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陈文荣
延平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毛红椿”群落
文·图/陈文荣
据家住茫荡山林区的村民反映,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浆甲村山上有拟似毛红椿的树木,近日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张纪卯教授级高工、福建省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陈文荣高级工程师等人深入林区,到村民提供的山场实地考察,发现在海拔513.72m、东经118°04′57″、纬度 26°37′49″处,有毛红椿群落分布,这个群落毛红椿分布较集中,多数着生在水沟边,数量约有20余株,其中胸径在40.5~155.6cm、树高18.5~30.2m的有16株。这些毛红椿散生在毛竹林内,树干圆满通直,冠幅较为宽阔,与竹林竞争生长空间。此外,在沿路两侧的山坡上也发现零星分布的毛红椿。
毛红椿(Toona ciliata)是楝科香椿属植物,为半落叶大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心材暗红色,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毛红椿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此前,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和延平区等地,曾经发现零星分布的毛红椿孤立木,毛红椿群落尚属首次。由于天然林资源破坏严重,其资源匮乏。毛红椿是福建省乡土珍贵阔叶用材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建议:进行立碑宣传保护,让林农认识保护树种及其科研价值,护好种源,护好群落;开展调查,选出优树,利用良种,运用先进繁育手段。开展育苗造林,扩大种群数量,满足社会对珍贵树种的需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
责任编辑/罗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