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赞美一个人的时候,会说“这人好厉害啊,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一种观点“光是智商高的人未必会成功,情商高的人才更有可能成功”。伴随而生的,是大量的畅销书和辅导班,教你如何提高情商——小伙子,来来来,我看你骨骼精奇,只要八千八,秘籍拿回家!买了我这本情商宝典,你就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了!
然而,如果你够仔细,或许会发现:往往被认为“情商高”的人,也都相当聪明。那么问题来了:智商难不成是情商的先决条件?
事实上,这也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情商和智商高度相关,且存在因果关系。
智商的由来
情商的概念最早是在1980年代(说好的智商呢?),从对人类智力的一系列研究中衍生出来的。但对智力的探索,早已存在千年,《论语》中就已经有大量关于智力养成、智者与愚者区别的讨论。关于智力的定义,最简单也是最通用的,就是用大脑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可以五花八门,上至如何发射火箭这种尖端科技,下到如何有效地“撩妹”(你不会真以为撩妹只是看看教程就解决的事情吧……),都是智力的战场。
智商的概念产生于1904年,当时心理学家 Charles Spearman 通过给人们进行多项智力测试(空间、算数、推理)时发现,在一项测试中得分较高的在其他测试中得分也都较高,因此他认为人的智力是一个整体的能力,即智商。智商是一个相对概念,首先假定了同龄人人均数值为100,约定俗成的,智商高于120就是“聪明”,高于140就是“天才”,显著低于80就被认为是弱智。因为智商跟年龄有关,所以智商的测定结果也会随年龄改变。大多数人的能力随着年龄提高而提高的。
基于智商会随着年龄改变这个观点,到了1967年,Raymond Cattell 发现,人类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抽象思维能力往往随年龄增加而减弱,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随着年龄渐长。因此他认为人类存在两种能力,一种是流体智力,代表抽象思维能力,一种是晶体智力,代表知识经验水平。解决问题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知识经验储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年纪大了运算能力下降了,但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却比自己小时候强很多。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概念影响甚深,时至今日依然非常有影响力,且有大量生理和实证支撑。
情商是智商的肋骨
另一类智能理论侧重能力的多样性。1938年,心理学家Louis L. Thurstone 通过观察,认为智力不是一个整体能力,而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力;而到了1983年,Howard Gadner 又重提多重智力理论,在他的理解中智力有8个维度,而且在不同环境和文化下被赋予了不同重要性,他们是:视觉-空间智力(画家和建筑师),文字-语言智力(作家和演说家),身体-运动智力(运动员),逻辑-数学智力(传统智力),音乐智力,自然感知智力(与热爱动物、探索自然的能力,存争议),人际交往智力,自我控制智力。最后两种智力,便是后来被一小部分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延伸为情商的东西,并在 1990~2000 年间风靡全球。
情商,在没那么严谨的学术领域的定义会比普罗大众的更精准一点,分为两个部分:1.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2. 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换句话说,想成为一个“情商高”的人,首先自己要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进一步地,则要学会感知并调节别人的情绪。不言而喻,情绪是社交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毫不意外地,人们会认为“情商”是一种社交智力。渐渐地,“情商”概念和当时风靡的成功学沆瀣一气,成为毒害世界的伪科学心理学概念。
到底怎么高度相关?
要解释这两者的相关性,就得先讲到智商的成因。诚然,基因是重要的因素,但并非全部,基因对智商的影响平均来看应该只占一半,剩下的就是环境影响了。就像一株水稻,无论其基因多么优良,要是没有水、阳光、肥料、良好的气候、以及躲开灾难的运气,都无法结出沉甸甸的稻子。人类的智力也是一样,一个小孩,无论先天智力多么优良,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充沛的营养和专注的学习,以及适当的机会。而这其中,对智力发育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自控能力,也就是对自己意志和情绪的控制力。
美国心理学家们通过一个很经典的软糖实验来测试小孩在5岁时的自控力:放1块非常好吃的软糖在桌子上,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吃,坚持10分钟,我回来之后给你两块。孩子们面对诱惑所坚持的时间,正是他们自控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最终科学家通过多年跟踪搜集数据,最终发现了当年坚持时间的长短是与小孩成年后的智商相关性最强的因素,同时也是决定其社会成就最有力的先兆。
回想一下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概念:智力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两个流体智力相当的人,谁的知识多,谁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更多,进而获取的奖励和资源就更多,上升空间就更大,对智力的锻炼也就越多。这就像滚雪球一样,绝大多数孩子没有那么天才,都是一点点积累优势,不断超越环境中不够聪明不够专注的孩子,最终才成为社会金字塔顶尖的人。而专注,就要求能控制自己情绪。
那么情绪感知能力呢?情绪感知由两个部分组成,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和判断能力;第一个是生理决定,第二个则也是通过学习和思考产生。一个健全的大脑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是很强的,所以这本身跟智商高度相关,第二个则看后天努力的方向。有些人高智商低情商,似乎不懂别人的情绪和感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像练习解题一样练习判断情绪,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想要提高“情商”确实需要学习,但它首先还是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又在生活中大量训练了情绪判断,以及使用情绪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使用数学、使用杠杆、以及使用拳头一样),所以显得在人际交往中很是吃香。
文章最后,笔者我要补一刀再跑路:很多时候,一些人之所以被人说成高智商低情商,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你的感受,他们不是不懂你的不爽,只是觉得,你们这些凡人的情感,我何必在意呢,比起这个,还是征服星辰大海比较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