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及其生态文明价值

2016-08-11 08:11
丝绸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遗产

郭 盛 晖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州 511483)



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及其生态文明价值

郭 盛 晖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州 511483)

摘要:桑基鱼塘作为珠江三角洲著名的传统经济模式,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在中国当前“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中,其生态文明效应尤其值得关注。珠三角桑基鱼塘的生态文明价值非常突出,具体表现在:因地制宜地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关系,蕴含着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维护了生态安全,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正确认识和评价桑基鱼塘的生态文明效应,不仅有利于这一特色经济模式的传承与发展,而且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范例与启发。

关键词:生态文明;桑基鱼塘;农业生态;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总体布局的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1]。为此,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寻求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大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乏生态文明思想,许多还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闻名于世的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就是其中一例[2]。桑基鱼塘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合理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循环生产方式而蕴含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3],堪称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奇葩,也曾被世界联合国有关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循环的典范”[4]。生态文明是当代人们对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反思后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5]。深入分析和挖掘珠三角桑基鱼塘及其生态文明价值,总结和吸收其合理因素,古为今用,结合时代潮流创造和发展符合现实条件的生态文明新形态、新方式,对于促进中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1 珠三角桑基鱼塘及其演变历程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雨热丰沛,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是,位于三角洲中心区域的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古代因“地势低洼,水潦频仍”,耕地渍水难排,常年洪涝不断,并不利于传统的稻作农业[6]。为解决水土矛盾,经过长期摸索,勤劳智慧的珠三角人们在明代中、后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低洼积水地就势深挖为塘,泥土堆于四周形成基,在基上种桑,塘中养鱼,以桑叶育蚕,蚕沙(蚕屎和蚕尸)喂鱼,塘泥(含鱼粪)肥桑,这就是著名的桑基鱼塘[7]。

自明代中、后期以来,桑基鱼塘在珠三角盛行了400余年,经历了三次发展热潮,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际丝绸贸易市场的繁荣,珠三角桑基鱼塘进入鼎盛时期[2]。当时,集中连片分布的桑基鱼塘总面积多达13.5×104hm2,分布区以顺德、南海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北起今广州—三水铁路沿线,南至中山石歧,西南伸向江门新会,向东跨入番禺,向西越过西江干流[6]。其中,以顺德为代表的核心区,当时几乎是全民皆桑,80%的人们从事蚕桑业,90%的耕地为桑基鱼塘,“从地图上,全(顺德)县几乎全部为绿色的桑地所覆盖”,蔚为壮观,三角洲其他各县的桑基鱼塘占耕地的比例约30%~70%不等[8]。

此后,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及随后抗日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的桑基鱼塘迅速衰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珠三角桑基鱼塘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并向三角洲外围及国内外水土条件相似的一些区域推广试验,社会经济影响不断扩大[9]。90年代以后,随着珠三角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桑基鱼塘在珠三角已基本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新型基塘和现代鱼塘养殖经济模式[10]。

桑基鱼塘是一个桑、蚕、鱼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和良好的生态效应。同时,也是一个种养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生态经济模式,具有复杂的产业链关系和良好的经济效应。它以种桑育蚕和养鱼为基础,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农业,带动缫丝和丝织工业及鱼产品加工业,进而以各类生产要素及产品的市场投放而拓展到商业、服务业。通过蚕桑种养、鱼塘养殖等农业产业链,以及制茧缫丝、丝织加工与贸易等工业和商业产业链,将种桑、育蚕、养鱼、制茧、缫丝、丝织及贸易等生产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土、光热、劳动力、动植物等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了“桑茂、蚕壮、鱼肥大;泥肥、基好、蚕茧多”的良性循环[11]。这种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珠三角桑基鱼塘的桑叶产量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表1)[6]。此外,通过蚕沙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 250 kg/hm2,再加上制茧、缫丝及套种、间种的蔬菜收入,桑基鱼塘的经济收益确实是“两利俱全,十倍禾稼”[6],为珠三角的经济兴旺、人们的生活富足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解决了本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等社会矛盾,形成了相对安定、民风祥和、人文蔚起的社会环境,而且还衍生了勤俭节约、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开放多元等地域文化[12]。

表1 珠三角与相关省份的桑地年平均产桑量统计 (1956—1957年)

桑基鱼塘不仅是珠三角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模式,具有宝贵的文化遗产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生态经济学内涵,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文明意识,体现了明显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循环经济特征,应该充分认识和挖掘利用其生态经济意义和生态文明价值。

2 桑基鱼塘的生态文明价值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其价值观、道德伦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有别于传统文明。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宗旨,强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12]。生态文明既是人们批判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成果,又继承了二者的许多科学要素。珠三角桑基鱼塘既是一种农业文化,又具有工业文化的某些特征[13],更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典范,具有突出的生态文明价值,具体表现为:尊重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2.1尊重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文明论认为,世界是一个由人、社会和自然等要素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不仅人是该系统的主体,而且生命和自然界也是该系统的主体,它们都是存在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价值的主体[5]。长期以来,在以人类为中心的“主—客”二元哲学理论中,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宣扬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主张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这种世界观成为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生态文明则扬弃了“主—客”二元论和以过分强调分析方法为特征的传统哲学观,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形成了“人—社会—自然”复合中心论,认为不仅人是世界的主体,而且生物和自然界也是世界的主体。不仅人具有价值,生物和自然界也具有价值,自然的价值包括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其外在价值是指它为其他对象(包括人类)提供需要和利益,对人类社会具有一定作用,其内在价值即它自身的生存价值,它按生态规律生存,其生存同时也是创造,其自身是具有价值的[12]。因此,生态文明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自然置于与人类同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平等对待自然,承认自然的价值,合理地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桑基鱼塘文化中,“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得非常明显。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在低洼渍水地环境中发展起来,它对自然的利用不是绝对以人类为中心,不是完全根据人类的喜好、不顾自然环境特点的大动干戈,而是本着“人—社会—自然”复合中心论思想,把自然界也当作主体和中心,既根据人类和社会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特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对低洼地的改造是“就势”挖深,泥土“就近”覆于四周,用最小的成本和最低的代价实施环境改造,把人类对渍水地的治理控制在科学合理限度内,基本保持原有的水域环境,并不是来一个彻底地、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关于基与塘的大小、比例结构,也是充分尊重所在地的水土条件,虽然以六基四水比例为主,但并不是盲目地讲究整齐划一。在一些地势较低洼、水网较密集的地区,其基水比则相应缩小,形成了五基五水、四基六水甚至更小,如南海九江等低洼之地呈“鱼塘十之六七,田地十之三四”景象,其基塘系统大多为三基七水式结构[7]。

承认生物和自然环境的生存价值,平等对待自然。以池塘养鱼为例,尊重淡水鱼在自然环境中的混合生长状态,实行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给鲩鱼、鳙鱼、鲢鱼、鲮鱼、鲤鱼、鲫鱼等各种鱼类都有生存的机会和空间,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以高产为目标的单一品种(剥夺其他鱼类的生存)养殖,也没有割裂其天然的食物结构和食物链关系。此外,通过桑树与蔬菜等作物的轮种、桑地的冬刈等方式给自然环境以休养生息机会,让自然生态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演替。

2.2注重资源再利用,体现循环经济思想

循环经济是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它以资源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是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经济理念由线性思维转变为整体性循环思维,经济模式由“原料—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转变为“原料—产品—剩余物—新产品”的循环性生产[14]。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尽量减少进入生产或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消耗。再利用原则要求物品或产品尽可能多次、多方式地使用,通过再利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和废物。资源化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再生资源,重新进入市场和生产过程,资源化通常有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两种途径[14],它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念在桑基鱼塘系统中表现得非常典型。桑基鱼塘系统通过“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等多环节生产过程,环环相扣,实现循环生产。因为有蚕沙喂鱼,可减少塘鱼精饲料的投放,也就减少了饲料加工的资源消耗;因为有塘泥肥桑,可减少桑树栽培中的化肥施用量(化肥是由大量的含氮、磷、钾的有机或无机物资源加工而成),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也就等于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15]。

就产品(物品)的利用与再利用而言,不仅桑基鱼塘的主产品(如桑叶、蚕茧、生丝、鱼等)可以有多种利用方式,而且其副产品(如桑枝、桑皮、桑葚、蚕沙、蚕蛹、蚕蛾、长吐、滞头、丝茧水等)的用途也非常广泛,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利用。以每年冬刈废弃的桑枝为例,它不仅可以作蚕寮(泥屋)的建筑材料,也可以当作柴薪用于缫丝时生火煮茧,还可以通过手工艺人制作成各种特色编织品,或者当作造纸、纤维板和培植食用菌的原材料。从而,实现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

蚕沙和塘泥原本是养蚕和养鱼过程中的废物,蚕沙如果不经处理而直接堆放到户外或田间地头,不仅会因蚕沙的腐烂变质污染环境,而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引发蚕病。塘泥如果长期淤积不挖则不仅容易将鱼塘淤浅,而且使鱼塘形成嫌气厌氧环境从而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导致鱼因缺氧而死亡。通过桑基鱼塘系统的循环生产,将蚕沙当作鱼的饲料,将塘泥当作桑地的肥料,把废弃物当作有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少有甚至几乎没有废弃污染物输出,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从而,体现循环经济的资源化原则。

2.3以人为本,体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的主旨是构建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伦理观认为,不仅要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还要树立人类自身的平等观,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及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5]。生态问题虽然直接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其根源和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以人为本,处理好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通过人类的解放和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使发展的成果能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合理。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所构成有机体得以全面发展。

桑基鱼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等生态文明内涵,其发展成果也尽可能地惠及了较为广泛的群体与阶层。桑基鱼塘系统以“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形态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劳动素养与资本需求各不相同的工种及就业机会,通过相对合理的劳动安排及社会经济组织的构建使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群体都能发挥作用与特长,并从中受惠,让他们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与归宿,体验到相对的公正与平等(当然,这里的公正与平等也只是相对的)。特别是对妇女、儿童、老人以及一些长期受社会歧视的弱势群体(如疍民,又叫水上居民,以江海为家,居无定所,以捕捞和航运为业,因其生产力和文化水平低下,古时长期受当地人的歧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相对平等的对待。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劳动分工,为老人、儿童提供了除草、采茧等劳动强度较低的工作机会,为妇女提供采桑、缫丝等具有一定技术的工作方式,为疍民提供了水上运输、鱼苗捕捞等适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工作方式,让他们各尽所能,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又通过发展教育,资助办学,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教育与成长机会,通过社会福利机构让老人老有所养,通过到缫丝厂上班让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获得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空间[16]。

此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上,桑基鱼塘系统除了体现相对平等外,还体现了相对的尊重。尊重个人选择、尊重个人意志,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自梳女及其习俗的形成与发展上。自梳是旧时珠三角桑基鱼塘区一种特殊的婚姻习俗,基塘区青年妇女因从事采桑缫丝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后,有的希望能摆脱旧时封建式婚姻和家庭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新的生活方式,于是,便相约独身、梳起不嫁,成为自梳女。对于这种“反封建的女性解放运动”现象,基塘区男权统治的封建宗族制社会并没有强行压制,而是采取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默认和允许她们以“自梳”的形式实现个人意愿和选择,甚至建设“冰玉堂”予以认可和支持[17]。

正因为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有了相对的公正、平等及相互间的尊重,桑基鱼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对和谐。

2.4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在遭遇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后,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在内涵上,生态文明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和制度,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循环经济等问题后的综合结果[18]。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人与社会的和谐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桑基鱼塘系统中,人们在蚕桑和塘鱼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太阳能,在缫丝过程中充分利用桑枝等可再生能源,少用或几乎不用石化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并以冬刈的形式使桑地水土资源获得休养生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超过它的再生能力。通过对蚕沙等废弃物在系统内的有效利用,排放到系统外的污染物很少,完全控制在自然界的自净化能力内。一年一度的“上大泥”和夏秋至少一次的“戽泥花”是对桑地水土资源的有效补给,符合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在每一次开发后及时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进行补偿”[18]。通过基与塘的合理匹配及基面桑地的耕作,确保了一定比例和面积的绿地及湿地,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生态安全,从而使珠三角在桑基鱼塘盛行的数百年内,其土地、水和光热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能维持在正常水平,自然环境各因子及其组合保持稳定、有序地运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本着相对公平的原则适当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当代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人、生命与自然界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他们各自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在当代人之间,桑基鱼塘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如上文所分析的妇女、儿童、老人和疍民等)。在地区与地区之间,桑基鱼塘系统通过农业商品化生产、乡村工业化发展(缫丝厂均建在乡村)及劳动地域分工,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产区,带动了周边地区及乡村社会的发展,较好地处理了城乡地域关系及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代际之间,前代人为后代人留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近现代珠三角之所以能长期保持经济崛起、社会繁荣的持续发展态势,固然是由区位、政策、机遇和民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与桑基鱼塘系统所提供的良好基础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桑基鱼塘在促进珠三角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3 结 语

珠三角桑基鱼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循环经济形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生态文明特征和内涵(表2),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明价值,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表2 桑基鱼塘的生态文明内涵及价值表现

当然,相对于博大精深的现代生态文明体系而言,古老的桑基鱼塘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只是朴素的、浅层次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至在经历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后,珠三角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已严重濒危,即将湮灭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舞台。因此,对于珠三角桑基鱼塘的生态文明价值需要辩证地去看待。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利用其价值与意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合理因素,为中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地评价和正视桑基鱼塘的局限与不足,相对于现代生态农业,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偏低,其生产链和生产的循环性也相对脆弱,需要扬弃和发展。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建议以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及旅游科普基地等方式对桑基鱼塘进行保护利用和创新发展。从而,使珠三角桑基鱼塘这一古老的生态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焕发生机,不断发挥其生态文明价值,促进中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157-162.

WU Jinjing, ZHU Huanhe.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in one”[J].Marxism & Reality,2013(1):157-162.

[2]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12-119.

SITU Shangji.Cultural Geography of Guangdong[M].Guangzhou:Guang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1:112-119.

[3]KORN M.The Dike-Pond concept: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nutrient recycling in China[J].Ambio,1996,25(1):6-13.

[4]邓芬.桑基鱼塘: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业特色[J].农业考古,2003(3):193-196.

DENG Fen.Mulberry Fish-Pond:the main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J].Agricultural Archaeology,2003(3):193-196.

[5]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9-20.

YU Mouchang.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M].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2010:19-20.

[6]钟功甫,邓汉增,吴厚水.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7-14.

ZHONG Gongfu, DENG Hanzeng, WU Houshui.Study on the Basic Pond Syste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M].Beijing:Science Press,1987:7-14.

[7]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587-588.

QU Dajun.Guangdong Xinyu[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5:587-588.

[8]考活,布士维.南中国丝业调查报告书[R].广州:岭南大学农学院,1925:33-45.

HOWARD C W, BUSWELL K P.A Survey of the Silk Industry of South China[R].Guangzhou:College of Agriculture Lingnan University,1925:33-45.

[9]WONG C Y.Historical geography of pond aquaculture management in the Zhujiang Delta[J].Asian Geographer,1997,16(1):72-88.

[10]聂呈荣,骆世明,章家恩,等.现代集约农业下基塘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恢复[J].生态学报,2003,23(9):1851-1860.

NIE Chengrong, LUO Shiming, ZHANG Jiaen, et al.The dike-pond syste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degradation following recent land use altera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ir ecological restoration[J].Acta Ecological Sinica,2003,23(9):1851-1860.

[11]任光辉,廖雪林.桑基鱼塘中诞生的丝绸染色技艺:香云纱的文化遗产与保护[J].丝绸,2011,48(6):40-43.

REN Guanghui, LIAO Xuelin.The unique silk dyeing process born of “Mulberry plot-fishpond”: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bout Gambiered Guangdong silk[J].Journal of Silk,2011,48(6):40-43.

[12]苏耀昌.华南丝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29-42.SU Yaochang.The Southern China Silk District:Local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World System Theory[M].Zhengzhou:Zhongzhou Ancient Books Press,1987:29-42.

[13]麻国庆.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以广东农村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3(5):92-199.

MA Guoqi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rural areas in Guangdong[J].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2013(5):92-199.

[14]张墨,高帅,陈静.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J].生态经济,2014,30(1):45-51.

ZHANG Mo, GAO Shuai, CHEN Jing.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Ecological Economy,2014,30(1):45-51.

[15]张健,窦永群,桂仲争,等.南方蚕区蚕桑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桑基鱼塘[J].蚕业科学,2010,36(3):470-474.

ZHANG Jian, DOU Yongqun, GUI Zhongzheng, et al.Mulberry-Base-Fishpond:the typical model of se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southern China[J].Science of Sericulture,2010,36(3):470-474.

[16]吴振兴.近代珠江三角洲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广东社会科学,1991(5):25-30.

WU Zhenxing.The Pearl River Delta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chines and silk reeling industry on social economy[J].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1991(5):25-30.

[17]李宁利,周玉蓉.珠江三角洲自梳女兴起背景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4(4):89-93.

LI Ningli, ZHOU Yurong.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of rising of the celibate women in Pearl River Delta[J].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2004(4):89-93.

[18]孙伟平.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8(9):51-60.

SUN Weiping.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Jiangxi Social Sciences,2008(9):51-60.

DOI:改革与管理10.3969/j.issn.1001-7003.2016.04.014

收稿日期:2016-01-02; 修回日期:2016-03-11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2XGL17,GD14XGL06)

作者简介:郭盛晖(1969—),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区域文化等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7(2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4-0078-06引用页码:041401

The mulberry fish pond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i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GUO Shenghu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1483, China)

Abstract:Mulberry Fish Pond, a famous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 in Pearl River Delta, has great soci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benefit.I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are especially worthy attention in current constructions of “Five Roles-in-One”.I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of Mulberry fish pond in pearl river delta are quite prominent,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acts:it has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it implicates the eco-civilization concept of respecting nature and people foremost; it emphasize resources recycling which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recycling economy; it protects the ecology safety and boos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t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nationwide and worldwide.Accurat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the eco-civilization values of Mulberry Fish Pond not only benefits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special economy mode, but also offers references and paradigms to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ulberry Fish Pond; agriculture ecology; cultural heritage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