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珍
视频环境下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初探
■刘宝珍
刘宝珍,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教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三期学员。获得全国语文教育先进工作者、天津市师德标兵、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实践导师,出版《体验式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一书。
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改革往往把课堂文化建设忽略了,更多地关注课堂之外的理念建设、制度建设及环境文化的建造。课堂文化建设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内涵,要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清楚认识,必须依托于视频课例。视频环境为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研究空间,从教学时间分配、师生互动行为、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进行教之后的面对面交流,并由此分析课堂教学行为个体特征。
视频环境: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支撑下,将授课教师的上课过程进行录制,然后上传到资源平台,再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诸多行为进行分类研究的环境。
课堂文化:“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课堂文化是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实施的教学行为以及起支撑作用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建设等的总和,对学生的心智与精神成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这样的概念界域下,课堂教学文化就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评价手段、教材内容开发以及教学媒体等综合行为。
课堂教学行为:是为了学生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动态变化的教学情境中的提问、解释、辅导、矫正等一系列教学程序与方法。显性表现为可观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物质方面的布置、师生互动模式等;隐性则体现为教育理念、教育信念、知识观、价值观等。
在课堂文化建设中,信息技术功不可没。四年前,学校在硬件建设上,建造了两个录播教室,随时可以录课,把课堂分析推向了数字化。每学期录制大量的课,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文化建设资源,同时,也为教学微格化分析、教师业务的提升乃至于教学的深度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教师的课堂视频,教学行为变为具体、可观、可察,为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规划提供了实践案例。
2.可完善性。
在与任课教师观课过程中,可以就课堂中的口头语、不适合的态势语等进行技术处理,课例美誉度超出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更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听到或看到视频中的自己就会反思,促使其提出改进教学的设想,如,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学生训练的新角度、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时间分配的变化、板书呈现的改进等诸多思考。
课堂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体,最容易被关注的因素就是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应该是导引行为、互动行为、演示行为、设备操作行为全息整合。在视频课例分析中,每个学科选两节课,共22节课例,通过观课、比较,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1.思维训练单一。
不管预设怎样的活动,都没有逃离问答式的窠臼,学生质疑更是少得可怜,固守于给出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归纳思维的训练不足。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不断深入,因而,人们总是交替地使用归纳与演绎两种思维。但是,就思维差异而言,归纳思维更鼓励学生不断探究、发现和创新,更受关注。
2.过于固守预设。
每一节视频课例的节奏舒缓有序,讲练结合也是合理的,学生乐于解决问题的表现比较突出。但是,少有学生之间灵感的碰撞,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走,总是在教师预设好的圈子中打转转。追求规范、程序和控制的课堂能够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却不太容易根据课堂调整学生状态和改变策略。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仍是教学实践中的一门艺术。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只有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才能存在。交换必然要求打破依赖性促成广泛的交往关系。马克思在《57年手稿》中分析道:“一切产品和活动转化为交换价值,既要以生产人的(历史的)一切固定的依赖关系的解体为前提,又要以生产者互相间的全面的依赖为前提。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同样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也要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消费”[5]102。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然存在被完全否定了,人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不再是人自由自在的劳动,它完全是由社会决定的,生产成为社会化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有着巨大的不同。
3.疏远生活体验。
教育要回归生活,然而,从视频课例中表现出课堂与生活的分隔与疏远,很多时候课堂里的发问没有生命力。课堂文化不能拘泥在机造空间里。
1.行为文化——互动中的开放与生成。
课堂教学的行为文化,主要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风气和学习风气。视频课例资源可以将有效的教学行为和无效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在两者的差异中寻找与有效教学正相关的教学行为,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控制和选择。
从教师的行为来讲,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给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面向全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需要动脑筋,面向全体的关键就是分层教学,要做到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文化的主旋律,和谐的课堂文化要有三声(读书声、辩论声、掌声)、三话(真话、实话、有创意的话)、三交(交流、交锋、交融)。
2.精神文化——互动中的探究与质疑。
新课程改革中,师生逐渐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记忆性教学文化,建立起以知识建构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教学文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努力创造“问题—假说—检验”的探究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探究式教学实质上就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因此,教师应敢于让学生提出质疑。我校一直在进行“五步探究教学法”的实践,从2008年开始至今,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
大数据时代,学习无处不在。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能否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是网络文化带给我们的焦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现在,学生价值判断力弱化的现象一定要引发关注。教师应为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感到欣慰,还要乐于支持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新课程提倡实现“三维”目标,单靠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唯一的课程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求真和创新的精神。
3.制度文化——互动中的民主与评价。
制度文化的构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建立适应新形势的课堂教学制度尤为重要,让制度文化扎根在互动学习行为中。从教师角度来讲,课堂教学规范要求、以学评教标准、学生多元评价制度、问题有效性评判等都应该“有法可依”。我校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必须具备三个模块: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学习探究、课后反思领悟及巩固落实,做好导思、导学、导练实现课堂高效。倡导布置分层作业,作业布置中一般分为三类题:A类基础题(基本)、B类发展题(提高)、C类创造题(实践)。要求:一般学生认真完成基础题,努力完成发展目标;较好的学生实现发展目标,努力完成创造目标。对作业的批改也提出了“四精四有”的制度,即精选、精炼、精讲、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练。科学规划教学结构,一节课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概在20分钟左右,因此,提出“训练为主线”要求,提出课堂反馈不少于10分钟,课堂目标达标率要高于95%。从学生角度来讲,采取多元评价,关注学习态度与基本素养的量化标准,加强了过程性评价管理。
视频环境让课堂文化留下了痕迹,让教师自觉、自省,有利于教师关注自己的态势语、口语以及对教学策略的反思。视频环境下的课例研究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课堂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例证,其资源建设的前景广阔。我们会坚持生本性与学科性、整体性与结构性的统一,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
专家评述: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刘宝珍校长静心教书,潜心育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刘宝珍老师教学思想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语文课堂是美的课堂,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凡是听过刘老师讲课的人无不感慨:刘老师课上娓娓道来,语文的美、语言的美、教学的美浑然一体,学生渐入佳境,师生知情交融,情感共鸣,达到了一种乐学、乐教的境界。二是语文课堂是爱的课堂,教师要为学生的心守航。刘老师课堂上能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单纯、尊重学生的率性、更尊重学生的缺陷,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以彰显。三是语文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她对教材深入钻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淬取、对情感进行发酵、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充分彰显出教学教育性的魅力。四是语文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课堂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更是生命健康成长的摇篮。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敢于放飞学生的心智,让课堂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