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他希望栽下100万棵树

2016-08-15 19:49
绿色中国 2016年7期
关键词:村道水杉新乡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南岸,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从1986年起,他一个人、一辆车、一把铁锹、一捆树苗,带领家人和乡亲们在南昌市南昌县南新乡的堤岸、乡道两旁植树60余万株。他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叫徐高柳,今年63岁,是南昌县南新乡爱民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员。

做生意辛苦赚来的钱用于种树

“我要在有生之年,种上100万棵树。”在采访徐高柳的路上记者注意到,徐高柳右手和右脚有些颤抖,他告诉记者,因为常年辛苦劳作植树,2010年8月11日他不幸中风,导致现在手脚有些不听使唤。但是即便这样,徐高柳也没有停止植树造林,6年多来还继续种树10多万棵。

每天,当地乡亲们都会看到徐高柳到堤岸、村道树林旁看树护树,给树拔拔野草,夯夯土。

上世纪80年代初,徐高柳在南昌市开餐馆,生意不错,几年下来赚了点积蓄。回老家盖房子时,乡亲们羡慕地说:“高柳,还是你好啊,离开了乡下到城里做生意也发了财。我们还在这里靠天吃饭,怕旱怕涝,你瞧最近这路毁了,渠垮了,河塘也淤塞了。”当时,徐高柳想了很久,种树,种树,防风固土,迫在眉睫,便决定回家种树。

可是,种树并不是简单地拿把铁锹去挖个坑、浇桶水的事情,从种到管护得花很多很多的钱。徐高柳做出这样的决定,当时遇到的阻力可不小,首先是爱人姜连英不同意把做生意辛苦赚来的钱用于种树。“还好,乡下女人都厚道,她闹了几天看我决心已下,劝不了也就不闹了。”徐高柳憨厚地告诉记者。

作为鄱阳湖畔的一个平原大县,南昌县93%的国土面积为赣抚冲积平原,千百年来,种粮一直是这里的优良传统,而谈起种树,许多人骨子里没有这个意识。有人说他丢掉城里的生意来乡下种树,是个傻子。这着实让徐高柳郁闷了许久。

徐高柳说:“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觉得种树能改变环境。后来自己去省林业厅问了专家才知道,树木可以保持水土不流失,他们管这个叫生态环保。专家告诉我南新乡这个地方适合种植耐涝的水杉、池杉两种树。”

1986年春天,徐高柳在家门口试种了300多株水杉、池杉,长势良好。

种树不单要花钱,技术更关键。徐高柳把江西农业大学的教授请来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滨湖地区的特点,种植下了水杉、池杉。

1989年2月,徐高柳与爱民村委会签订了第一份在2公里水渠堤岸、村道上种树的合同。合同规定,由村委会提供土地,徐高柳自筹资金解决苗木、请劳力挖穴、种植和管护的费用。合同期20年,收益按3:7分成。当年3月,徐高柳就和家人一起种植水杉、池杉1万多株。

南新乡地处鄱阳湖畔,常有洪涝灾害发生。有时,鄱阳湖发大水,一涨就是一两个月,刚种下的树被水浸泡的时间久了,洪水一退许多树苗都死了。“高柳对那死去的小树是补种了一次又一次,可真难为高柳了。”今年72岁的原爱民村小学退休校长徐玉明深有感慨地对记者说。

种树,一种就是30多年

每年植树节前夕,徐高柳都会到爱民小学去和小学生们讲爱护树木的事。“高柳爷爷种树很辛苦,我们上下学都不会去毁坏道路两旁的小树。”爱民小学六年级学生徐智慧告诉记者。

徐高柳意识到,要让乡亲们理解支持自己种树,就要讲实惠。所以,他从修路开始着手,树种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到如今,徐高柳种下的树横跨了大半个南新乡,面积达60平方公里。

在一条长6公里的路渠两边都种有20多公分水杉、池杉的村道上,记者随机采访了正在路旁田里除草的南新乡爱民村3小组今年71岁的蒋夏生老人。蒋夏生说:“徐高柳种树的确是为乡亲们做了件大好事。道路两旁的树长大了表面上看似乎会影响水稻的收成,但是有了良好的防护林对涵养水分、留住以害虫为食的益鸟至关重要,据村里人初步核算,有防护林的良田,每亩年产粮要比其他田地多100来斤,乡亲们都还是挺支持他的。”

徐高柳种树,一种就是30多年。先后与乡村签订了12份种树合同,徐高柳年年种植不止,绿化了一条条的堤岸和村道。

因为平原种树与山地种树不同,平原植树地域面积大,分布零散,并且还要防范牛、猪之类的动物破坏,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金,光是护林员就请了18个、抚育员3个,由徐高柳给他们每月发工资。护林员大多是村里的一些热爱公益事业的老党员、退休回乡的干部职工,工资也就是象征性的每月给个三、四百元。而抚育工则是干活的强劳力,每个月要三千多元。“农闲时节我就到这里来上工,我的主要工作是砍除池杉、水杉、湿地松树间的杂灌,干一天得160元工资。”抚育员徐小平告诉记者。

在这30多年1万多个日子里,徐高柳为了种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远多于其他田间劳作村民的风吹日晒雨淋中,63岁的他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得多。

种树既是我的爱好,

也是我的事业

绿树多了,当地的环境好了,可是徐高柳却彻底变穷了。这么多年下来,徐高柳先后投资160多万元用于义务植树。当年开饭馆积攒的钱在植树过程中早已花光,所以他回乡下后还开了一个小卖部。但小卖部的生意没法和饭馆的生意比,所以现在只能是借钱植树。

“我有个好家,有位贤内助好妻子,将所赚一分一厘省吃俭用,爱人连英无怨无悔支持我种树。在我种树遇到困难时,是她激励我说:男子汉做事顶天立地,做大事、好事、善事,就要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徐高柳有一男二女3个儿女,如今都已参加工作。3个孩子从小跟着父亲种树,如今每年都坚持共同出资5万元支持父亲种树。原来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工作的大女儿徐雪梅,在2010年8月徐高柳不幸中风后辞职回家照顾父母亲的生活。“父母亲身体差,作为老大我有责任担当起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好让弟弟、妹妹安心在单位上工作。“徐雪梅回家开了一个小卖部,生意还不错。

其实,只要徐高柳愿意,他绝对不会穷。种树是长线投资,徐高柳如果有经营理念,是一定能够赚钱的。经过有关部门评估,徐高柳所种20年以上的池杉、水杉、湿地松、杨树就有12万棵,胸径大多都在20公分以上。据当地林业部门有关人员估算,按最低价每棵100元估算,价值高达1200多万元。

2010年冬,江苏一个老板找到徐高柳讲,他看中了爱民村至周坊村6公里村道上已成材的池杉、水杉树,愿意出300万元购买,而且村委会方面他已讲好,只要徐高柳点下头,这300万元钱便归他了。江苏老板的要求被徐高柳断然拒绝。徐高柳明确告诉江苏老板:“我曾经公开表示过,树成材后不是我个人财产,是社会的。况且,这树长到成材需要20-30年,如果为了钱我就不会回乡来种树了。”

但付出总有回报,如今南新乡的大地更绿了,鄱阳湖滨有了一道道生态屏障。

多年的种树实践,也让徐高柳深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他说:“在鄱阳湖地区大面积种树,就能够筑起一道绿色的长城,挡住风沙。而且,这也可以改变当地的小气候,大批的鸟类安家落户,农田的害虫都会明显减少。”

“种树既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事业。”徐高柳说:“不管别人怎么说,不论碰到再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每年要坚持种树2万棵以上,有生之年要种树100万株,造福社会。”

(责编:张志国)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徐高柳,今年63岁,江西省南昌县南新乡爱民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

1986年至今,植树60余万株,成为平原造林全国第一人。徐高柳先后荣获了2000年全国绿化奖章,2001年全国绿化劳模,2007年美国大自然生态协会和中国阿拉善SEE生态二等奖,2008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项目一等奖等荣誉和奖项。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猜你喜欢
村道水杉新乡
想象力
水杉树(外一首)
水杉
李艳惠、李冬冬作品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村道弯弯
新乡产业集聚区转型问题与对策
新乡市游客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美南村干群齐心协力开山筑路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