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浅议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王秋萍
王秋萍,天津市河北区大江路小学教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获得市级、区级奖项,承担的市级、区级课题圆满结题。获得科研课题市级先进个人、河北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工作中,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师专业引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力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立足本校实际,采取有效方法,开辟多条渠道,不断加强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引领。
校本研训是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以“走出去、请进来”为原则,将学习与交流心得有机结合,使教师在提高质量意识的同时,开拓思路,更新理念。
1.多元化的校本培训。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专业把握能力。学校在加强理论引领的同时,更应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力求达到全方位、多样化和具有针对性。
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必须将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有机结合。通识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如,通过开展教学媒体与有效利用资源培训,使教师明确了只有适时适当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才能创设高效学习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学科培训主要是体现学科专业技能。如,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英语教师的听说能力,音乐教师的弹唱能力等,均是学科培训的范畴。通过反复指导,加之专业技能考核,使学科教师专业技能更熟练,专业特点更突出。
2.精细化的备课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上课是一种能力,备课同样是一种能力。课上教师要懂得为什么教,怎样教。必须坚持集体备课与二次备课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案教学备课模式,使教师从思想上明确做到三个“精心”:精心设计有效问题——突出针对性;精心选择典型例题——突出指导性;精心编写多样习题——突出应用性。同时,还应重视深入年级与课堂的具体指导,促进教师备课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评价上的改变与提升。
3.多样化的展示交流。
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育教学研究。必须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理念,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着眼小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科研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提倡并引领教师以研为本,坚持行动研究,及时反思交流,认真梳理总结。定期召开教科研年会及教师教学成果展示,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空间。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能力和确立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要将课堂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主阵地,做好对教师的分层指导。
1.全体教师在“共享课”中提高。
【普氏《核子周刊》2018年9月13日刊报道】 2018年9月11日,美国X能源公司(X-energy)高层管理人员在与美国核管会(NRC)工作人员会谈时表示,Xe-100的概念设计目前已完成约50%,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与核管会进行Xe-100设计认证申请提交前的互动,并在2022年或2023年完成这种反应堆的设计。Xe-100是一种200 MWt/75MWe的高温气冷球床反应堆,基于过去50年在高温气冷堆领域的研发和运营经验。
开展“共享课”高效教学系列研究,旨在上好常态课,打造精品课。以“同课异构”和“自主选题”的形式,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骨干教师可采用自主备课,中年教师可采用同伴互助备课,青年教师则采用师徒备课,同时融入集体备课的元素。备课形式的改变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达到人人可参与、人人有收获、人人都提高的目的。
2.骨干教师在“示范课”中升华。
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示范课”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起到引领作用。课后,他们与听课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交流,从做课到反思,再到评课,形成以点带面的有效辐射。在这种“示范、反思、交流、重现”的过程中,骨干教师既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在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等多方面取得有效提高,进一步加快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3.青年教师在“磨课”中成长。
以“授课单元”为节点,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一课三磨”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在课后与听课的骨干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有效互动、精讲多练、学法指导、技术运用、课堂调控、板书设计、语言教态”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并对下一次的教学设计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经过反复的研磨,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问题思考能力、概括总结能力都将有大幅提高,形成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良性循环。
以名师流动为契机,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潜能,全面筑造“高效课堂”。
1.解读课标。
2.示范课引领。
示范课引领是校本教研中教师最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之一,更具直观性和可借鉴性,效果明显。讲读课上,名师借助生动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引导、丰富多样的诵读向教师们传递“实实在在教语文,真真切切爱学生”的教育理念;作文指导课上,名师通过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灵感与思维,让学生学会观察及抒发内心情感,达成乐于练笔的效果。精巧的教学流程,充满激情的课堂,富有人情味的评价,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小课题研究。
借助名师力量,开展“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通过教师在课本中寻找留白、留有想象空间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续写,利用微格作文的形式进行练笔,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效整合。通过走近名师,达到共研、共学、共助、共享,充分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
总之,要立足于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坚持面向全体、突出个体的原则,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个人成长有机融合。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引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形成专业化教师群体。
专家点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质量。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手段,更是目的。王秋萍校长立足学校实际,秉持分层设计、学科为基础的教师发展思路,聚焦课堂,通过名师引领、备课指导、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教师在学习、展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水平,收到了显著成效。希望王校长能够充分发挥教学副校长的作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增强业务能力,为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军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