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

2016-08-15 02:29:29王晓青柯文举祝胜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氟烷躁动咪定

王晓青 柯文举 祝胜美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浙江 杭州 310003)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

王晓青柯文举祝胜美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浙江杭州31000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A、B、C三组,三组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以芬太尼、罗库溴铵、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诱导,三组手术完成前10 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芬太尼、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三组术后躁动情况,各项时间指标及进入苏醒室、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2 min的心率变化,拔管后各时间点 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A组术后躁动率低于B组(P>0.05),显著低于C组(P<0.05),且拔管后60,120,180及240 min Ramsay镇静程度得分均显著优于B、C组(P均<0.05)。A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均低于B组(P>0.05),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心率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苏醒期躁动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是预防与治疗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有效药物。

右美托咪定;芬太尼;七氟烷;术后躁动

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临床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躁动、兴奋及定向障碍等症状〔1〕。苏醒期躁动不但可导致患者术后切口破裂,还会对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2〕。七氟烷由于诱导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较快,药物使用量小,目前已成为临床麻醉的主要药品〔3〕。但是,将七氟烷应用于手术麻醉常易引发苏醒期躁动,给患者造成较大的风险〔4〕。本文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40~67岁,平均(53.25±1.2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患者。按照掷骰子法分为A、B、C三组各40例,三组年龄、AS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

1.2麻醉方法三组术前均行常规准备并监测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PETCO2)等指标,术前均不使用药物。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 μg/kg及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完成后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气管导管插入。术中以丙泊酚2 μg/ml(血浆靶浓度)、0.1 μg·kg-1·min-1瑞芬太尼复合2%七氟烷维持。术中调节麻醉药物确保HR、BP在基础值的20%左右。A组手术完成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3 μg/kg,B组手术完成前10 min给予芬太尼1 μg/kg,C组手术完成前10 min给予0.9%氯化钠溶液。手术完成后观察患者HR、BP及自主呼吸情况,待各项观察指标逐渐平稳再将喉罩拔除,然后将其送至监测治疗室(PACU)观察。

1.3观察指标观察术后躁动情况,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及进入苏醒室、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2 min的HR变化情况,拔管后60,120,180及240 min 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术后躁动评分标准〔5〕:1分,患者较为迟钝,对刺激无反应;2分:处于睡眠状态,对于刺激存在反应;3分:处于清醒状态,对刺激存在明显反应;4分,躁动明显,难以安抚;5分,躁动显著,需采取相关措施对躁动行为进行约束。术后躁动为评分4、5分患者。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标准〔6〕:1分,患者烦躁、不安静;2分,安静且合作;3分,嗜睡,可以听从指令;4分,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呼吸反应较为迟钝;6分,处于深睡眠状态,难以唤醒(镇静优:2~4分,镇静过度:5~6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三组术后躁动情况C组术后躁动率与A、B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3组术后躁动情况比较〔n(%),n=40〕

与C组比较:1)P<0.05

2.2三组各时间指标比较B组苏醒时间、离开PACU时间均显著高于A、C组(P<0.05)。见表2。

2.3三组术后不同时间HR比较A组术后进入PACU、拔管前、拔管时及拔管后2 min的HR与B、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进入PACU、拔管前、拔管时及拔管后2 min的HR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2.4三组拔管后镇静程度评分比较三组拔管后60、120、180 min Ramsay镇静程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拔管后60、120、180、240 min Ramsay镇静程度得分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B组拔管后60、120、180、240 min Ramsay镇静程度得分与C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2 三组患者各时间指标比较表

与A、C组比较:1)P<0.05

表3 三组术后不同时间HR比较,次/min)

与A、B组比较:1)P<0.05;与B组比较:2)P<0.05

表4 三组拔管后Ramsay镇静程度得分比较

与A、B组比较:1)P<0.05;与A组比较:2)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预防与治疗手术苏醒期躁动的药物通常包括阿片类、镇静剂及曲马多等药物〔7〕。其中临床应用效果最好的是阿片类药物,但是阿片类药物及曲马多常常导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8〕。右美托咪定作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对脑干蓝斑区内α受体产生作用,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镇痛、镇静及抗焦虑作用,适用于临床麻醉或者加强护理病房镇静中的复合用药〔9〕。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临床麻醉不但能够降低麻醉药物及阿片类等镇静药物的使用量,而且不会导致呼吸抑制,也不会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其药物依赖性也相对较低,能够有效预防手术苏醒期躁动〔10〕。芬太尼作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在手术麻醉中常用于镇痛与镇静〔11〕。本研究提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有效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患者的心率,对于患者苏醒期躁动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手术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芬太尼。

1任长和,张杨,吴刚明,等.右美托咪啶预防眼科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7):2201-4.

2范国祥,张卉颖,耿明倩,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3):268-71.

3Ghali AM,Mahfouz AK,Al-Bahrani M.Preanesthetic medication in children:a comparison of intranasal dexmedetomidine versus oral midazolam〔J〕.Saudi J Anaesth,2011;5(4):387-91.

4周婷,王思桦,武庆平.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临床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4):469-72.

5何卓文,田丰,张坤全,等.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J〕.重庆医学,2013;42(17):1973-5.

6吴涯雯,黄鸿晖,郭苇航,等.右美托咪定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5):2426-8.

7Jin I-Io Bae,Bon-Wook Koo,Seon-Jung Kim,etal.The effects of midazolam administered postoperatively on emergence agitation in pediatric strabismus surgery〔J〕.Korea J Anaesthesiol,2010;58(1):45-9.

8Enes H,Semir I,Sefik H,etal.Postoperative pain in open v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etomy with and without local application of anaesthetic〔J〕.Med Glas Ljek Komore Zenickodoboj Kantona,2011;8(2):243-8.

9柏平,闫东,税春玲.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8):2107-9.

10张亮,闵苏.右美托咪啶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9):1066-9.

11杨吉安,夏中元,周显琎,等.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J〕.医药导报,2014;33(7):899-905.

〔2014-12-26修回〕

(编辑苑云杰)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73

祝胜美(1964-),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麻醉学研究。

王晓青(1982-),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学研究。

R614

A

1005-9202(2016)14-3509-02;

猜你喜欢
氟烷躁动咪定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道路躁动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有机氟工业(2019年4期)2019-03-16 07:15:30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5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1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