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军 汪家全 于慧
[摘 要] 人体内微量元素在数量上极少,但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人体缺乏微量元素,将导致一系列生化反应紊乱,产生各种疾病。阐述了Fe、Zn、I、F、Se等几种常见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其缺乏和过量时的影响。
[关 键 词] 微量元素;人体健康;生理功能;疾病
[中图分类号] R1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13-01
一、微量元素与生理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是很多化学元素组成的有机体。根据其所占比重不同,可分为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共11种,占人体总体重的99.95%。而微量元素是在人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又称痕量元素,有70余种,可分为三类:
(1)在我们体内只要微量地存在就会引起毒性反应的毒性元素。(2)无特殊生理功能的,也未发现毒性反应的非必需微量元素。(3)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維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如Fe、Zn、Cu、Ni、Sn、I、Co、Se、Mn、Mo、F、V、Cr、Si等。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助体内物质运输,如含Fe血红蛋白有运输O2和CO2的功能等。(2)影响核酸代谢。核酸中含有Zn、Cu、Co、V、Cr、Ni等微量元素,对核酸的结构、功能及DNA复制都有影响。(3)一些维生素和激素的重要组分,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碘元素是甲状腺体激素的重要成分,碘元素缺乏则机体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4)是体内多种酶的组分或激活剂,参与多种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含硒等。(5)对生殖、神经系统的发育,机体免疫功能及抑制机体组织癌变有重要影响。如Fe、Zn、Mn、I、F、V、Ni等能维持正常的生殖发育功能;Fe、Cu、Zn、Se等能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Fe、Zn、Cu、Se、Mn、I、Co、Mo等是神经系统发育及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Fe、Cu、Zn、Mo、Mn、Se等能抑制机体组织癌变。
二、微量元素与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为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記忆力减退,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学习成绩差、易怒不安。严重者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甚至心力衰竭,有的还会精神失常。
防治措施是增加富铁食物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如:牛胃、鱼子酱、鸡内脏、肝脏等;西红柿、芹菜叶、柑橘等铁含量较高且含有维生素C和有机酸,可促进铁的吸收;提倡使用铁锅,严重者还需口服硫酸亚铁合剂。
(二)缺锌侏儒症
缺锌使体内含锌酶和生长激素的合成减少,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尤其是身高增长很缓慢,表现出身材矮小成为侏儒。同时还影响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易患感染等。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中锌的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含锌丰富的食物有肉类、蛋类、蟹、花生仁、核桃、杏仁、马铃薯等。
(三)甲状腺肿
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但碘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 mg(平均35 mg)。虽然含量极小,却是各个系统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长期摄入碘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就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或称克汀病),俗称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是因为缺碘引起甲状腺体功能的异常,分泌的激素过量或者不足出现的疾病,这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大多数人知道缺碘元素会引起甲亢,即甲状腺肿大,但是大量临床医学证明,高碘同样能使人患高碘甲亢。因此对于碘,必须恰当摄入,不能缺少也不能偏多,成人每天摄入150 μg碘,儿童每天摄入50~100 μg碘。
(四)氟中毒症
区域性氟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地方疾病,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均有报道。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与钙磷代谢有密切关系。氟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在牙齿、骨骼、指甲和毛发中,特别是牙釉质中最多。特别是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与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科学研究显示,氟的生理需要量为0.5~1 mg/d,成年人体内氟元素约为2.9 g。氟元素的摄入量不足将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或龋齿;而氟元素的摄入量过多主要累积在牙齿和全身骨骼,会引发氟中毒,出现氟斑牙。严重氟中毒就是氟骨症,患者骨组织出现异常变化。
(五)克山病
克山病,于1935年在我国东北克山县发现,因而命名。克山病病区均处于低硒地带,而病区水土中和微量元素硒缺乏或失去平衡引起代谢紊乱心肌损伤产生疾病。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晕、气促、恶心、呕吐,死亡率很高。采取口服亚硒酸钠有预防效果。而且,用硒防止克山病所取得的成果已引起国际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人体健康与微量元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及其平衡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只要科学地学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联系,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证正常的健康也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王婕.浅谈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35-36.
[2]郭岚.环境中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J].甘肃科技,2005,2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