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016-08-15 07:48王强强
现代矿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职业病粉尘

黄 元 胡 志 王强强

(1.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3.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黄元1,2,3胡志1,2,3王强强1,2,3

(1.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2.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3.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对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并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等方法进行分析。该企业作业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高温等。部分作业岗位粉尘、噪声、高温超过国家限值;该企业未开展岗前、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不全,未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职业健康体检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现场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进一步完善职工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关键词钢铁冶炼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安徽省钢铁工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艺技术装备不断升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全面增强。但是属于限制和淘汰类的产能仍占总产能的50%左右。大量的落后生产能力带来了能耗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和环境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同时金属冶炼过程中涉及众多有毒有害作业[1-2]。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委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 评价对象与方法

1.1评价对象

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5.4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达10亿元。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球团、烧结、炼铁和炼钢一条龙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2015年2月—12月底,该企业实际年生产烧结矿515万t、氧化球团矿75万t、生铁305万t、连铸坯305万t。目前,该企业劳动定员为2 800人,一线生产人员约2 040人,采取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 h,每周工作42 h;后勤、机关、管理人员及部分非生产人员采取长白班工作制,每周工作5 d,每周工作40 h。

1.2评价方法1.2.1评价依据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1—2010、GBZ/T 231—2010等标准规范进行[3-4]。

1.2.2检测依据

按照GBZ159—2004采样规范进行现场采样[5],粉尘、高温、噪声、毒物分别按照GBZ/T 192.1—2007、GBZ/T 189.7—2007[7]、GBZ/T189.8—2007[8]、GBZT160—2004[9]等标准进行检测。

1.2.3职业健康监护

体检项目依据GBZ188—2014[10]的要求,进行体检项目检查。

2 检测结果

2.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该钢铁冶炼企业生产工艺为原料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主要生产原料有铁精矿、膨润土、石灰石、白云石、焦炭等,燃料为原煤。企业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了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在相关区域设置了警示标识和指令标识。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包括3M1110型耳塞、3M9010型防尘口罩、3M6002型防尘毒口罩等。

2.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依据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综合分析,现场调查识别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表1 作业现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2.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2.3.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检测结果

作业现场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

2.3.2粉尘(总尘)检测结果

作业现场粉尘(总尘)检测结果见表3。

经过现场检测,球团车间造球机输送皮带、炼钢车间修包区、渣处理区域粉尘浓度超标,说明上述区域防尘措施还需完善。此外,炼钢车间修包区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为矽尘。粉尘主要是在拆罐、砌筑过程中产生。

2.3.3噪声检测结果

作业现场噪声检测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看火工、高炉炉前工、转炉炉前工、钢渣工、连铸机长、出坯工、水泵工、风机工、空压工接触噪声强度超过GBZ2.2—2007[S][11]中规定的限值;其他作业人员接触噪声强度未超过现行职业卫生标准。

2.3.4高温检测结果

作业现场高温检测结果见表5。

表5表明,企业高炉出铁口、转炉出钢口、钢包吊运平台等处温度较高,超出GBZ/T 192.2—2007[11]中规定的限值;竖炉区域、烧结机、环冷机区域、连铸垮、出坯垮等处高温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2.3.5毒物检测结果

经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该企业作业现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锰及无机化合物、镍及无机化合物40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检测结果均低于GBZ/T 192.1—2007[12]中规定的限值,说明该企业有毒有害因素风险控制较好。

表3 粉尘(总尘)检测结果

注: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3 检测结果分析

3.1存在的问题3.1.1粉尘浓度超标

球团车间造球机输送皮带、炼钢车间修包区、渣处理区域粉尘浓度超标。球团车间造球机输送皮带粉尘超标主要原因是运输皮带未密闭,造成粉尘在皮带运输过程中的逸散;炼钢车间修包区粉尘浓度超标主要原因为敞开式作业,未将修包区域与连铸区域隔开,造成大量粉尘排放;渣处理区域粉尘浓度超标主要原因为除尘系统除尘效率低,收集的灰尘未能及时清理,不能满足相关除尘要求。

3.1.2噪声合格率低

烧结车间烧结机、炼铁车间高炉出铁口、炼钢车间转炉出钢口、渣处理区、连铸车间连铸机、水泵房、风机房、空压机房等处噪声超标。噪声超标主要为设备运转过程产生,虽然在相关区域设置了基础减振和消声装置,但不能完全避免噪声的产生。

3.1.3存在高温危害

高炉出铁口、转炉出钢口、钢包吊运平台等处温度超标。超标的主要原因为高炉、转炉、钢包设备运转时温度较高。

表4 噪声检测结果

注:岗位周接触时间为作业、巡检时接触噪声时间,不含在值班室、休息室时间。

表5 高温检测结果

注:WBGT指数为湿球黑球温度。

3.1.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不全

该企业发放的口罩主要为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发放较少,不能满足接触危害毒物职工的防毒需要。部分车间接触噪声危害的职工未配备耳塞。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工人未佩戴相关防护用品。

3.1.5未开展岗前、离岗体检

该企业未开展岗前、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在岗期间的职工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不全,未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3.1.6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不全

该企业基本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但内容不全。缺少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日常检查和处理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等内容,未建立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2对策与措施3.2.1加强组织管理

企业各级领导需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职业健康专项防治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2.2开展工程治理

(1)对于运输矿粉等原料的胶带机传输皮带应采用全密闭或上部密闭方式,防止运输过程中粉尘的逸散。

(2)对于修包区、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以选用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收集的粉尘需及时处理,及时进行清灰;此外,炼钢车间修包区应单独隔开,避免修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逸散至整个厂房,造成交叉污染。

(3)对于产生较高噪声的烧结机、高炉、转炉、连铸机、水泵、风机等设备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集中布置,在高炉炉前平台、转炉炉前平台、水泵房、空压机房设置单独的隔音室,采用双层玻璃隔音。同时,合理安排职工作业时间。

(4)加强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在可能发生急性中毒的工作场所(圆筒干燥机、竖炉、烧结机、高炉、转炉等区域),按规定设置固定式和便携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检测报警装置;在进行设备和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煤气设备及管道检修、维修时,要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试验;同时,建立煤气中毒的抢救和救援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一氧化碳监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

(5)在高炉出铁口、转炉出钢口、钢包吊运平台等处设置防热辐射的安全遮挡,使用移动式轴流风机组进行人体通风降温;在竖炉、烧结机、高炉出铁口、转炉出钢口等温度较高的场所设隔热休息室,避免热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在夏季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具体包括绿豆汤、盐汽水、藿香正气水等。

3.2.3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和使用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个体防护用品佩戴和使用的培训工作,使相关作业人员能够认识到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同时督促现场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3.2.4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企业必须对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应根据职工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GBZ188—2014[10]的要求,检查相应的体检项目。

4 结 语

对安徽某钢铁冶炼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其作业现场普遍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危害提出控制措施及其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对保证企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成光. 某铜冶炼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42-2744.

[2]于先坤,杨洪.安徽省某黄金矿业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3(2):59-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231—20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 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6-05-05)

黄元(1983—),男,工程师,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职业病粉尘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高炉出铁场粉尘高效捕集系统优化及实践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人都有职业病
粉尘大战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