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瞿希贤对中国现代合唱音乐的贡献——兼分析其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

2016-08-13 09:31王个松
乐府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创作音乐

王个松

论瞿希贤对中国现代合唱音乐的贡献——兼分析其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

王个松[1]作者简介:王个松(1974~),惠州学院音乐系讲师。

[内 容 提 要]瞿希贤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她创作时期经历了新中国、文革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她改变和创作的合唱作品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做出调整和反思,她对合唱创作的理解始终与时代同步,在主旋律作品、生活情感作品和少儿音乐作品方面都有惊人的成绩。瞿希贤为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后人在合唱音乐创作上提供了不少借鉴和启示。

瞿希贤/现代合唱/音乐

一、瞿希贤的创作历程

瞿希贤的合唱音乐创作主要在20世纪40至9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她的创作生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40年代到新中国建立前,中期的50年代到文革之前,后期是指文革结束之后到她去世。她早期的音乐创作,我们可以当作是对音乐创作的尝试和摸索阶段,这一阶段创作的作品较少,“给人们留下一些深刻印象的是合唱曲《李幺妹的喜事》(袁水拍词)和女声独唱曲《老母刺瞎亲子目》(袁水拍词)。这两首作品于1948年夏曾在她的毕业作品音乐会上演出过,表现出瞿希贤当时对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刻同情。”[2]汪毓和《瞿希贤及其音乐创作》,音乐研究1994年。

中期的作品主要是她在国家级的音乐艺术团体工作,作为专业创作人员创作的产物。由于受过扎实的音乐专业训练,再加上身边有经验丰富的作曲家可以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她在作曲技术上成长迅速。她善于将作曲理论和技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反映时代潮流的作品,如大合唱形式的群众歌曲《我们是春天的鲜花》、《早操歌》、《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全世界人民一条心》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其中《全世界人民一条心》是她在音乐界扬名的第一首歌,这首歌在当时被广大群众所欢迎。而混声四部曲大合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则是这一时期她创作的群众性进行曲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首。

文革期间,瞿希贤蒙受不白之冤,被关了6年7个月,音乐创作随之中断。文革结束,她回到原来的单位,继续从事音乐的创作工作。由于文革的影响以及对文革的反思,瞿希贤在创作风格上有了一个较大的转变,创作和改编的抒情性独唱歌曲和艺术性合唱歌曲较多,如《把我的奶明儿叫》、《飞来的花瓣》、《面包与盐》、《我们和你们》、《长城放歌》和《大江东去》等。

二、瞿希贤的作品分析

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创作与历史潮流紧密相连,特殊的历史语境塑造了作品的风格。瞿希贤出生、成长、成才和走向成熟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她出生的年代恰逢五四运动爆发,人们的思想逐渐走向开放,成长成才阶段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和战乱频仍的年代,当她在作为专业音乐作曲家之后又经历了新中国、文革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瞿希贤的合唱作品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做出调整和反思,她对合唱创作的理解始终与时代同步,准确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抓住了人们的精神和实际需要,这是她与其他作曲家的不同之处。在她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不同时期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问世。

(一)瞿希贤创作的合唱作品及经典作品分析

(1)创作的合唱作品概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这一时期瞿希贤创作了表现时代精神内涵的诸多作品,如主旋律作品《我们要和世界赛跑》、《全世界人民一条心》、《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映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作品《快乐的晚会》、《我们是春天的鲜花》、《时光老人的礼物》、《早操歌》、《田野上的晨雾悄悄散去》和《可爱的学校》等,此外还有情感类的《母亲与婴孩》。文革期间,瞿希贤中断了音乐创作,到了七八十年代,她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改革开放之后,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理论方针,并将这一方针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方向,文艺发展走上了新的快车道。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进入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全面发展的时期,音乐领域的各个方向都有可喜的成果,合唱音乐创作也进入了繁荣阶段。瞿希贤在经历了6年多的牢狱生活之后,她恢复了音乐创作,这一时期是她合唱音乐创作的又一个高潮。《新的长征新的战斗》是她走出监狱发表的第一部作品,之后接连创作了多种题材多种风格的合唱音乐作品。如主旋律作品《当代中国之歌》、《啊,中华,我的祖国》、《致意南极》等;反映改革开放后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作品《孤独的小羊羔》、《我们和你们》、《找馍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反映人们日常生活,表现人情感的作品《把我的奶名儿叫》、《飞来的花瓣》和《布谷鸟唱了》等歌曲。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艺事业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的合唱音乐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合唱音乐创作在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瞿希贤的合唱创作也更加成熟,创作风格和技巧运用也更加多元,这一时期,她给人们留下了《祝福你,香港》、《面包与盐》、《歌之虹桥》、《鲜花与友谊》、《依依芳草地》、《游子吟》和《长城放鸽》等。

(2)经典作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艺术分析

60年代初,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分歧,中苏决裂,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她创作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应运而生,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混声合唱歌曲,充分展示了瞿希贤豪迈的政治热情和高水准的作曲技巧。该作品在1964年获得全国群众歌曲比赛一等奖。到了晚年,瞿希贤对政治、对国家、对人民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她对这首作品似乎有了不同的看法,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审秦西炫先生在《人民音乐》发表纪念瞿希贤的文章《我认识的瞿希贤》,文中提到“2005年在她的作品演唱会中,唱返场节目时,不少观众高喊: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因为她事先已和指挥打了招呼,硬是没唱。她说……再唱是误导。此曲收在《飞来的花瓣——瞿希贤合唱作品》中,她在'注释'中写道:'收入此集作为历史足迹'。”[1]秦西炫《我认识的瞿希贤》,人民音乐2008年。作曲家的反思是正确的,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也有头脑狂热的时候,晚年的她勇敢正视从前的自己,实在难能可贵。虽然瞿希贤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做了反思,但是这首作品毫无疑问是她早期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作,也是主旋律作品中的经典,分析这首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历史脉络和风格。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一首群众进行曲,该曲采用进行曲常用的A+B+A三部曲式,在第三部A再现时,对结构进行了扩大处理。“它的本身即是一个以原主题所写的单三部结构(即其中间部即原主题移向上方四度调的模进,形成调性的对比),而且还在高音区加入一个十分壮丽、高昂的尾声,使全曲在一个戏剧性的高潮中结束。”[2]汪毓和《瞿希贤及其音乐创作》,音乐研究1994年。这一方法与《黄河大合唱》的末乐章处理方法相类似,由此可见,冼星海的创作思路对瞿希贤产生了某种影响。在技法特点方面,主要采用的旋律是壮阔恢宏的C大调,以展示一种豪迈情怀,在歌曲的中间部分,运用了复调和调性对比,旋律由C大调转向F大调时,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使前后各部分相辉映。“主题的旋律进行上则采用大调式主和弦分解音的六度跳进加级进,呈大山型的旋律线彰显“山”“海”的雄伟气势;另外,节奏型上也是典型的进行曲节奏,性格鲜明,铿锵有力。”[3]曾依依《瞿希贤合唱作品的分析与艺术处理》,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3月,第39-40页。(如下谱例)

这部作品可以混声四部合唱,也可以齐唱或者独唱,至今流传甚广。曾经有音乐评论家把它看作是“第二个国际歌”,足见此曲的影响力。

(二)瞿希贤改编的合唱作品及经典作品分析

(1)改编的合唱作品概述

改编是二度创作,改编类作品占了瞿希贤合唱音乐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在五六十年代,根据创作歌曲改编的有《救亡进行曲》、《老人河》;根据民歌改编的《孤独的小骆驼羔羊》、《牧歌》等,其中《牧歌》可以说是新中国民歌合唱的一部经典作品,该作品改编自东蒙民歌《掷棒歌》,歌词大致延续了原意,但内容更加丰富,更凸显了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在七八十年代,根据创作歌曲改编的有《在那遥远的地方》、《五月的鲜花》;根据民歌改编的有伴奏作品《土家族民歌联唱》、《乌苏里船歌》、《桑木扁担软溜溜》、《苗家为什么人人爱唱歌》,无伴奏作品《小白菜》、《等你到天明》、《云飞天不动》等。这些改编作品取材范围涵盖了汉族、土家族、赫哲族、苗族哈萨克族、壮族等,很多民歌被广为传颂。《小白菜》延续了瞿希贤五六十年代的改编合唱创作观,这部作品与五十年代的《牧歌》同属音调相对素雅、清淡的合唱作品,这种音乐素材的选择是独具匠心的,简单的民歌中,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她用合唱的形式将我国传统民歌的意蕴挖掘出新的内涵。[1]李凌《瞿希贤和她的音乐》,音乐研究1985年,第48页。

九十年代,瞿希贤的改编作品有根据歌曲改编的《松花江上》、《纪念碑》、《大江东去》、《天伦歌》和《天上没有北大荒》;根据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作品《玛依拉》、《故乡之恋》,有伴奏合唱作品《我的祝福》。其中,1999年改编自青主艺术歌曲的混声合唱《大江东去》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该作品一面世即受到热烈的欢迎,很快便在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合唱团传唱,并被各种合唱团选为合唱比赛歌曲。“在2009年第7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上,甚至出现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13个合唱团同时以该作品作为参赛曲目的竞技场面。在第14届青歌赛中,《大江东去》以近10次的出镜率成为合唱比赛中被演唱得最多的一首合唱作品。”[2]付佳妮《瞿希贤合唱音乐创作研究》,沈阳音乐学院2014年5月,第35页。

(2)经典作品《大江东去》艺术分析

1999年改编的混声合唱《大江东去》一共有52小节,结构图如下所示:

节拍为4/4,调式为e小调-g小调-bB大调-g小调-e小调-E大调-e小调,速度为慢速。曲式上,采用了有前奏,有尾声的单二部曲式,还运用了不同调式之间的转换。改编之前歌曲的旋律是从强音介入,一下子进入大江东去的意境当中,改编之后在开篇处插入2个小节的前奏,犹如无伴奏合唱前的定音和弦。

作品的A段有a和b两个乐句以及一个间奏,与原作在结构、调性和力度方面基本一致。a部分的主旋律保留在女高,为了达到一种扣人心弦的音响效果,下行的旋律与男低上行旋律形成鲜明对比。在歌词“故垒西边”处,旋律下降八度,为男生声部的齐唱,保留g小调-bB大调主调,最后在g小调结束。和声上保持了S-T-D-T和TDT进行。在声部处理上,以雄浑豪放的四声部混声合唱切入,奔放的音响效果展现出长江滚滚的磅礴气势,然后是男生齐唱,与前面形成对比。原作的间奏十分突出,改编时将运用转调、频繁变化节奏和音区部分的间奏完整保留。在b部分,声部安排上采用女声,以表达一种悲悯之情。在强弱对比之下,歌曲很快进入一个高潮。

作品的B段保留原作的主旋律,旋律声部出现在男高音声部,全段在调式、节奏和伴奏的音型不变,只是增加了节奏型相符的陪衬声部。在结尾处,作者将最后一句“如梦”改为男声长音,替换了原作的4小节休止符,让音乐变得低沉伤感,衬托一种悲凉之境。(如下谱例)

瞿希贤在改编原作上,采用音色强烈对比运用、声部巧妙安排和扩大音域等技术手法,取得了良好的音响效果和情感表达,更能体现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

三、瞿希贤的地位影响

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瞿希贤影响深远,其作品的影响力贯穿了我国合唱音乐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说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瞿希贤是一位高产作曲家,从五十年代的的合唱作品《全世界人民一条心》起至九十年代末,在她生命的不同历史阶段,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合唱音乐作品,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各异,或豪放大气、或清新明快、或充满人间情怀,这些作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很多经典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影响深远。“瞿希贤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从事音乐创作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女作曲家,同时,她也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一位紧密联系实际、同时又在艺术上不断有所追求的作曲家。”[1]汪毓和《瞿希贤及其音乐创作》,音乐研究1994年。

瞿希贤在不同时期都创作出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她屡获全国性大奖,如《全世界人民一条心》获得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二等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比赛一等奖、《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牧歌》于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把我的奶名儿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亚太歌曲》第三集。《牧歌》、《飞来的花瓣》、《把我的奶名儿叫》、《乌苏里船歌》,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就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及美国华人合唱团中演出传唱,至今不衰。[2]曾依依《瞿希贤合唱作品的分析与艺术处理》,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3月,第17页。

瞿希贤之所以在中国现代合唱音乐创作历史上能够写下浓重的一笔,在于她开创了具有瞿氏特色的创作理念和方法,深深的影响了这个时代的作曲家和促进了合唱创作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一是瞿希贤的音乐创作源自于对生活的细心体验,体现的是一种内心真情的抒发,在她早期的作品中,融入了个人对时代发展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观同时也体现在她的行动上。《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即是这一类型的代表,这首作品主要体现的是一种革命情怀的叙事,在创作过程中她在江西红军根据地实地考察,体验生活,以在创作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二是瞿希贤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创作技法,但不炫耀技术,注重将西方创作思维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技术上主要强调调式调性、复调和声部的运用,能够考虑到中国人的音乐审美特性和语言风格,甚至对合唱作品给演员带来的影响都一一做了处理,我们可以发现合唱者在演唱瞿希贤的作品时,换声音区的旋律处理的相当好,曲调上大多也是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三是瞿希贤创作的“群众性”与与时俱进。瞿希贤的创作历程横跨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创作了体现不同时代背景和风格的作品,1984年她在与沈亚威通信中提到,她的创作观以及在创作上获得的成就与时代有关,与群众歌咏运动的影响有关,正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和传播,奠定了她在合唱创作领域的地位。四是瞿希贤创作和改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翻开她的创作和改编历程,作品所体现的时代强音、民族风韵、世界情怀和真挚童心跃然纸上,展现了作者的宽广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不愧是一代合唱音乐作曲艺术家。

结语

瞿希贤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经常强调一句话:“宁可抛弃作曲家的头衔,也要留给人民一点共鸣的东西。”[3]蓬勃《瞿希贤的艺术人生与经典歌曲》,艺术评论2009年,第77-82页。瞿希贤做到了。可以说,瞿希贤为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开辟了中国合唱音乐创作的一片天地,为后人在合唱音乐创作上提供了不少借鉴和启示,在她波澜壮阔的音乐艺术人生中创作的众多优秀作品,定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合唱音乐的一笔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 王进)

1001-5736(2016)02-0055-4

J603

A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创作音乐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一墙之隔》创作谈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音乐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