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城乡结合带)人居环境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2016-08-13 14:27刘婧超骆梁笑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修复黄土高原

刘婧超 骆梁笑

摘 要:针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城乡结合带出现的一些特殊的人居景观,通过对地理单元的生态脆弱区研究,探讨研究区人居景观生态格局的修复策略,提出了以整体性、异质性为主体分析的“三元一体”“多维异质”的修复策略。通过对窑洞、沟坡、梁峁三个典型人居环境的研究,为促进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生态恢复提供了诸多的依据。

关键词: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生态修复;三元一体;修复策略

一、研究區概况

(一)研究区地理概况

甘肃省黄土高原分为两部分,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陇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研究区位于甘肃东部以南北向的六盘山(陇山) ——关山为界,具有典型的塬、沟壑地形、梁、峁、丘陵等地形特征。从地理层面来看,陇东黄土沟壑区被流水分割成了诸多破碎的地理单元,破坏了研究区的生态链。

(二)陇东地区城乡结合地带概况

由于城乡结合地带的特殊性,研究区属于受到城市、乡村等易干扰地带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1]。它不是两个系统简单的叠加,而是异于城市和乡村特殊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两个生态系统的交错带[2]。交错带内有大小不等的塬、梁、峁和沟壑等地形,存在不少生态敏感区和破碎地理单元,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1.现存问题

人居景观生态特征方面,主要存在四个方面:自然,研究区自然生物环境逐渐减少,生态功能随之降低;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三废”物质以各种途径进入大气、土壤或水体,造成土地和水源的二次污染,影响居民生活,恶化当地生态环境[3];人文,传统村落异化瓦解,建筑风格缺乏地域性。窑洞建筑遭到破坏,现代建筑涌现、多元化的乡村地域文化逐步衰落消亡;农业,农业开敞空间逐渐消失,导致人居环境恶劣。根据生态现状及地理单元演变过程,从景观被分割的破碎度及变化趋势来看,研究区人居环境遭到分割,景观生态链破坏功能分区不协调,连通性低,不利于人们进行生态交往。

2.产生原因

社会层面,城乡结合地带存在农业用地向非农建设用地进行无序转化的现象,导致耕地资源浪费,原始生态链严重破坏,影响了城乡结合带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层面,破碎化的农业耕地形态,致使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严重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出现耕地严重荒废的局面。

3.发展趋势

根据农业、工业、生态时期的文明程度不同,就城乡关系而言,其发展的趋势也从混沌到最终的融合,对于研究区内城乡结合带而言,其生态修复最终目标也将达到融合、共生,人居建设理念值得借鉴和发展。

二、研究区景观生态修复模式

通过对研究区生态格局特征的分析,如图1,因地制宜地对研究区破碎景观提出了以整体性、异质性为主体的分析,“斑块—廊道—基质”组成了空间整体格局中的三元体、“多维异质”的修复模式,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多维异质”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形成向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过度。

三、典型地理单元生态修复策略

由于受地质运动影响,黄土高原被分割成塬、梁、峁等三个特殊地理单元。通过对生态脆弱区的地理单元研究发现:研究区内的窑洞、沟坡、梁峁普遍存在着破碎情况,给人带来不便,因此研究破碎地块的生态修复问题有很大意义。

(一)窑洞

研究区内窑洞形式以土窑居多,由于长期受泥土冲刷,完整性遭到破坏。研究后发现,窑洞景观应结合垂直绿化,形成梯度生态景观。提出“三位一体”的山地生态景观居住地,包括内部绿色循环、外部生态循环与产业经济循环,进一步促进了窑洞的景观生态修复。

1.整体性

窑洞属于聚居地,类归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其修复策略也可以依照整体性里提到的景观斑块修复策略[4]。由于受一定环境因素的干扰,使窑洞内部斑块失去平衡,生态系统紊乱,并且缺乏集散空间,环境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区内农田活动一般集中在生活区,生态链的破坏也将影响农田行为。因此提出了生态集合居住的模式,打破以往居住版块的单一模式,融入植物景观与住区一体的景观居住模式。

2.异质性

时间方面,阶梯式窑洞属于迎光面,一般建在阳坡,保证采光及排水;斜坡承担一部分负荷能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动物饲养,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

空间方面,不同干扰因素形成不同的空间景观格局。进行窑洞的生态修复时尽量选择适宜树种来调节窑洞住区的景观环境,并且注意植被搭配。同时,应尽量选用石头垒砌表面,做到不受土壤因素的干扰。

3.修复措施

综合以上整体性和异质性的修复策略,总结以下修复措施,利用成排窑洞的顶面结合绿地景观设计来进行生态保护传承,增加生态效应,提高生存环境的品质,为人们提供适宜的绿色场所。同时,传承居民对窑洞的感情,增加旅游产业,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现状。

(二)沟坡

由于研究区内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不复存在,生态系统破坏。经长期风力沉积。水流侵蚀形成了沟坡这种地理单元[5]。近年来,研究区沟坡现象增多,给当地居民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1.整体性

恶劣环境下的植被修复需要通过人工干预,利用植被涵养水源,需要建防火道,提高沟坡的连接度[6]。对于沟坡的修复模式,就整体性而言,符合景观基质的修复方法。

沟坡形态较为狭窄,对于流动物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冲蚀作用,沿河岸出现土地龟裂、河道堵塞等不良现象。修复时应注意自然过渡,进行生态自然演替,增强土地水源涵养力。

2.异质性

时间方面,在阴、阳坡种植不同开花植物,将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结合,使四季植物繁盛,保证基质内物质流和能量流流通,促进生态景观效益。

空间方面,结合不同地形,形成景观观赏带,分成两个修复带,较缓和缓坡。尽量避免硬质垂直驳岸,采用软生态过渡,并且配以水生植物,增强渗透性设计,有利于人们观赏休憩。

3.修复措施

综合整体性和异质性的修复策略,总结出沟坡修复措施。对于沟坡的处理采用软式过渡,缓坡以植物景观入手,种植芦苇、苔草等,确保整个沟坡地带形成绿色生态链。同时种植一些特色树种,比如银杏、石榴、核桃树等,不仅稳固水土,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三)梁峁

研究区由黄土塬侵蚀分割而成,经黄土堆积后,顶面比较平缓,两侧为沟谷和冲沟所切割的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多连续分布[7]。研究区缺乏生态性的活动场所,而梁峁的生态修复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

1.整体性

在梁峁的修复规划中参照了景观廊道修复模式,结合凉亭设计,在缓坡处建立台阶,形成景观生态廊道,使能量流和物质流完成交换过程,比如动物的迁徙活动。同时尽量避免顶部造林,形成整个连接的景观形式[8]。

2.异质性

时间方面,梁峁作用于整个山体,不同时间段会影响到梁峁内部的生产力和生物量。同时,光照时间也会导致群落内物种组成结构的差异,植物配置和人工设置的游步道与休憩场所就显得尤为重要。

空间方面,体现了景观连接度,促进自然生态流流动。即受扰动少的景观中包含了相对良好的栖息地型,有机体可以自由移动,有利于生态廊道的连通性[9]。一般来说,突变边界比渐变边界更能有效阻止动植物迁移[10]。

3.修复措施

综合整体性和异质性的修复策略,总结出梁峁修复措施,采取在梁峁顶端设置凉亭的措施,实现生态流的流通化。通过生态景观设置,促进生态效益,修复了梁峁的生态状况,为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场所。同时,使生物流与能量形成了一定交换,是研究区内比较优越的提高居民生活状况的方式之一。

四、结论与思考

本研究针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景观分析,提出此类生态系统应考虑系统内的差异性,如内部干扰因子等,以期修复破碎景观,提成居民生活品质。

研究區内形成了“三元一体”的修复模式,从整体性、异质性两方面进行人居生态的修复模式。

提出了以整体性和多维异质为主的修复策略,其中“斑块—廊道—基质”组成了空间整体格局中的“三元一体”,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映射了异质性对修复生态景观的影响,形成向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过渡。

根据以上修复的模式和策略的研究,针对窑洞,沟坡、梁峁这三种人居生态单元提出了生态阶梯式窑洞修复措施,自然过渡式沟坡修复措施与生态廊道式梁峁修复措施,进一步改善研究区的人居环境。

通过“三元一体”“多维异质”的修复策略,笔者希望回归自然,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研究发现,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出现单元规模的人居生态破碎景观,希望引起重视,从而得到人居生态最优场所。

参考文献:

[1]车生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03):140-143.

[2]金平.论城乡结合地带[J].开发研究,2001,(01):09-10

[3]姜春云.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1997-09-03(03)

[4]许小梅.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甘肃农业科术,2005,(01):18-20

[5]于汉学,解学斌.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生态学途径[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04):12-30

[6]王力,李裕元,李秧秧.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4,(02):263-271

[7]丁琳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2,(02):49-53

[8]邵宏波,梁宗锁,邵明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技术的潜在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4,(03):154-159

[9]杨文治.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N].水土保持报,1992-01-08

[10]曹同民.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及治理浅析[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01):24-28

作者简介:

刘婧超,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骆梁笑,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生态修复黄土高原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