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白梅
(宾阳县大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宾阳 530408)
探讨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减量技术如何运用
余白梅
(宾阳县大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宾阳 530408)
水稻病虫防治一直是水稻种植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受到病虫的危害,水稻会出现产量降低,甚至绝产的现象。目前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就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这样的后果就是使稻谷农药残留超标,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为此,部分地区开始采取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在确保水稻生长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农药的使用,本文就此技术的运用展开了分析,旨在为农药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水稻;病虫防治;农药减量;农药使用
1.1 水稻病害虫逐年增加,频率加剧
这种加剧的趋势可以通过连年的数据累计和调查研究得出,比如对于南方水稻的黑条矮缩病,这一病虫害首先在广东地区发现,但其后社会和政府并没有高度重视,也没有采取有效举措,以至于后来在广东的周边等地也都全部出现,这时虽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已经较迟了,未得到有效的防治;后来该病虫害在全国范围内有蔓延趋势,危害了大量的水稻,给我国水稻产量带来的很大的影响,给粮食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1.2 药剂的抗药性和耐药性
为了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对农作物施加的农药越来越多,剂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产量,有的地方一旦发现病虫害,就会对其进行农药的喷洒,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虫害的耐药性,也加重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为一条完整的生物链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人作为这个生物链的重要环节,农药的残留也给人体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1.3 欠缺科学用药技术
我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病虫害普遍缺乏识别能力、田间的调查能力、预测预报和科学用药的能力,有的不能及时发现田间早期的病虫害,丧失处置的最佳时机,不能及时采取有效举措。很少有人接受过专门的农业病虫害培训,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方法单一,观念滞后,不能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有的甚至在不合适的时机喷洒了不适合的农药,由此带来的药物滥用、盲目乱用和效果差的问题也逐步凸显。有的错过了规定时间,病虫害又要泛滥起来,只好继续进行农药的喷洒,增加喷洒次数。
水稻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产物之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主食,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也相对较大,这其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虽然当前关于水稻种植技术在不断提升,但病虫害的威胁日趋严重,所以一些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为了效果好、见效快,喷洒用量过大的农药,对水稻的质量造成影响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趋严重,比如喷洒农药时会有粉末到处飞溅,游离在空气中会对人体构成威胁。如果用量过大以及使用部位的叠加,会使农药残留深入到稻谷之中,影响稻谷的品质,有资料显示,通过实验,有将近35%的农药会被植物所吸收,可见危害之大不是危言耸听。
3.1 耕地面积的控制
主要是有的地区地处的环境造成耕地的面积较小,比如山区,为了提高产量,会通过大量施肥施药来促进水稻的生长,农药主要是保证水稻产量,化肥主要是帮助水稻实现增产。
3.2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
目前,我国农业的种植模式还是以小规模种植为主,这种模式主要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前沿的科学种植技术很难用到当前的农业种植中去,除此之外,还有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建设,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外出劳动力打工造成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锐减,年纪较大的种植人员对一些前沿的观念很难接受,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种植的那些所谓的老经验、老方法进行,造成科学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很难得到推广。
主要做到以下三点:①不能无原则的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异的处置策略,不同的病虫害,其弱点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不对症下药的方法去处置,虽然有时好像有点效果,但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也容易衍生出很多新的问题。只有选择环境友好、低残留、针对性的农药,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②选准部位。不同的病虫害其危害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有的在叶上较为容易生成,有的在茎上较为容易生成,比如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就容易在稻株中下部生成,稻叶瘟、稻纵卷叶螟就容易出现在稻叶上,稻曲病为害穗粒,穗瘟发生在稻穗颈节,针对这些部位要做到针对性强的喷洒,使药液和病菌、虫体充分接触,重点喷洒才能不至于造成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且效果更佳。③合理控制使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害虫只要到达一定数量时才要使用药物进行喷洒,不能只要看见有虫就进行治理,同时还要做到分清农药的用途,不可不按原则的混用和瞎用,做到精准施药,减少浪费,生产出放心绿色的农产品。
为了了解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减量技术的优点和应用情况,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该技术的试验研究,具体的试验方法、结果如下: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的水稻品种为Y两优8号,试验田地势平坦、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未安装杀虫灯或引诱剂。试验用药:试验区为40%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30%苯醚甲环唑·苯环唑分散剂;对照区为井冈霉素、毒死蜱等常规药剂。试验区施药3次,对照区施药5次,分别在30d后观察两组试验中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并进行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两组试验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见表1,通过结果可知,试验组的用药次数少,但是药效显著,对稻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及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好。对照组的用药次数多,但药效不明显,以上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远不如试验组。两组试验水稻经济产量研究见表2,由表2可知,试验组实际产量比对照组的产量高出2.7%,且水稻的外观颜色好,颗粒饱满度高;对照组由于收到了蓟马的危害,存在发黑现象。不同处理区的经济效益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组的药品价格高,但是人工费低;对照组的药品价格低,但是人工费高,最终两者的总费用相等。
表1 不同施药处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表2 不同施药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单位(元/hm2)
综上所述,减量用药比常规用药的药效好,可以实现药物的充分利用,且产量高;常规用药中药效发挥不好,药量大会威胁到水稻的生长,影响到水稻的质量。
减量使用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这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仅可以降低农药的残留,也为持续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目前生态农业的模式已经改变和优化,有的甚至已经取消了化肥和农药的实施,采取物理的方式实施,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②有利于不断遴选出优质的水稻种。可以通过实验,不断研究新组合和配套的高质量栽培技术,实现水稻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水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能保证水稻的安全和价值,真正实现生态农业。③有利于高效农药的推广使用,实现生态农业,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还要有效减小农药使用量就必须要选用质量高效的药剂,科学合理配方,保护自然界的天然天敌的同时,不断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水稻病虫防治一直是水稻种植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受到病虫的危害,水稻会出现产量降低,甚至绝产的现象。在大力倡导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的今天,大规模推广农药减量技术是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今环境不断恶化的最佳选择,对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乡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不断推广不仅仅能提高水稻的质量,更对农业发展的品质化、生态化和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在农业、农作物防治技术的替代,防治技术的革新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潜力可挖。
[1]何海燕.水稻病虫防治上采用农药减量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业信息,2015,08:63.
[2]陈敏.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4,08:29~30.
[3]邹戈匕.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04:151.
[4]陆日光.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04:112.
S435.11
A
1004-7344(2016)13-0195-02
2016-3-22
余白梅(1978-),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农作物品品种实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