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项科技项目获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项目数超50%

2016-08-12 06:37叶青刘毅通讯员粤科宣
广东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技

文/叶青 刘毅 通讯员/粤科宣

237项科技项目获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项目数超50%

文/叶青 刘毅 通讯员/粤科宣

科技奖励制度是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科技政策和制度,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科技奖励工作。2015年,我省颁布《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我省科技奖(除突出贡献奖和特等奖之外)的奖金提高2—4倍,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

今年2月16日,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表彰2015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和科技工作者。2015年我省共评出省科学技术奖项目237项,其中突出贡献奖获奖人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曹镛院士和广州大学的周福霖院士。其余获奖的项目分别是特等奖1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134项。这些获奖成果中,自然科学类16项,技术发明类7项,技术进步类212项。

在此之前召开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有3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在省内的获奖项目共有13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为凸显

近年来,我省企业在重大科技专项、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创新平台建设等举措的支持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主体地位日益提升。本年度获奖单位中,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有247家,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4.58%;企业以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项目占获奖项目总数的53.19%。这些获奖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突破系列国外垄断技术,正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如由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项目“乙烯副产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研发与工业应用”,打破了美国GTC公司的技术垄断,改造了乙烯副产裂解汽油(C8~C9)利用的传统工艺,为提升乙烯的资源综合优化利用水平开辟了一条新路,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又如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等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自主知识产权直线电机车辆研制”,通过研究关键系统及整车集成技术,掌握车辆核心技术,创建直线电机车辆技术体系,在国内形成从关键部件研制、整车集成到应用维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7件,形成行业及国家标准3项,其技术已在广州地铁全面推广应用。

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为突出贡献奖获奖者颁奖

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园区和载体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已成为我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如由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完成的特等奖项目“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孵化生态平台化、孵化体系链条化、资源链接全球化”的孵化器“四化”发展新路子,形成“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大孵化新模式,建成了华南最大的孵化器集群。2148家在园企业和837家毕业离园企业共同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12家上市公司从这里破壳而出,已成为推动全市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又如,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单位完成的项目“动态立体视觉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围绕国际上新一代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开展研究,历经十余年攻关,在动态立体视觉系统及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授权发明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SCI论文25篇、专著1部,在立体智能检测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立体显微手术、立体电影领域开展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源头创新不断突破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院士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平台建设,源头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的获奖项目共形成自主知识产权119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99件,占知识产权总数的50%。这些获奖项目催生了一批覆盖我省支柱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抢占了行业制高点。

例如,由中山大学完成的项目“功能纳米材料与低维物理的应用基础研究”,其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公认为是“液相激光熔蚀纳米制备”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在碳纳米结构制备方面做出了先驱性贡献。10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国际应用物理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类著名刊物上。

又如,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项目“基于剪切波的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应用”,提出了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的核心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对肝硬化和乳腺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核心技术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SCI论文10篇。项目的成果填补了国内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设备的空白,大大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

涌现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我省通过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计划、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年轻化的创新人才。这些青年才俊已经开始在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崭露头角。

例如,一等奖获奖项目“南方特色果蔬贮运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第一完成人段学武,40岁,来自首批特支创新领军人才;一等奖获奖项目“射频系统的小型化与低功耗研究”的第一完成人章秀银,37岁,2013年还曾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资助。这批获奖人中,牵头或参与研究的40岁以下科技人才达916人,占总数(1936人)的47.31%。所有获奖项目团队平均年龄只有42岁,团队平均年龄45岁以下的有175个,占75.11%。

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民生福祉是政府工作的根本所在,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历来将社会民生事业作为重要的支持方向之一。2015年的获奖项目中,有99个获奖成果涉及农业科技、疾病防治、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2.13%。

例如,由广东省大气探测技术中心等完成的项目“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其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天气雷达运行模式,使雷达探测数据质量及其应用水平大幅提高,气象应急能力显著提升。项目的实施减少了经济损失,技术已在国内多个省市及韩国、罗马尼亚、印度等雷达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

又如,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完成的项目“食源性疾病暴发识别与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解决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早期识别能力不足、病因筛查面窄、缺乏快速准确和不适合在基层推广的致病因子检测技术,突破暴发事件调查处置技术标准滞后、不系统、不规范等技术瓶颈,构建了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的主动综合识别技术,制定了国家应急预案和技术规范6个、省级应急预案1个。成果技术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于上百起暴发事件调查和应对处置。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