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报道如何“走心”?

2016-08-14 09:57王丹河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研发科副科长
传媒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走心主题性家国

王丹河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研发科副科长

主题性报道如何“走心”?

王丹
河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研发科副科长

主题性报道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新闻舆论的作用。但在新型传播环境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丰富多样,传统思路指导下的主题性报道,常常被认为是政治味、宣传味过浓,因而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如何优化和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关系到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和口碑,更关系到能不能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这一重要职责。笔者以中央电视台在清明时节推出的“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为例,从主题、人物、故事、表达、编排五个方面对主题性报道的创新路径予以阐述。

主题:宏观视野与微观视点的巧妙结合。主题性报道的基本特点是主题鲜明。事先策划组织好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记者在主题选择和设定上的时间成本,也使报道本身以其强烈的主题意识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过于单一的主题也让记者在报道内容的拓展与丰富上面临难题,想把党和政府的声音、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与媒体的职责使命有机地融合,就需要将宏观视野与微观视点巧妙、顺其自然地结合。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故人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文化延续的一大纽带。央视每年都会推出相关主题的新闻报道,今年因有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为背景,报道在主题的选择上更显新意,围绕怀念与追思做文章,将“家国清明”为主题词,将“清明时节,慎终追远,家国情怀,民德归厚”作为注释,将四个全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愁、乡贤等主题融会贯通。

设定主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分解主题的过程。央视在设定“家国清明”这一主题的同时,也从形态和内容上对主题进行了分解,通过“长征:信仰的力量”等一系列报道,通过讲述故事、描绘人物、再现事件、表达情感,将宏观视野的高度与微观视点的温度结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对“慎终追远”和“民德归厚”进行阐释,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和体味了传承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家国情怀”。

人物:大人物的“小”与小人物的“大”。生动的人物是主题性报道好看与否的关键所在,但如何发掘和塑造典型人物则考验着记者的能力水平。央视“家国清明”主题报道里不仅关注了那些“奉献给祖国的人”,也关注了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吸引和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在展现这些闪光点方面,记者做到了一“小”一“大”。

第一,发现大人物的“小”。对英雄先烈的新闻报道,大多有着“脸谱化”模式,颇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某些方面夸大的报道埋没了英雄本身的个人魅力,影响了人们对英雄先烈的真正认知。“家国清明”主题报道没有着力刻画典型人物的英雄形象,不再贪大求全,而是从个性化的细节和故事着手,让观众对英雄生活化的另一面有了更多认识,从而引起观众对英雄人物的伟大与平凡更深刻的情感共鸣。

第二,展现小人物的“大”。“你还在我身旁”讲述的大多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不平凡故事:为圆儿子遗愿,母亲易解放毅然回国种树200万棵;尊重女儿决定,父亲王志勇把别人捐助的没有用完的钱一一退还;捐出自己全部器官和遗体的二林兄弟等,小人物的大爱心、大作为、大力量让观众不自觉地为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喝彩,也能感受到作为小人物的荣耀与梦想。

故事:凤头豹尾与起承转合的模式切换。新闻报道要讲故事,经常会被强调和重视。如何讲故事,如何把握讲故事与编故事的分寸,做到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新闻,是央视“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中的又一创新点,《跨越时空的守候——梅庚年医生“长眠”非洲41年》这篇报道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

首先,发掘动人的故事。报道开始是以《泽吴迪:梅医生的义务守墓人》这一人物报道作为切入点,与梅医生素未谋面的泽吴迪继承了父辈的传统,义务为长眠于此的中国医生梅庚年守墓,这一守就是41年,故事本身就足够吸引人。

其次,注重细节的描写。泽吴迪的故事之后,报道以一组数字来回顾以梅庚年医生为代表的中国援外医生救助当地人的故事,18批中国援外医疗队中有50人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鲜活的故事加上数字,让观众对中国医生的伟大有了更直观的认知。画面一转,报道继续关注梅医生的儿子梅平在清明时节对父亲的纪念和怀念,为这场跨越半个地球的共同祭奠做足铺垫,尤其是记者对梅平为父亲报喜,新添小孙子的这一细节呈现,浓浓的人情味扑面而来。

最后,讲究情节点的安排。报道以一场现场直播来收尾,将远隔万里、对同一人的祭奠在一个画面里呈现,时空感和生命意识带给观众的震撼到达高潮,但记者并没有戛然而止,继续以缓缓的语调报道“当地村民称巴吉村为‘中国坟’,自发前来祭扫”,“中方为梅医生进行清明扫墓”的同时,也组织中国医疗队对当地人进行义诊,以更好地“传承梅医生精神”。

如何判断一条新闻报道是否“走心”,也许有多种标准,但重要的一点是在观众心中对报道的内容能否形成长久记忆,对报道的舆论导向是否保持认同。

有人物、有细节、有画面、有行动,这组怀念“梅医生”的报道说明了讲好故事并不是编,而是将真实的故事以饱满的情感带有技巧地讲述,毕竟真实才是打动人心的不二法宝。

表达:自我表达与公众意见的有效对接。新闻的表达力是记者核心能力的体现,是决定新闻报道影响力的核心因素。表达是技巧也是艺术,新闻表达说得通俗点,就是在报道中把话说得漂亮,这当然不是自说自话,也不是齐声共语,而是将自我表达与公众意见有效对接。

第一,选用典型人物的话。在“长征:信仰的力量”系列报道里,记者采访了很多红军后人,通过他们的转述来重温老红军在那个年代里的革命话语,具有强烈的激励意义。“最美墓志铭”系列报道里介绍了众多艺术大家的墓志铭,如老舍的“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这些大家所坚守的人生哲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屏幕外的受众。

第二,巧用普通网友的话。“家国清明”的主题报道中,特别设置了“网友故事”板块,摘录部分网友的留言,讲述发生在网友身上真实的缅怀故事,有的网友思念带自己长大的姥姥,有的网友怀念疼爱自己的爸爸,有的网友怀念自己的好朋友,网友的真实话语并不是句句对仗、字字珠玑,但真实的情谊却最能感动人。

第三,让记者说自己的话。“家国清明”的各个系列报道里,现场记者的出镜让整个主题报道变得鲜活起来,也因为有了记者对现场的亲身感受,使报道显得更加真实,带给观众的体验感也更强烈。

编排:价值规律与节奏韵律的搭配取舍。新闻编排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体现着一档新闻节目的个性。对主题性报道而言,同样需要编排的艺术,不同的顺序与搭配给观众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好的编排产生的是“1+1>2”的传播效果。“家国清明”主题报道在编排上充分尊重了新闻价值规律,同时也注重了不同系列报道之间相互配合的节奏感。

第一,与其他新闻报道的配合。作为在清明节推出的重量级报道,央视并没有将其放在每档新闻节目的开头播出,而是根据每档新闻节目的特点和当天新闻的重要程度,进行重新编排。这样的编排,既尊重新闻价值,又保证了观众收看的连续性,兼顾了视觉的观赏性。

第二,主题报道内各系列之间的组合。“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中,有对人物的报道,如“逝者”;有对事件的报道,如“跨越时空的守候”;有回访式报道,如“长征:信仰的力量”;有关乡愁的报道,如“乡关何处”;有网友故事的陈述式报道,如“网友故事”,等等,各系列之间风格不同,内容也各有侧重,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可看性,编辑在每天播出的报道中,会进行重新整理,排列顺序也是灵活多变。

第三,一条新闻本身所具备的节奏感。记者在新闻编辑时,调动了多种手段来突出节奏感,比如用小片头隔断,比如增加主持人点评等,集纳式、组合式编排手法被熟练运用。《跨越时空的守候:梅庚年医生“长眠”非洲41年》的报道里就用了组合式手法,对跨越半个地球的祭奠这一事件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报道,形成集束力量;而在“逝者:你的坚守 我的平安”里用了集纳式手法,将为保护人民群众而牺牲的多位消防官兵故事编排在一起,制造相应的声势。

如何判断一条新闻报道是否“走心”,也许有多种标准,但重要的一点是在观众心中对报道的内容能否形成长久记忆,对报道的舆论导向是否保持认同。在推出“家国清明”系列报道后,央视新闻新媒体发布的报道阅读量逾1.27亿,相关微话题阅读量近5亿次;互动话题“你还在我身旁”阅读量6天内超过1924.5万。从数据上看,受众对“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保有了足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在信息多维化的环境里,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而是有记忆点和关联点的信息。在主题性报道中,记者编辑只有更加用心、用情、用脑,作品才能够深入人心,打通不同舆论场,弥合社会观点的冲突与分歧,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完成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职责与使命。

猜你喜欢
走心主题性家国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走心的广汽Acura厚积薄发
家国情怀
敢问,“走心”的美术创作和研究路在何方?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