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寒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政治文化都呈现蓬勃态势,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与犯罪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化、智能化的特征。在响应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今天,加强职务犯罪的预防,把职务犯罪扼杀于萌芽时,已经成为当前反腐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次笔者将浅析如何更好发挥基层检察机关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实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1职务犯罪的危害
一是职务犯罪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首先危害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政府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因行政运行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会掌控一定的短缺资源,这一短缺资源就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润,有可能成为争相贿赂的目标,一旦相关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导致短缺资源流入非重要领域,就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严重危害了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通过本身的权力行使和义务履行保证市场竞争秩序公平公正的健康运行。一旦职务犯罪侵入市场经济领域,必将打破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行法则,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二是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务人员的职务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依法办事,是法律规范的实践践行者,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务人员对法律的遵守和实施带有示范性和引导性,因此,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保证国家权力运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是公务人员履行职务的最低标准。公众对法治理念法制文化的认可、对法律的认同和遵守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公务人员超越职权,违背职责的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了社会主义法律所保护的客体,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2近年来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要情况
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实施纲要》,全面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以推进预防工作专业化建设为动力,以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为目标,强化预防措施,创新预防方法,注重预防实效,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查办职务犯罪职能,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0834件54249人。加强职务犯罪预防,促进标本兼治。在办案中认真分析腐败犯罪发生原因,提出检察建议12621件。普遍开展惩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和专题报告工作,着力推动制度建设。结合办案创作廉政短片、公益广告、微电影,加强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
3如何更好发挥基层检察机关警示教育基地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严抓反腐工作,而反腐工作的首要问题是预防,基层检察机关逐渐认识到警示教育基地在职务犯罪预防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探索警示教育基地运行新模式,新方法。
一是创新警示教育基地的宣教模式。创新警示教育基地的宣教模式,更好的发挥警示教育基地警示犯罪,预防犯罪的作用,也可以展示出基层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工作开展的情况。在警示教育基地中增添模拟场景,参观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之前或之后,跟随讲解员到办案警务区进行实地参观和模拟体验,切实感受职务犯罪带来的危害。这种全新的模式实现了警示教育宣讲阵地的再扩大,达到了警示教育层层深入的良好效果。
警示教育基地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集为一体,其中既有发人深省的箴言,也有寓意深刻的反腐漫画;既有勤政廉政事迹的图文展示,也有贪污腐化案例的音像播放;既有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法规知识培训,也有到基地周边农村走访贫困家庭”体察社情民意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效果,改变以往警示教育枯燥呆板的模式。
二是增添典型案例,丰富警示模式。警示教育基地警示形式的不断丰富,可以有效增强检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警示教育基地中添加一些大案、要案的真实案例,通过展示犯罪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伏法后的悔罪表现来达到警示犯罪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警示教育基地的参观和学习后,从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防止此类腐败犯罪的发生,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应注重凸显警示效果。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注重强调警示效果的凸显就是要达到警示工作直指人心、震撼心灵的目的,进而强化参观者的廉洁意识。在这一方面,注重从警示案例“吸引力”到拓展到警示案例“辐射力”,实现了警示教育基地影响力的再延伸。一是注重将基地相关案例延伸到警示教育课堂,突出“身边人身边事”在警示教育课堂的运用,鲜活的案例既丰富了授课形式和内容,也使得警示教育作用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注重将基地与各种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有机结合,组织警示教育讲座、播放廉政短片、召开座谈会、下发检察建议、发放宣传资料等为“自选动作”的职务犯罪预防特色活动品牌;三是加大对基地的宣传报道力度,该院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主题展板、利用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向各媒体杂志投送宣传文章稿件等方式,有效扩大了警示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