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巴西特派记者 姚利 ●刘皓然
美国泳坛名将瑞安·罗切特和队友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经历“惊魂一刻”——数名持枪匪徒假扮警察,拦下一行人所乘出租车,抢走众人财物,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本届奥运会此前被舆论多次诟病为“最不安全的一届国际赛事”,美国游泳选手的遭遇为里约热内卢的社会治安问题再次敲响警钟。有美国媒体认为,随着奥运会接近尾声,多数选手已经完成赛事,开始投入庆祝活动,更多安全问题或将蜂拥而至;与运动员、游客的人身安全相比,之前里约奥运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乌龙事件”都算不得什么。
运动员遭遇“持枪警察”胁迫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5日称,罗切特和3名队友14日一早结束庆祝活动,乘出租车返回奥运村。途中,车被几名“武装警察”拦下。罗切特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忆道:“这几个家伙亮出‘警徽,示意出租车停在路边……之后他们掏出枪,让我们几个全都趴在地上。我的队友依言照办,但我拒绝了。我当时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凭什么配合你们?”这时,一名“警察”把子弹顶上膛,用枪对准罗切特的脑门,恶狠狠地再次要求他趴下。随后,搜出一行人财物后,几个人扬长而去。罗切特说,匪徒没有带走他们的手机和相关证件。目前,里约警方已对此案展开调查。
罗切特事后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了这起抢劫事件,并向亲友和支持者“报平安”。虽然美国游泳队员“遇险”,但一些成员接受采访时仍表达了对里约市安保工作的信心。男子100米仰泳冠军瑞安·墨菲说:“我们很信任这里的安保人员,他们在工作中十分出色。”
西方媒体盘点安全事故
然而,一些人的乐观情绪似乎并未引发媒体共鸣。《今日美国报》14日评论称,里约这座充满不确定性的城市和奥运会这种国际性体育赛事“契合度”本就不高,罗切特遭劫一事更堪称一道“分水岭”,使局势“急转直下”。文章说,随着奥运赛程过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结束征战,开始参与各种庆祝和娱乐活动,该市的安全工作面临重大挑战——这种“自由行”没有任何固定线路;该市街头的不法分子不管目标是不是外国参赛选手。
罗切特一行遭劫后,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发表声明,敦促本国参赛选手采用指定的公共交通手段出行。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委员会采取了更苛刻的限制措施,禁止本国选手每晚6时到次日早6时期间前往城市著名旅游胜地——伊帕内玛和科巴卡巴纳两处海滩游玩。对于这类限制举措,有媒体表示质疑:仅以出行为例,里约的奥运交通系统经常“掉链子”,选择出租车或使用叫车软件的人绝不在少数,罗切特一行的遭遇或许只是个开端。
英国广播公司15日盘点了里约奥运会期间发生的严重安全事故:本月5日,澳大利亚两名赛艇教练在伊帕内玛遭劫,两名巴西少年持刀抢走二人财物;6日,葡萄牙教育部长罗德里格斯从赛事现场返回途中遭遇持刀抢劫,被迫交出手机和钱包;同一天,奥运开幕式的安全工作主管遭遇匪徒持刀袭击,警卫开枪回击,当场击毙一人;以特邀嘉宾身份出席赛事的俄罗斯前游泳运动员科罗特什金11日在返回饭店的路上遭遇“武装抢劫”,交出“全部随身物品”,等等。
本地人称“现在里约很安全”
15日一早,一个在里约采访奥运的中国记者微信群的群主提醒大家“赛事接近尾声,请注意安全”。的确,经过一周多的紧张和狂欢,感觉这座城市有点“放松”下来。地铁口原来24小时停着的警车昨天早晨缺席了,下午才出现。记者住的公寓门口出现流浪汉,上述微信群里,手机已经丢了3部。
奥运场馆区的安全目前看最有保障,公众进入通往主场馆区的地铁4号线均需持奥运交通卡,相当于控制了客流。而场馆区军警人数之多、种类之多,估计当地人也分不清。记者日前在场馆区附近的巴哈购物中心公交站换车,正碰上军警换岗,三五一群,荷枪实弹,煞有介事。然而在美丽的海滩,游人、小贩、流浪汉各种社会人群混杂。媒体曾报道有奥运保安驾车进入贫民窟被打死。一名当地贫民窟居民对记者说,有些贫民窟由帮会控制,外人开车闯入风险极大,出租车进去都要摇下车窗,以示没有威胁。
有安全专家表示,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发布均存在滞后问题,目前无法客观判断里约市在奥运会期间的犯罪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对于城市的安全状况,人们只能凭借“主观感受”。
不过,外籍游客和本地人的“安全体验”以及面对危机的反应十分不同。美联社说,里约警方前几天接到线报称,在科巴卡巴纳海滩的一处酒店附近发现可疑背包,“疑似装有爆炸物”。当警方的防爆小组来到现场,8名美国游客见状不对,马上结账离去,而邻座的本地人对出现的警察熟视无睹,继续喝啤酒、看比赛,还有人争相和警方带来的排爆机器人合影。奥运会期间,巴西投入8万多名军人和警察参与日常安保工作,这使当地人“安全感爆棚”。一名当地退伍军人告诉美国媒体:“这里(里约)从来没有这么安全过。”对于之前发生的“炸弹事件”,当地酒店一名服务人员说:“如果警察让我去‘排爆,我可能会把那个背包送给儿子当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