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滨
(白云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浅谈青少年儿童赛艇运动员基础力量训练
冯丽滨
(白云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在赛艇项目运动中,运动员的基础力量训练对于专项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提升赛艇运动员们的基础力量训练则必须要对现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科学性的改造以提升其力量训练的效果。在这里主要针对青少年儿童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展开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其训练方式进行分析,以提升训练的水平以及效率。
青少年儿童运动员;赛艇运动;基础力量;训练方式研究
为了能够确保赛艇项目的长久发展,必须要将人才培养以及体能储备作为训练工作的重点,通过强化训练以保证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要求能够符合项目赛事需求。在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时,必须要严格执行其科学化的基础力量训练计划,这主要是由于基础力量的训练对于每位运动员的生涯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而基础力量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一方面需要运动员们积极配合,另一方面也需要确保计划的科学合理。其中运动员的自身素质情况主要是由人才的选拔而决定,而计划的科学性则需要教练制定。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基础力量训练能够发挥其应有效果,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运动员的训练要求,而另一方面则是必须要依靠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实际训练情况进行详细的采样分析,并通过目标观察以及查阅文献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对比,之后则是做出相关的量化统计结果,以了解其具体的训练情况。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白云区的赛艇项目在进行运动员的选拔时在质量上有较强的要求,在培育上也相对较好,各个时期的训练在内容分配上也相对较为科学,因此在整体情况上来看仍是属于优良。但是在调查时也发现了其中在训练方面的部分不足,较为突出的便是强度过大以及无氧训练过多的情况。虽然从训练的本意上来讲是好的,但是由于青少年们在身体发育上尚未完全,对于部分强度过高的训练项目往往会力不从心,甚至在训练中出现拉伤的情况,对于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缺乏正确的了解。同样的也存在训练的方式与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对于一些功能性的力量训练不够重视,以至于没有安排到位,导致运动员本应所具备的基础力量在比赛中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白云区赛艇项目训练模式进行调查,并以青少年儿童阶段的运动员们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做好相应的总结和分析,对其中的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改正,以提升其训练的效果。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选取40名白云区的青少年儿童阶段的赛艇运动员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针对其个人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并附加其基本情况一览表如表1所示。
表1
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通过向该批40名青少年儿童阶段的赛艇运动员们及其三位教练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以详细了解其训练情况,包括训练方式、时间安排以及强度等等,并进行及时的回收,从而获知详细的调查结果。有关问卷的发放以及回收情况如表2所示。
2.3 实验对象的追踪观察
通过对本次参与调查的40名青少年儿童阶段赛艇运动员进行周期性的跟踪调查,并对其训练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包括其训练内容、训练兴趣、训练负荷、训练强度以及训练结果等。在时间截取上以该批运动员当年的训练情况为主,其实际有效的训练周期为30周,做好起始与终结的记录工作。
表2
2.4 文献查询以及数据统计
除了要做好来自于调查对象的情况收集与调查以外,也必须要做好其他来源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而非仅仅将信息来源局限于一处。比较常见有网络搜索技术以及图书馆资料查阅等,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与赛艇相关的文献以及参考资料查询与检索,并通过浏览关于国内外各大赛事中与青少年儿童级别的赛艇项目有相关联系的训练大纲以及独特方式,进而了解更多的训练方式,并对其训练效果有所掌握。通过将不同渠道得来的数据以及训练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以做好其总结工作,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借助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应的整理、分析和储存。
3.1 基础力量训练计划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实现了对白云区青少年儿童赛艇运动队员有关其运动训练情况的大致掌握,得知其基础力量的训练内容在一年内的安排上主要包括准备期以及比赛期这两个阶段。在处于其训练准备阶段时也有相应分类,包括常规性的阶段以及专项性阶段两个时间点进行不同的计划安排从而实现基础力量的阶段性。当进入一年中的比赛期阶段时,该时期的训练内容则主要是抓紧时间做好有关赛前的各项模拟赛训练为主要任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周期性的任务计划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单周期特征,具体的比如将初始的十周划分为常规性的准备阶段,而将11~24周期间的训练计划归为专项性阶段,其最后几周则会统一划归为赛前准备阶段,而这一阶段主要是由运动员们的前期训练情况而定,如果训练得当且取得的效果较为良好,则可提前进入赛前准备阶段,以使运动员们能够快速适应比赛的力量需求,而如果在训练中情况并不如意,各项体能训练以及基础力量的训练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则赛前模拟阶段必须要稍微延后,待其基础力量的训练取得预期效果时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赛前模拟阶段,但是无论该阶段如何延后,都必须确保其能够拥有两周的赛前准备时间。通过对其训练状况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在其常规性的准备阶段当中,运动员们的最主要训练内容便是有关其个人技术上方面的改进以及各个运动员在有氧耐力上的提升,反倒是其训练总量以及强度上要相对的低一些。在其进入专项性阶段时,队员们的训练内容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逐渐由原先的个人技术的改进、个人有氧耐力的提升转变为对基础力量的强化性训练以及功能性技术磨合与演练,使队员们的技术节奏、团队配合能够有所提升,并且能够将其功能性技术同运动员们的个人素质以及基础力量进行完美的结合,其强度以及总量也有原先的常规性转化为专业性,并且在各项动作的要求上也将变得更加严苛和规范,并且随着每位运动员在其体能上的提升,其力量训练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大,并随着训练时间而逐渐提升,尽最大可能的实现运动员们体能上的突破。而赛前的基础力量训练其主要内容便是在高强度的压力之下进行赛事模拟训练,其基础性力量能够在这种高标准高要求下得到有效的强化,并超越之前的数值,以确保运动员们在参加赛艇项目比赛时获得最好的发挥。基础力量的训练贯穿于各个时期,并且就整体情况而言是相对较好的,在科学性上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但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训练安排,考虑到基础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必须要保证其在总体的训练方案上能够符合高规格的赛事要求。
3.2 基础力量训练方案实施
关于基础力量方面的训练方案在其制定中往往会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以及体能情况进行考虑,其方案符合青少年儿童在该时期的生理标准以及专业赛艇运动员们的正常生理机能,并且其方案在制定时对于赛艇运动各项体能要求以及基础力量需求有一定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门的基础力量训练方案。通过在每周二、四、六所安排的基础力量训练,实现青少年儿童运动员们的基础力量提升。在周二的下午,组织运动员进行大肌肉群的高强度训练,借助杆铃等一些中量级别的设备进行地面训练,具体的由仰卧起坐、深蹲、卧拉以及提拉等方式,每一个项目可以以8~15或者是15~25个归为一组动作,要求其必须至少完成5组,并将这些项目归纳为一个大循环体系,其力量训练的重点在于其腰部、上下肢、背部以及腹部等。在周四时,运动员们基本上也完成了有关水上项目的技术性配合训练,为此则可以安排强度较低的小肌群训练,即采用小负重的方式进行地面训练,训练项目则采用强度要求不高的活动,如立卧撑、侧面收腹以及提拉等项目,同样的每一个项目可以以8~15或者是15~25个归为一组动作,要求其必须至少完成5组。这种小肌群的基础力量训练,在锻炼时虽然不及大肌群的训练在强度以及力量提升上有效,但是对于肌肉的协调性而言却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在周六的时候,考虑到一周的训练状态,在基础力量的训练项目安排上主要以仰卧起坐、抱头蹲起等方式为主,这些项目主要是对运动员的力量以及耐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包括其上下肢的肢体力量与耐力训练,腰腹与背部的力量与耐力训练,在执行时每一项目在数量上控制在250个,并依据各阶段的训练情况选择正确的负重数值。
由于白云区的赛艇运动员青少年儿童队员在参加关于赛艇运动的训练时往往都有其他体育项目的训练基础,这便是其资源优势,如果在此优势之上展开运动员们基础力量训练的任务科学安排则会极大地提升训练的成果。同时借助阶段性的训练规划,使基础力量的训练能够始终贯穿于整个训练时期可以有效保障运动员们在基础力量方面的竞争优势。
赛艇运动其本身便属于对耐力、体力以及技术均有考验的一种体育运动,并且作为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在进行运动员们的技术性以及耐力性培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基础性力量的培养,并应当将其贯穿于整个训练计划的始终,从而确保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能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赛艇运动的基础力量训练中,其作为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们的个人基础力量多会随训练的积累而有所提升,这就要求在安排训练任务要依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长期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基础力量。
[1]翟立武.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员负荷点及分析[J].当代教育科技,2014(28):33~34.
[2]王昌丽.青少年赛艇专项力量训练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175~179.
[3]赵亮,何骁,韩海涛.山东省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5):47~51.
[4]杨慧君,池秀清,齐家玉.湖北省赛艇轻量级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4):86~98.
G861.4
A
1004-7344(2016)13-0054-02
201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