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承:劳模精神

2016-08-11 16:01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8期
关键词:杨静劳模温馨

杨静记忆犹新:13年前,当她正式进入“改梅助困室”工作不久的一天,太原市一家民营企业将一名血迹斑斑的工伤旅客的单架床抬进“改梅助困室”,求助杨静她们帮助办理进站、上站台、进车厢的难题。望着单架上全身血迹斑斑的男子,天生晕血的杨静刚要转身回避,劳模师傅史改梅一把拽住杨静,低声劝阻道:“血能吓死人呀?正因为他伤了、流血了才需要我们的帮助。伸手!抬起来!”

时至今日,每当杨静回忆起此事,还是面带羞涩地说:“我晕血的毛病就是我师傅逼我改了的……”

在杨静的心目中,全国劳动模范、太原站客运车间副主任史改梅不仅是自己工作中的师傅,更是自己服务旅客的学习榜样。曾几何时,史改梅在工作中自学哑语,掌握四川、河南、山东等地区方言,创立了需求判断、语言沟通、情绪调节、心理贴近、主题服务、延续服务等方法。2011年10月,杨静正式接过史改梅的爱心接力棒,继续传承“爱心奉献旅客,服务永无止境”的“改梅精神”。为了使每位重点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舒心,杨静向旅客郑重承诺:“我要热情为每一位旅客服务,让旅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为此,她总是早接班,晚下班,不厌其烦地咨询、检票、接送那些需要帮助的旅客。

对铁路客运单位来说,每年的春运、暑运、国庆黄金周等节假日,都是对铁路客运职工的一次次大考与检阅。寒来暑往,春去秋来。13年里,杨静针对节假日期间重点旅客多的情况,主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在站台与“改梅助困室”之间用轮椅车一趟一趟接送特困旅客。有时她要同时送多名重点旅客,到达不同的站台,送上不同的车次,连喝水的时间都得争分夺秒,一顿饭要分几次才能吃完。

今年49岁的杨静,患有膝关节滑膜炎和静脉曲张,可是她每天要走一二十公里的路。因长时间不能坐下休息,常常感到腰酸腿疼,但一看到老人、残疾人、盲人等重点旅客,她的耳旁就响起父亲的教诲:“别人遇上困难了,咱就搭把手、助把力。中国人,讲的就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正因如此,她被誉为老年人旅客的“闺女”,盲人旅客的“眼睛”,残疾人旅客的“拐杖”,小朋友旅客的“大姐姐”,外籍旅客的“温馨使者”。

2013年春运期间,“改梅助困室”将原有工作时间更改为24小时,有6名职工实行三班倒制度,以服务老幼病残孕等旅客为重点,以解决旅客实际困难为目标,全天候为旅客提供热情、周到、温馨的服务,帮助他们顺利进出站、上下车,温暖旅客远行的旅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静深知自己胸前党徽的责任。所以她无时无刻不警示自己,对需要帮助的旅客要用善良的心、勤劳的手、无私的爱,温暖他们,使“改梅助困室”的大爱随着滚滚车轮,传播得更远、更远!

猜你喜欢
杨静劳模温馨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传统与现代的“吟唱者”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The Center Problems and Time-Reversibility with Respect to a Linear Involution
温馨的一家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of Unusual Atmospheric Light Emissions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