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玉贵·
读《儒林外史》札记三则
·井玉贵·
摘要本篇札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明清时期的现实生活与小说作品中,出现了一批精于举业的女子,《儒林外史》中的八股才女鲁小姐并非独异的存在,而是产生在深厚的现实土壤之中的。二、《儒林外史》中的杜慎卿、武书所曾参加的诗赋考试,可能是基层考试中的观风试或经古场,由此可见在八股取士制度畅行于世的年代里,诗赋依然被视为展现士子才情的利器。三、择取虞博士生平中的三个片段,结合相关历史文化资料,揭示虞博士人格境界的现实针砭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鲁小姐杜慎卿武书诗赋试虞博士
《儒林外史》(下或称“《外史》”)中的鲁小姐是古典小说最成功的八股才女形象。第十一回交代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来教育,“送先生的束修、那先生督课,同男子一样”①,以致鲁小姐十六岁时便记得三千余篇八股文范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鲁编修每常叹道:“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明清科举按惯例将女性排斥在外,女子习学科举专用的八股文自然十分稀罕。不过,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明清时期还是产生了一批精于举业的女子,小说作品中也偶尔出现她们的身影。第十一回的卧评并不符合事实:“娴于吟咏之才女古有之,精于举业之才女古未之有也。”下面先列出生活中实有的八股才女的材料,继而列出有关小说材料。所有这些材料中,在吴敬梓以前及同时代的,可能被汲取为原型材料;在他逝后的材料,则说明文化环境发生根本变异之前,类似鲁小姐这样的八股才女,依然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与小说作品中。
关于鲁小姐的人物原型,李金松先生曾撰文指出,“当是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妇人能时艺’中的两位女性”②。其一为湖广汉阳人萧丁泰之妻,其一为明代著名的八股才女杨文俪。对于后者,《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妇人能时艺》云:“山阴张雨若驾部曾为余言:同里孙司马樾峰以甲戌举南宫第一人,而少时师傅,惟其长嫂所授”,“性严而慧,深于八比之业,决科第得失如影响,故樾峰受其教以取大魁”③。孙樾峰即孙(1543—1613),字文融,号月峰,万历二年(1574)甲戌科会试第一。孙的举业是在其母杨文俪的教导下完成的④,其事明清文献中多有记载。按杨文俪(1516—1584)⑤,浙江仁和人,工部员外郎杨应獬之女,余姚孙陞继室。在杨文俪的精心教导下,孙陞的五个儿子,四个相继考中进士。《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七集部别集类存目四著录《孙文恪集》提要有云:“盖有明一代以女子而工科举之文者,文俪一人而已。”⑥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三《杨文俪》云:“夫人精帖括,断决不爽。相传文融会试后,录其文呈母。夫人笑曰:‘淡墨虽书第一,未免啮笔似鱼,非文之绝品也。’或言夫人有髯,年过百龄云。”⑦杨文俪生有须髯、年过百龄的传闻,十足见出人们对杨氏以一女子而工于制艺的惊异并将其传奇化的倾向⑧。
吴敬梓塑造鲁小姐形象,可能借鉴了沈德符所记两位妇人,但仅凭这么一条历史资料,尚不足以赋予鲁小姐形象以充实的血肉感。事实上,在吴敬梓所处的18世纪上半叶,生活中出现了一批工于制艺的女子,这些女子对于刺激吴敬梓塑造八股才女形象,其影响力自非沈德符短短的一条记载所能比拟。下面即列出阅览所及的清代实有的八股才女材料,吴敬梓逝后的材料亦包括在内。
许嗣茅《绪南笔谈》“妻代夫入闱”云:“乾隆六年(1741),扬州王张氏,代其夫文某入闱,为夫弟告讦,夫被斥,张氏亦谴戍,此事本拟正法,恩旨减死。”⑨王张氏既能代夫入闱,娴于八股文写作自属当然。
从上述十六位实有的八股才女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其一,她们全部出身于知识家庭,其受学渠道一般是通过父兄,或由热心举业的家长雇人教授。《外史》中的鲁小姐成长为八股才女,全是拜其父鲁编修之赐。近代曾朴的《孽海花》在第十四回中,写米筱亭娶状元傅容的女儿为妻,而傅氏“得了状元的遗传性,科名的迷信非常浓厚”。这种现象是合乎常理、十分自然的。其二,上述十六位实有的八股才女中,有十四位是江浙地区人,这与江浙两省乃全国举业最发达地区的情况完全一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头回中说:“蜀女多才,自古为然。至今两川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还有考试进庠,做青衿弟子。若在别处,岂非大段奇事?”为了给故事设置合理的背景,这里同样强调了地域的因素。
以下为阅览所及的小说中有关八股才女的材料:
《人间乐》写南直隶松江府世族居敬,进士出身,官至鸿胪寺少卿,因为无子,将女儿居掌珠“认做儿子抚养下去”,“到了七岁上,竟请一位先生来教她”,“一连三年,直教得居公子无书不读。讲明圣贤义理,然后行文。居公子过目不忘,下笔自成文采”。她也与上面提到的闻蜚蛾一般装扮成男子,参加岁考,“发出红案,竟是第一名”。
《醉醒石》第四回《秉松筠烈女流芳,图丽质痴儿受祸》入话中说“楚中一妇能文,曾为夫代作社艺”。同社一贵公子知其有制艺才华,欲谋取为妾,因鸩杀其夫。得知真相后,妇人遂自杀。
《聊斋志异·颜氏》写顺天某生“年十七,不能成幅”,颜氏“朝夕劝生研读,严如师友。敛昏,先挑烛据案自哦,为丈夫率,听漏三下,乃已”。后女扮男装,考中进士,位至高官。
《八洞天·明家训》写明朝正德年间,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晏述之妻祁瑞娘通晓八股,“晏述所作之文,常把来与瑞娘评阅,俱切中窍要。晏述愈加叹服,把妻子当做师友一般相待”。晏述乡试出场后,将三场文字把与瑞娘看,瑞娘道:“三场都好,但第三篇大结内有一险句,只怕不稳。”瑞娘所指瑕疵同样被房师看出。
袁枚《新齐谐》卷九《狐读时文》写四川临邛县李生与狐女结缘,狐女提出李生得科名后方可成婚,而狐女只需看李生所作文章,便可决科,“李大喜,尽出其平时所作四书文付女。女翻视良久曰:‘郎君平日读袁太史稿乎?’曰:‘然。’女曰:‘袁太史文雄奇,原利科名,宜读。然其人天分高,非郎所能学也。’因取笔为改数句曰:‘如我所作,像太史乎?’”狐女又向李生提出:“汝此后为文,先向我问作意,再落笔,勿草草也。”在狐女指导下,李“从此文思日进,壬午举于乡”。在这里,自负的随园主人借狐女之口对自己的八股文大唱了一曲赞歌。
沈起凤《谐铎》卷六《奇女雪怨》写夏邑士族女线娘“善词赋,兼工帖括。每构一艺,老师宿儒辄敛手曰:‘女学士易钗而栉,怕不到玉堂金马。’”隔院某生愿拜其为师,“随出窗课一卷,嘱其点定”,“线娘携归内室,阅其文,才华秀瞻;间有一二小疵,碍于场屋者,直笔删去”。后来,为了报复另婚他族的某生,线娘助某生中举、成进士,外擢郡守,终因贪腐而论斩。
清末小说《兰花梦奇传》写内阁学士松晋之女宝珠自幼女充男养,十三岁时在父亲安排下考中秀才,在乡试中高中经魁,十五岁即探花及第。松宝珠工于制艺自是当然之事。
现实生活与小说作品中出现一批八股才女,是女性被压抑的才华在当时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畸形表现。八股才女对于科举家族的巩固与传承,发挥了男性成员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对此学界早已取得共识,笔者并无新见提出,故略而不论。
作为惟一一个被正面誉为“真儒”的人物,虞博士占据了《儒林外史》的精神制高点。本节择取虞博士生平中的三个片段,结合相关历史文化资料,揭示虞博士人格境界的现实针砭意义之所在。
顾炎武拒绝“东方友人”借机钓名的劝告,含有不与异族政权合作的严重政治意义,虞博士洁身自好的个人行为自然难以比拟,但在保持士子节操的坚定意志上,二者却并无不同。
对于尤资深其人,张文虎曾评论道:“既慕虞博士文章品行拜为弟子,而又劝以此等举动,何也?然孟子之门亦有陈代,固不足怪。”尤资深较之一班惟利是图的士子自是高出许多,但他仍然劝人以不义之举,可见身处浊世之士子保持节操之不易。张文虎评点的真正精彩处,是他将尤资深比拟为历史上的陈代,从而揭示出一种人格范型。据《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为了早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弟子陈代曾劝老师不要拘泥于小节,而应主动去见诸侯。孟子严肃批评了弟子这种“枉道而从彼”的想法,而将放弃原则追求利益的行为斥之为“诡遇”。尤资深劝虞博士主动谋求荐举,实质上也是一种鼓励“诡遇”的行为,自然不可能被虞博士安然接受。《论语·微子》亦记载柳下惠赞成直道事人,反对枉道事人。杜少卿曾赞扬虞博士“襟怀冲淡”,乃伯夷、柳下惠、陶渊明一流人物,确非虚誉。
《外史》第三十六回写虞博士五十岁那年中了进士,“殿试在二甲,朝廷要将他选做翰林”,其同年进士“也有五十岁的,也有六十岁的,履历上多写的不是实在年纪”,“只有他写的是实在年庚五十岁”。天子因其年老,让他做了南京国子监博士的闲官。值得注意的是,虞博士的原型吴培源是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三甲进士,按常规是很难被选入翰林院的。吴敬梓将虞博士提升为二甲进士,使其具备选入翰林院的资格,又让他实报年龄,失去这一宝贵的机会,其意即在表彰他诚实不欺的高贵品格,于末世颓风中立一楷模。大量公私记载表明,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功名富贵,明清士子早已习惯于在年龄上造假。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官年》云:
《外史》第三回写范进参加广东学道周进主持的科考,在周进问其年纪时,如实回答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范进做人是比较老实的,但其童生册上的年龄较之实际年龄竟然减少了二十四岁,可见其时年龄造假行为之普遍与猖獗。为了杜绝此类欺诳造假行为,朝廷曾经屡次发布诫谕。如顺治十二年(1655)四月丙子谕礼部:
士子在各层次科举考试中的造假行为,使原初理想的教育目标归于失落。本来,统治者悬利禄诱广大士子入彀中,又指望他们以诚相待,其将陷于失望甚而绝望,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嘉庆戊午,闽乡试,新城陈鉴亭观以盐法道在贡院头门点名,并监视搜检。有应试广文怀挟一包裹,兵弁搜得献之。陈公取包裹置坐右,谓兵弁曰:“既有怀挟,应再细搜。”兵弁乃重检考篮等,禀曰:“无之。”陈因目广文曰:“既无怀挟,汝不进去何待?”广文乃领卷径去,而兵弁瞠视无一辞,旁观者皆称颂不置。
注:
① 本文所引《儒林外史》原文及评点,均见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② 李金松《〈儒林外史〉中鲁小姐之人物原型考》,《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③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95页。
④ 上揭李金松文中说:“孙圹在其嫂的训导之下,夺得状元及第。”此句有三处错误:一、“孙圹”应为“孙”;二、“其嫂”应为“其母”,“其嫂”系承沈德符之误;三、孙仅为会试第一,殿试中二甲第四名进士。本科状元是孙继皋。又,李金松文始终未曾点出杨文俪其人,殊为遗憾。
⑤ 杨文俪生卒年据王孙荣编著《孙月峰年谱》(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确定。
⑥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89页。
⑦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3页。杨文俪享年69岁,“年过百龄”系误传。
⑧ 对工于时艺之女子,沈德符亦甚感惊异:“良媛以笔札垂世者多矣,未闻娴习时艺,评骘精确乃尔,即拥皋比何忝耶!真古人所云:恨不使士大夫见之。”见《万历野获编》,第595页。
⑨ 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4页注释[4]。
⑩ 《袁枚全集》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81页。
责任编辑:胡莲玉
*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术创新支持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