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敏
【摘 要】宫调史研究是有关中国音乐史中宫调的形成、发展、演变、规律及其特殊性的一门专题史研究,是对中国音乐宫调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自身本质规律等进行的研究。本文从对文章内容框架、谱例分析和史料解读三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宫调史研究;内容框架;谱例分析;史料解读;认识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81-01
简单来说,宫调史研究就是对宫调的专题研究,研究内容包含宫调的形成、发展、演变、规律及其特殊性等。宫调是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音高、调性、调式、调高、音阶及其变化,涉及其理论形态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在学习宫调史的初期,个人对这门课程了解甚微,脑海里没有多少关于宫调史的知识概念,但作为一名中国传统音乐专业的学者,掌握最基本的宫调理论知识是研究传统音乐的基础,因此对宫调史研究的学习很有必要。
在宫调史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研究规律是很重要的。杨善武老师讲授的《宫调史研究》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文章明确指出该课程的问题提出、性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给学者的学习指引了方向。
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宫调史研究》站在史学的角度,以编年体的形式,将宫调历史从远古至近代以来划分为七章24小节的内容,每一个章节都从历史背景、乐调状况、研究现状、史料依据、研究文献以及需要思索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遵循以朝代为序、以问题为纲、以史料为依据的宗旨。
(一)对文章内容框架的认识
《宫调史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包括夏商骨笛传达的信息、尚书等典籍的记载、陶埙音列的演变三节内容,分别从对骨笛的测音研究、《尚书》以及其他典籍的记载和远古不同时期陶埙测音资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当时宫调的发展状况。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分为先秦典籍中的宫调理论、先秦宫调的律学依据、曾侯乙编钟的音律与乐制三方面内容。文中还通过对曾侯乙编钟的发掘情况和铭文解读了解曾侯乙编钟的音律与乐制,最终总结出先秦时期已有两种音律关系:三分损益律和曾辅音律体系。第三章为秦、汉——南北朝时期,从《淮南子·天文训》《宋书·律志》《魏书·乐志》及其他史料中对旋宫的音律、荀勖笛律及笛上三调、清商三调与琴上五调进行解读,反映了两种不同方向的音律探索:一种以京房六十律为代表,另一种以何承天新律为代表。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这一章通过对隋书开皇乐议、八十四调理论与旋宫实践、唐二十八调、理论著述及《乐书要录》等有关史料记载的解读,展现这一时期宫调理论的发展状况。第五章,辽、宋、金时期,包含四部分的内容:乐调观念的成熟、乐调系统及调名运用、燕乐调的理论及应用、礼乐谱与诗乐谱中的宫调,借助史料分析“之调名”与“为调名”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两种调名系统的运用,以及燕乐调、礼乐谱与诗乐谱中宫调的运用情况。第六章,元、明、清时期,文章以史料为依据,从燕乐宫调的改革、工尺七调的确立、明清乐谱中的宫调、朱载堉的乐学思想及平均律创造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七章,近代以来的宫调史研究现状,包括戏曲剧种的乐调、传统乐种的乐调和民间乐调系统三部分内容。戏曲中的乐调分别以西北戏曲中的花音与苦音、豫剧中的豫东调与豫西调、京剧中的正调与反调为例,传统乐种的乐调以西安鼓乐、福建南音、潮州音乐为代表,民间乐调系统以七宫五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此为例阐述近代以来宫调的发展状况。
(二)对谱例分析方面的解读
谱例分析是宫调史理论研究的基础,谱例中的每个音节及符号都对谱例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老师治学严谨,对每个谱例的分析都很透彻,善于从中发现不足之处。例如谱例《花木兰(机房之一)》中的慢板,乐谱中的35改为45较为合适,因为4比3的韵味更适合曲谱唱腔的需要,更能体现豫西调的乐调特点。
(三)对文献史料解读方面的认识
研究宫调史理论,对史料的解读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学者对同一史料的解读不同,各抒己见,形成了多种看法。个人认为,一些史料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它们是先辈们自己记载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有一些主观倾向融入史料之中。所以,对史料的解读应以客观的态度去对待,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以求还原史料更真实的面貌。
二、结语
《宫调史研究》结构清晰,论点鲜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史料解读与谱例分析,对宫调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对宫调史的学习研究让笔者收获很多,积累了大量关于宫调史的理论知识,这也是自已在学术上不断成长的过程。无论是在谱例分析,还是在史料解读方面,杨老师都是我们在学术方面终身学习的榜样,促使我们秉持在学术上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以后的学术道路上,自己要做到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多角度地思索问题,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善武.宫调史研究导论[J].音乐研究,2011(5).
[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