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彬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逐步发展,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水平得了大幅度提高。然而,学生单一演唱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摆在高校声乐教学面前的发展瓶颈。本文将从何为跨界演唱、跨界演唱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跨界演唱;必要性;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91-02
一、何为声乐跨界演唱
对于声乐跨界演唱的定义和内涵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比较权威的阐述,不过,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常认为的跨界演唱应该是指跨越不同声乐流派风格特点,不同演唱体系的一种声乐艺术的表现,它也是采用现代人们的审美标准来看待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之间的融合现象。例如一位专业类型的演唱者,通常表演一些西方古典类型的声乐曲目,但是现在又主动尝试演唱通俗类型的声乐曲目,最重要的是他现在的演唱效果得到了业内人士普遍赞赏和认可,这种从美声唱法跨越到通俗唱法的做法,就是声乐的跨界演唱。
二、培养学生跨界歌唱能力的必要性
一方面,跨界演唱形式是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上的必然趋势。在过去的声乐传统中,不可避免地有演唱风格和技法方面的差异性,恰恰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各种唱法的“界限”。随着多元化思想意识的逐渐深入,一些声乐创作者进行了不同音乐风格相互融合的尝试,演唱者也随之在唱法上进行了改变,做到了相互融合,声乐的跨界演唱形式由此诞生。对于声乐艺术来讲,这是一次变革,充分展现了当代人民群众对于声乐艺术审美的崭新追求。
另一方面,声乐艺术是高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左右,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美声、民族、通俗等类型的演唱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单一演唱能力的培养形式,也就是说,学生仅会使用其中的一种类型的演唱方法进行表演。然而,当今社会需要全能的声乐复合类型人才,演唱者要能够在不同的演唱方式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这些都要求必须解放传统的声乐教学,真正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演唱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三、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的途径
(一)声乐教学理念方面
行动需要理念作为先导,培养学生跨界演唱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由于声乐界不同的形式与风格之间界限分明,受此影响,一些教师和学生把自己深深地陷入到了某种风格和方法之中。例如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大部分不会主动去演唱通俗类的曲目,他们认为这种演唱模式是不正统的。自“土洋之争”以后,在我国的声乐界便确立了“土洋并存,融合发展”这一方针,于是便呈现出了今天声乐演唱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可以有效地说明不同类型的演唱风格与唱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声乐教师需要明确跨界演唱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其次,在培养学跨界能力的时候需要采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从跨界演唱本身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个性化演唱能力的培养,然而,每位学生的演唱基础、条件、性格脾气与表现力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都能够了如指掌并相应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学生原本喜欢流行音乐方面的演唱,但是由于教师未能及时发现,这就会打击到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产生双向了解的形式,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辅导。
(二)声乐教学过程方面
根据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的实际情况,整个的声乐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基础阶段,也就是培养学生基础歌唱能力。这个阶段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掌握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基础方面的歌唱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基础阶段训练方面必须注重“扎实”,因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后,才能够演唱出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而且,在之后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在不同演唱风格与方法之间有机融合,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确保后续学习过程的顺利完成。其次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意愿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同传统的声乐教学不同,教师应该树立“本源意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与特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该种演唱方法的实质,这个阶段也是跨界演唱真正的精髓部分。再次是融合阶段,当某一种演唱方法与风格被学生掌握了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让其再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唱法与风格。这个过程最关键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到不同唱法与风格的异同点。例如,不管哪种风格的唱法在呼吸方面均需要将饱满的气息作为歌唱的基础,这就是共同点。不同点则是通俗唱法与美声和民族唱法相比较而言,气息稍微浅一些。这是因为通俗歌曲的演唱时,往往节奏比较快,乐句相对比较短,因此,就需要在气息方面有一定的速度予以支持。正是因为这样的异同点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协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演唱风格,能够灵活的变通,最终形成跨界演唱的能力。
(三)声乐教学方法方面
从本质上来讲,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实际上就是个性化的培养,因此,以往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声乐教学的需求,所以声乐教师应该主动将崭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也是适合培养跨界演唱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可谓是开辟了新型的教学渠道,这种需要能够让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每位学生的特点,与此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现与表达自己的机会,拉近了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为声乐教学打下了坚持的基础。另外,比较式以及任务式等新型的教学方式都能够适用于对学生进行跨界歌唱教学方面的需求,这些方式能够让整个声乐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四、声乐师资建设方面
跨界演唱本身就是对多种演唱技法之间的融合与涉猎。俗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否则根本就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多元化的歌唱能力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当前,从高校声乐教师的师资来看,大多数的声乐教师均具有着较强的演唱、教学与科研的能力,然而由于他们均出自科班,因此,单一性就是他们最大的缺陷。未能够进行多元化训练的教师仅靠一种唱法就对学生培养跨界演唱能力,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所以,当务之急就应该对教师进行跨界演唱能力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以委派部分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学习与培训,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来授课,短时间内提升声乐教师跨界演唱的技能。另一方面声乐教师可以积极探索,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其他演唱方法的认识,主动进行扩展学习,提升自身跨界演唱的基本能力。除了理论方面的提升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舞台实践,在实践之中不断提升自己。因此,培养学生跨界歌唱能力的时候,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以满足声乐教学方面的需求。
总而言之,培养高校学生跨界歌唱能力,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能够引导学生踏上一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无疑拓宽了他们今后就业的途径,因此,作为声乐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将这种模式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逐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德.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1).
[2]刘心.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内涵[J].辽宁高职学报,2009(3).
[3]易晓辉.从“跨界”演唱引发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0(4).
[4]赵小林.论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美声[J].济宁学院学报,200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学院第七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跨界歌唱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