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丹
收到很多家长的咨询,诉说孩子的诸多问题,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好的方法。所谓的好方法,除了自身的科学性,还要了解孩子本身的特点,以及他所在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让我无奈的是,很多时候是家长缺乏对儿童发展的了解,把孩子与其年龄相应的行为视为不当行为。
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其最基本的目的是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当孩子感觉到被需要、有价值的时候,才会发展其他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否则他要花费很大力气去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时往往会出现不正当行为。
曾经有一个家长向我咨询,她的孩子平时很独立,一到吃饭时间就哼哼唧唧,找各种理由不吃饭。我了解到,这对夫妻平时很忙,没时间陪孩子,只有到晚上吃饭时,才会关心孩子有没有吃好。这时孩子的心理感知是,如果我不好好吃饭,爸妈就会花更多时间陪我。我给那位家长的建议是在其他时间也多陪陪孩子。当孩子发现不耍伎俩也能获得关注,就不会通过不吃饭的方式来寻求父母关爱。后来家长反馈给我,他们与孩子每天约定一个陪伴的时间,孩子变得开心很多,吃饭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著名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在分析了大量案例之后认为,孩子的不当行为虽然每次都不同,但行为背后的想法不外乎是4种: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
场景一:下班回家后,妈妈在厨房忙碌,3岁的孩子在门口不停地叫:“妈妈,你过来。”妈妈放下活,走出来,问什么事。“妈妈,我们出去玩吧。”妈妈说做好饭就出去,然后转身回厨房。孩子跑进厨房一直黏着妈妈要出去玩。妈妈没办法,便带着孩子出门玩耍了。
场景二:每天晚上8:30,妈妈和乐乐都会为睡觉而争执一番。每次妈妈说:“乐乐,不要玩了,该睡觉了。”“还没到时间呢,我的画还没涂完。”“明天再画,现在要睡觉了。”乐乐握着画笔,死活不肯松手。最后妈妈妥协了,等着他涂完。谁知他涂得越来越慢,并以各种理由拖延上床的时间,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
场景三:读初中的小宁,约好了放学后跟同学出去玩,可回到家,妈妈觉得应该做完作业再出去。小宁拗不过妈妈,就把作业本给撕了,并对妈妈说:“明天不去上课了。”
场景四:7岁的贝贝练钢琴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以前贝贝对弹琴充满了热爱,并发誓要练好琴,而如今每次练琴几乎成了全家人的噩梦。她坐到钢琴前,就自动变笨,妈妈的责备也此起彼伏,“手这样放不对”“练这么久了,曲谱都记不住吗”……而贝贝的内心自白是“我就是笨”。
以上这些场景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陌生。场景一中,3岁的孩子在寻求妈妈过度的关注,一开始他并不走近妈妈,而是让妈妈走过来,当妈妈放下活走到他身边时,孩子便成功了。其实,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并不快乐,当他觉得自己不受关注时就没有价值感和归属感,他需要不断确认妈妈爱我吗?自己在妈妈心中重要吗?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妈妈不对孩子有求必应,而是与孩子商定出门玩的时间,或在厨房布置一个小任务,比如择菜,也许孩子就能轻松感知到自己的价值了。
场景二中,我们看到孩子一而再地挑战妈妈的权利,孩子的行为表达了他想做什么就得做什么,妈妈开始想强迫孩子就范,结果却一再妥协,孩子更加认为妈妈会听我的。其实,当妈妈意识到孩子挑战自己权利的时候,可采取的方法是退出权利之争,比如我会提前提醒你该为睡觉做准备了,到了规定时间,就抱起他上床,不理会孩子的哭闹,让孩子知道大人的底线在哪里。
场景三中的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然后报复。家长要及时表现出对孩子受伤行为的理解,并为没有顾及她的感受向孩子道歉。
第四个孩子对弹钢琴有了自暴自弃的心理,他觉得自己不行,家长的指责和催促更让他心灰意冷。如果家长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多鼓励,能帮助孩子慢慢树立信心。
此外,如果孩子总是打扰你,可能你和他的身体亲密度不够,他渴望得到你的碰触。如果孩子在撒谎,那表明你曾对他犯的错误反应过度。如果孩子不够自信,可能是你给他的建议多过鼓励。如果孩子不会为自己坚持,可能是你从小总在公共场合训斥他。如果孩子表现懦弱,那可能是因为每次出现困难时,你总是马上提供帮助。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当我们明白这点,孩子的不当行为将会成为一个机会,让我们恢复更好的亲子关系,更多地“看见”孩子,接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