工作效率。首先,各基层要真正做到接受党的正确方针指导和思想工作,还要时常展开思想教育与正确理论的学习工作。其次,转变现有的不完善的工作方法,深入群众,采集民意,保持时刻为群众着想的自觉性,明确自身的人民公仆地位,强化公仆意识,在人民的监督下握起权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端正为人们服务的态度就可以从根本杜绝腐败滋生。党员应从自身做起,培养自觉性,坚守严明清廉的道德防线被腐败的侵蚀攻破,这需要不断的实践。

2.建立完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

(1)加强党内监督。在党的济慈组织中,领导干部应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做好党内监督工作,包括以下四点:一是领导班子的互相监督,民主集中制可以有效防止权力不均的情况出现,共同商讨宣传。二是观察实际情况,出台健全的监督制度,是立足于上下级间的互相监督,实现责任双向追究。三是对人事工作统筹管理,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选拔任用领导层。四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工作,明确反腐使命,大胆工作,实事求是。

(2)加强群众监督,扩大基层民主。群众在济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监督者又是参与者。在政府财务政务公开前提下监督政府各项公共事业进程与成果。真正行使主人公的权利,要求各项工程承包、土地征用税费、救灾款等事业公开化、透明化。基层政府必须做到不能脱离群众,自觉公开政务,公私分明,权利的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只有做到民主基层化,工作才有可能顺利展开。

(3)建立健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存在针对性,是全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将责任具体到某一机关或单位。此时领导者的使命感就更加明显,责任细化,认真建立并执行责任制。要不断地像群众搜集民意,广泛集中问题,转化成责任制里的自我要求。具体为将责任落到个人头上,分工明确,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基层干部人员有责任感,时刻清楚反腐工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同时对于已发现的问题应该毫不留情地依法处置,将责任追究到底,相反,反腐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个人也应予以一定奖励,双管齐下,把工作落到实处。

3.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随着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其工作成效也有目共睹,可以看出,主流领导班子是廉政清明的,但其中不乏一些丑恶现象,公私不分、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等不良风气还是长久存在,严重抹黑了全党的形象,也一定程度损害了民心,破坏党民关系,群众的不满呼声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生产生活按正常秩序运行。对此现象,政府不能坐视不管,要严惩不法者,对违纪现象不能手软,官官相护,公开处理才能更好发挥警示作用,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在工作展开过程中也要拿捏好分寸,既不能得过且过也不可走极端一棍子打死,以教育疏导为主进行思想洗涤,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还要以史为鉴,及时总结查找原因,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做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响应中央号召,不仅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更是不分年代的党的自我约束。反腐倡廉既是党的要求,也是重要实践。作为人民的公仆,人民委以重任,党应不负众望,扛起时代要求的重担,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拿出实际行动来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规范鼓励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真正发挥好带头作用,传递榜样力量,做人民生产生活稳步发展的坚实堡垒。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