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

2016-08-15 06:47蔡志鹏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

蔡志鹏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推进,“90后”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个人主义”思潮涌入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危机出现。作为培养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高校,了解大学生诚信观出现危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环境,强化诚信教育内部建设,内化自我教育,责任义不容辞。

关键词: 道德价值 诚信危机 诚信教育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表现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层出不穷。当现实生活条件与自我要求达不到平衡时,心理落差导致的诚信缺失现象应运而生。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存在众多令人担忧的诚信危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诚信缺失。少数大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上应付对待,复印他人学习笔记;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选择百度下载甚至索性直接抄袭他人作业、copy他人劳动成果;考试时违纪作弊:找替考、夹带、互相传递答案等,手段之高明趋于高科技化、职业化。学业诚信缺失直接导致学生无心学习。

2.人际交往诚信缺失。“90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相当比例,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90后”大学生与人交流时,只为自己着想不顾他人感受,只考虑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利益,自律性差而排他性强,遇事不经过思考和调查核实,捕风捉影甚至随意编造谎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脑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工具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危害众多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良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人际交往缺失,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扭曲,道德诚信观缺失。

3.择业、就业诚信缺失。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为了在择业时脱颖而出,部分大学生挖空心思对个人进行包装、注水,甚至以不正当手段诋毁其他求职竞争者。一些大学生为了找到更加满意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签订就业协议后擅自违约,有的坐等时机,置诚信于不顾,干扰就业秩序,浪费其他同学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剧就业严峻形势。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1.从社会因素看:大学生诚信缺失绝不是单个的孤立事件,跟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规范信用制度的滞后、社会信用的奖惩制度的不到位等,导致社会信用关系恶化,造成失信蔓延。社会诚信危机侵蚀当代大学生思想,诚信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2.从学校因素看: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相关。一方面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承担起科教育人、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功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思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重分数轻德育”、视分数和通过率为上帝;管理部门以学生成绩和四六级通过率等作为教师考核办法,缺乏大学生德育培养效果的考核机制。高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是目前诚信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3.从家庭因素看:作为孩子第一老师和终身教师的父母,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诚信教育起关键作用。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我国家庭在教育上重视智力投资,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忽视从小对子女人格的培养和不良行为及时规范和矫正。加上一些家长教育孩子时,自身出现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行为,给孩子纯洁的心灵带来无法抹去的阴影。

4.从学生自身因素看:大学生诚信缺失,除了和社会、学校和家庭因素相关外,跟自身思维活跃、易接受新思想、辨别能力差、难辨真假等因素亦有重大关联。

部分大学生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对家长、学校教育持逆反心态,受社会上“老实人吃亏、滑头耍狠耍奸易立足”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涉世未深、心态浮躁、不思进取和缺乏自身约束力。以工具化态度讲诚信,利己时用,不利己时抛在脑后。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

1.弘扬中国民族传统美德、营造“知荣明辱”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育,源于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必须紧紧依靠全社会力量,以共同诚信之言行,对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诚信教育,从根本上根治诚信缺失行为。政府部门要承担起主导实践的重任,为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完善诚信的社会大环境。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表彰诚信、批判失信,另一方面建立完善诚信保障机制。加快诚信制度的修订工作,规范社会信用体系,促使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2.建立健全诚信考评机制,加强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管理。学校—社会大联动,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过程,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管理系统,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考试情况、发放奖学金情况、奖惩还款情况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全国联网,供用人单位选择用人、提拔升迁的重要依据,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至社会,成为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社会信用理念提升和诚信氛围营造。

3.加强师德和家庭教育,内化自我教育。充分发挥父母作为终身教育者、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传播文明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家长以自身诚实守信的正能量行为做好引导作用。大学生首先应增强个人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形成自我诚信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诚实守信实践这一“量变”的常年累积,潜移默化地将诚信道德的“质变”加以巩固,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广飞.“90后”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2]柯锦泉.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分析[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3]黄俊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4]唐德斌,王孝红.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与对策的理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