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述澳门

2016-08-12 07:24薛珊来自本刊图片库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珠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澳门艺术家

文 | 薛珊 图 | 来自本刊图片库(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艺术表述澳门

文 | 薛珊 图 | 来自本刊图片库(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在过去那些艺术家所留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一个粗糙的时代往回望,先人们所记录的澳门那么美丽,这里的生活一如既往的精致。当画家笔下的场景或者摄影师镜头下的瞬间脱离平面,成为可接近的现实,我们看到,澳门又以一种充满妙趣的模样出现,将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拉得更近。

哪怕是在黑白照片里,最简单的两极色光影对比最为鲜明,把昔日的澳门勾勒得冷漠又神秘,让百年前简朴优美的景色重现眼前。

追溯往昔的风景

一艘艘大布帆渔船停泊在港口,四五伙计在收着网,临海搭建的木屋里,不时传来吵扰声……浅滩潮退,可惜这些普通澳门渔民的生活,已经消失。这样的场景,只能在今年4月澳门邮政局发行的《陈志威眼中的澳门》邮票中看到。

画家陈志威用水彩的缤纷,勾勒出一个旧时光里的澳门——那些既保留着古朴清雅的景致,又洋溢着欧陆的风情,都荡漾着波光。

“可惜,最美丽动人的大布帆渔船永远消失了,市集亦在式微中,美的、陋的老房子一例在消失中。要急起把旧印象画下来了。这批水彩有远去的感慨,也有不尽的思古幽情,谨以此献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澳门小城作为存念。” 水彩画不像其他的画种,观众看到水彩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画家作画时的情感,这些是在油画和彩粉画中所感觉不到的。

陈志威是土生土长的澳门著名书画家,对澳门怀有深厚的感情。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已经从事素描、水彩等艺术创作,在艺术方面涉猎甚广,国画擅长山水、人物和花鸟,书法精行、草,能篆刻。这次,他用水彩来描绘澳门的美丽,小城处处树色摇曳,绿影横斜。

澳门邮政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行一系列主题邮票,名为“眼中的澳门”,其中不乏像陈志威这样的优秀本土艺术家,也有外地旅澳艺术家,他们所创作的以澳门风土人情为题材的画作,便成为面值分别为不同澳门币,规格大多在40毫米×30毫米左右的邮票。从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追溯那些早不复再的澳门昔日风情。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澳门在艺术家们的眼中,都是那么特殊。

澳门有数百年香火不灭的妈祖阁,有钟声弥撒永不停止的教堂,路上五官立体的欧美人和东南亚人交织,灯火通明的赌场和奢华极致的度假酒店人潮涌涌……这些鲜活的细节,构成了澳门的光影。

在过去那些艺术家所留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一个粗糙的时代往回望,先人们所记录下的澳门那么美丽,即便那是教科书里破旧不堪的时代,这里的生活一如既往的精致。十八世纪初期的澳门,聚集着许多洋商,他们从澳门出发,在澳门引水人的带领下经过西江而进入黄埔,在买办和通事的帮助下与清廷允准的行商进行交易,在交易完成之后,他们必须重新回到澳门居住。一八三八年,法国画家博尔杰,在澳门这个“天主之名”的小渔村先后停留了八个多月,是他在中国停留最久的城市;而被博尔杰认为“从未见过如此美好的建筑”之澳门地标——妈阁庙,为其众多作品主题中最为著名的系列。其中,一幅以“妈阁庙”为题的油画曾被法国国王刘易斯·菲利普一世收藏。他画笔下的妈阁庙,记录了大量澳门人生活的风貌,成为窥探过去风情民俗的重要史料,也丰富了法国人对世界另一角的认识。

曾由文化局主办的“城市·回忆——澳门旧照片展”展出的四十七件作品,拍摄的时间为十九至二十世纪期间。从不同角度拍摄澳门远近景观,当中不少照片的场景现已不复再,例如渔民在妈阁庙前埋首工作;内港在当时是主要港口,经常布满乘船的客人;还有极具中西特色的建筑如庙宇、圣堂、民宅等等,“回忆”两字意味着许多。旧照片留下珍贵的城市印记,其中有四幅远景拍摄的照片,连接成当时的澳门全貌。哪怕是在黑白照片里,最简单的两极色光影对比最为鲜明,把昔日的澳门勾勒得冷漠又神秘,让百年前简朴优美的景色重现眼前。

当画家笔下的场景或者摄影师镜头下的瞬间脱离平面,成为可接近的现实,我们看到,澳门又以一种充满妙趣的模样出现,将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拉得更近。

无论是对旧时澳门街的留恋还是对于新澳门的探寻,那些镜头下的澳门影像,值得让观众去重新审视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去发现隐藏于人与社会间的微妙关系。

更为丰富的表达

如果说从前的澳门大多是被记录下来,而现在的澳门,更多的是被重新认识的,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所表达的形式和情感更为丰富。香港艺术家林欣杰在繁华闹市收集了一些数据,转化浓缩成具体的陶泥雕塑。雕塑的大小、形状和上面所刻的纹饰深浅,显示了各地的人口和建筑物的密度,比如热闹的澳门大三巴最后变成了一坨屎雕塑。这样的作品,是年轻的艺术家善用他们这一代熟悉的科技和新媒体创作的,比较现代化。当然也存在着许多争议。大三巴是繁华旅游区,人多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何必以艺术的形式来再现?这成为了许多人争议的焦点。但是无论何时,在艺术家没有深入了解一座城市之前,旅游区都是人们最先认知这个城市特性的地方。只有逐渐融入到这个城市之中,或者说开始真正了解澳门华丽外表下的真实模样,才能了解这样一个穿越了500年历史尘烟的城市,拥有着怎么样的面容。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艺术家喜欢在澳门旅居,在这里寻找灵感。

“风景的视角——馆藏澳门四人摄影展”透过两代澳门摄影人镜头下澳门风光和心景,活跃于上世纪中后期的前辈摄影家李玉田、欧平,及当代年青摄影人黄骏杰、黄 的作品,呈现不一样的视觉对话。

李玉田用照片记录了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澳门风光,见证了小城变迁并为我们留住了难忘的集体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始,每逢国庆节,澳门华人社团会在重要街道和建筑物旁搭建澳门独有的国庆牌楼,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欧平的作品则为澳门摄影留下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线。古街陋巷、中西民宅、堤畔海岸,早已在岁月的冲刷下悄然消逝或面目一新,澳门过往的样子令人怀念,而前辈摄影家的作品彷佛是在带领观众领悟澳门那一抹美丽动人的纯朴。

当下的澳门正急剧发生着城市巨变,对于青年摄影人来说,这也许是创作的局限,又或许是激发批判思维创作的极大动力。二位新晋摄影人黄骏杰、黄 摒弃了具赌城特色的华丽气派、纸醉金迷式的景观,透过镜头表达年轻人内心“另类”的感悟。青年摄影人敢于探究城市、自然、人性的种种脉络,诉说澳门景色以外的故事,是对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自省。

澳门是一个创造神奇的地方。东西方文化的多元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城市发展与人文保护的兼容并蓄下,塑造出的一个既怀旧又时尚、既繁荣又闲适的澳门,这样微妙的冲突,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

金像奖新晋导演张经纬其剧情长片剧本《天水围》,获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大奖,其后由许鞍华导演拍成《天水围的夜与雾》。由他所指导的《青洲山上》,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澳门的故事,讲述14岁单亲少女晓晓,为了找回精神病的母亲,透过寻觅黑帮父亲、离家的哥哥和洗车维生的婆婆。以晓晓与家人的互动过程,体会家属与康复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相连关系。他眼中的澳门,更多的情感诉求在于亲情,在于生命。这样的故事或许并没有发生在澳门人的生活里,但却会让观众在那些长长短短的镜头里看到澳门的生活。就像那部让澳门成为无数文青心中的必去之地的电影——《伊莎贝拉》,那些出现在镜头中的窄巷和矮房,让观众隔着屏幕真切地感受着澳门的俗世生活与真实性格。有网友在看了《伊莎贝拉》之后,发出疑问,片尾曲为什么是葡语?答案一目了然,因为那是一个关于澳门的故事,除却故事和镜头以外,影片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配乐,用提琴,风琴和吉他,演奏出一幅关于葡国的香艳。无论是对旧时澳门街的留恋还是对于新澳门的探寻,那些镜头下的澳门影像,值得让观众去重新审视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去发现隐藏于人与社会间的微妙关系。

今天的澳门,更多时候被称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城市,韩剧特别青睐澳门的小清新,这里的街名不再仅仅是有趣而已,仿佛真的有了美好的寓意,成了那些美好爱情的邂逅地;香港喜剧电影特别偏爱澳门喧闹的赌场,这里善恶共存,能滋生众多笑料;近年来,内地文艺爱情片也喜欢在澳门取景,古老的街道,现代的楼群,包裹在潮湿的气息中,透露着爱与忧伤的情愫。而与大型度假娱乐城的跨界合作,成了许多国际大片在澳门寻找神奇的另一途径,在他们的故事和镜头里,澳门一如几百年前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不同的只是如今的神秘源自城市魅力,而不单单是生活。

在澳门,如果没有那些充满艺术化的表述,就像竟然没有遇到阴雨的天气一样,似乎缺了点什么。艺术通常让人思考,而风雨总让人沉沦,而这些在澳门却有些不一样。澳门是一个创造神奇的地方。东西方文化的多元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城市发展与人文保护的兼容并蓄下,塑造出的一个既怀旧又时尚、既繁荣又闲适的澳门,这样微妙的冲突,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艺术则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性情。艺术如何把脉一座城市,如何做出更有张力的艺术作品,一方面需要艺术家有足够的阅历与长时间的深入,另一方面,也需要这座城市不断呈现鲜活的一面。

幸运的是,澳门正是这么一座城市。

THE ART-FILLED MACAO

猜你喜欢
澳门艺术家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澳门回归日
澳门医改难题也很多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