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欢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明初军事家刘伯温曾经这样感叹过这天各一方的两个地区。从江南到贵州,需要踏遍万水千山,需要跨越崎岖沟壑。500多年前,来自浙江的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踏上了去往贵州的漫漫征途。他乘船行至舟山,辗转经过福建武夷,绕道广信,经沅江,过湘水,从湖南芷江进入贵州平溪卫(今玉屏),取道清平卫(今凯里)、兴隆卫(今黄平)、平越卫(今福泉)和龙里,最终落户今修文龙场驿。
一路荆棘也是一路风光,生命的足迹,在于精雕细刻后闪耀思想的光芒。王阳明在修文时间不足3年,但一方山水,孕育了哲人的学识造诣;圣人之道,也润泽了山间的荒芜原野。谪居龙场期间,虽身处逆境困难诸多,但王阳明仍潜心研究《易经》,反思程朱理学,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于龙场悟道,持守 “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创“知行合一”学说,奠定了“致良知”的学术基础,并最终创立了“心学”体系。同时,他创办了龙岗书院,聚徒讲学,并受聘贵阳文明书院授课。研读讲学之余,王阳明不辞辛劳游览附近的山水风光与名胜古迹,所到之处或著文,或吟诗,这些诗文反映了劳动生产,展现了士民友情,记录了民风民俗,饱含着人生哲理,也宣传了自己的心学思想。
从历史上看,王阳明与修文的邂逅或许只是一种巧遇,然而在修文期间将自己思想学说终集大成的壮举,却始终牵系着这个地方百余年来的缕缕文脉,成为修文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地域精神。如今的阳明心学不仅对中国产生着颇为深远的影响,还远及海外成为哲学史上的重要突破,龙场被当今中外学者称为“良知之源”,修文也因此而被誉为“王学圣地”,被中外学者尊为阳明心学的“耶路撒冷”。
时光荏苒,当下的阳明文化已经成为修文乃至贵州一张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在新时代,修文县不仅仅是阳明心学的见证者,更需要挖掘“龙场悟道”的创新精髓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将弘扬阳明文化作为重要历史使命,致力于阳明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致力于历史遗迹、遗址的修缮和保护,加强阳明文化渗透力建设,发挥阳明文化的寻根体验、启迪教化作用,全力推进阳明文化宣传推广、普及教育和品牌塑造工作,将阳明文化根植在这座城市的精神轨迹里。
修文县阳明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聚集了一大批王学专家和王学爱好人士,他们不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从事阳明文化的研究发展工作,也使得中心成为了阳明文化的研发载体。作为修文县人才培育、对内研学、活动组织、对外交流的常设机构,阳明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长期组织举办各种各样的阳明文化活动,为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多部学术刊物,考证了20多种学术成果,目前,正在组织筹备出版8本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充分认可的阳明文化读物。
搭建阳明文化交流平台,不仅能弘扬阳明文化品牌,还能对阳明心学体系进行更好的研究。修文县曾先后成功举办过4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并举办了有关阳明文化的学术讨论会、研讨会与高端论坛等活动,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阳明文化传承、弘扬和品牌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16年起,修文将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阳明文化节,逐步将阳明文化节培育升级为省和国家级文化重要节事活动,打造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品牌。
从2013年至今,修文县创办的“重德修文”大讲堂不断组织阳明文化专家、名家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开展阳明文化讲座,大力倡导阳明文化深厚的时代价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引领道德风尚。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重德修文”宣讲活动2500多场,听众达6万多人次。随着“重德修文”在全县的不断深入,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如今已形成修文县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为了更加丰富阳明文化传承形式,还邀请电视台拍摄关于阳明文化的纪录片、宣传片、微电影等,并在主流媒体上大篇幅宣传推介阳明文化,挖掘阳明文化时代价值,大力倡导“知行合一”精神,提升了阳明文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在大力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同时,还需要抓好阳明遗迹遗址的保护工作。阳明洞、玩易窝、蜈蚣桥等已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争取到国家、省、市文物保护经费进行修缮和保护。以发展来促进保护,充分挖掘、保护和整理阳明文化历史遗迹、遗址,按照贵阳市“千园之城”部署,规划建设玩易窝公园,以玩易窝遗址为核心,进行遗址修复,修建环园路、广场、仿古亭、文化柱等。
为了树立阳明文化城市的形象,将阳明文化元素更好地植入城市规划建设,修文县举全县之力,开启了以阳明洞为核心的中国阳明文化园项目建设。将阳明文化做成产业、做成实体、做成品牌,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阳明文化品牌的世界影响,加快推进修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年10月第五届阳明文化节之前,园区将会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同时,办好阳明学校、修建阳明文化主题小镇、打造阳明文化旅游路线等各项重点工程项目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最终形成“处处体现阳明文化、处处体验阳明文化、处处点染阳明文化”的城市文化氛围。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城市河道整治、街道院落和机关企业学校等方面也充分植入阳明文化元素,将修文塑造成为符合时代需求、引领现代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阳明文化城市。
今后,以中国阳明文化园为平台,突出功能导向、模式创新、品牌打造,丰富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全省及至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修文县上下一心的目标。依托阳明文化节为载体,争取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的相关“阳明文化论坛”、“儒学论坛”在修文举办。依托“龙岗书院”平台,定期举办“阳明学国际论坛”、“龙场国际儒商论坛”以及儒家与大文明的“高端文明对话”,把修文龙场打造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学术高地。强化系列阳明文化打造,成立中国阳明研究会、阳明书画院,做大做强“知行印社”,促进学术成果和艺术作品走向市场转为文化商品。组建阳明文化演艺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龙场悟道》大型实景剧。推动阳明文化在旅游开发、文化创意方面形成产业,进一步塑造阳明文化品牌,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地提高阳明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圣贤悟道创学,后人薪火相传,几百年来修文的人文气息兴盛不衰。王阳明曾经以他的生命照亮过修文龙场驿的那些山洞,如今的我们在圣贤光明的照耀下,更需要严苛谨慎地对待这一切来之不易的丰硕成果。对于阳明文化遗址遗迹,确保一砖一瓦都是文物;对于阳明文化的思想精神,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发展;在城市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打造、招商引资、教育工作、教化群众中实现全域式、地毯式渗透,持久性、常态性传播文化精髓,使之散发阳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力。因为,阳明文化不仅是修文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及世界的文化瑰宝。
(感谢修文县政府各部门单位对本文撰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