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琦
[摘 要] 马克思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是如此,它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 键 词] 新媒体;学生管理工作;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13-01
进入新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目前,各种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新的面貌。马克思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是如此,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五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之后出现的新产物。其实早在四十多年前,新媒体就已见雏形。如今,电脑、手机等高新科技不断发展,新媒体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一系列特点:
(一)互动性
新媒体可以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联系在一起,使双方进行信息的实时传播与交流,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二)快捷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当快,使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使社会大众能及时获悉各种信息。
(三)多元性
新媒体传播信息有很多路径,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平板电脑等都是良好的载体。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也很多,国内外要闻、农村社区小事等,都能得到快速传播。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面影响
新媒体给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的正面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一)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新媒体诞生之前,高校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面谈方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工作方式。高校管理学生工作时不再仅仅依靠书本、杂志、报刊等媒介,还可以选择网络、数字电视等平台,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通过网络平台,高校管理工作者可以及时发布各种学校通知,供学生及时查阅,节省了时间成本。
(二)加强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媒体具有的互动性,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学生不用直接面对管理者,如此便减轻了心理紧张情绪。管理者与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实时交流,或者在网上留言等,这种交流方式突破了时空界限,有利于提升沟通效果,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在传统媒体时代里,学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比较少,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宣传路径,管理者通过新媒体的便利功能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一)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新媒体的发展使社会多元思潮得到了宣传,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怀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对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
新媒体中的一些社会负面言论,会让部分大学的价值观动摇,意识形态发生扭曲,对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四、新媒体视角下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新媒体中的权威信息平台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很高的拥护度,高校不能因噎废食,阻止学生使用新媒体,关键是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对校园网络加强监管,分析处理校园网络信息,及时发现并消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同时,高校还要占领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平台,成立官方网站,传播主流思想,向大学生传播“正能量”。
(二)拓展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大部分大学生基本是看中新媒体的娱乐消遣功能,高校要積极拓展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加强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及时在网络平台中上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年级信息网站、班级微信群、QQ群等,发布工作信息,并上传对大学生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工作者还要及时回复大学生的网络留言,解答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提升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加强新旧媒体“混搭”
传统媒体并不是一无是处,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将新旧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多印发一些校园手册,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高校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多举办一些趣味运动会、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等,使学生回归现实生活,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9(7):40-41.
[2]王振友,赵星,石慧.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