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宏林(湖南华纬水电工程公司,湖南 常德 415000)
泵站一体化设计的实际应用
候宏林(湖南华纬水电工程公司,湖南常德415000)
泵站的一体化设计施工,能够合理的减少占地,优化泵站建设方案,缩短建设周期、节约泵站的投资成本。本文结合了某泵站引、排、灌的一体化建设的实际应用,提出一些泵站优化建设的思路,望对今后泵站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体化设计;泵站建设;实际引用
该泵站建设为A湖的重要引排水泵站,A湖本身缺乏集雨面积,常会出现水源不足,泵站起到可以将附近河水引入A湖,且在垸内发生洪涝时将A湖湖水排出到河流洪道。在泵站的两侧同时布置了灌溉用渠道,在旱季时可以将A湖湖水或者河水抽入到灌溉渠道内,用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当前泵站的各工况运行水位见表1。
表1 泵站各工况运行水位(单位:m)
因A湖和泵站为渠道连接,在渠道的两侧有较多居民点分布,如果在设计建设中采用排、灌分建,渠道就必须拓宽,增加居民拆迁的数量,直接导致投资的增加。所以在泵站建设之前,多方参与讨论从而提出了“引、排、灌”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依照合建型的泵站进行设计施工建造。
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使得施工建设较为集中,整体工程能够满足引水、排涝和灌溉多功能集合。相比分散式的泵站建设节省了建设资金。在建设施工中,泵站的主题结构主要分为防洪闸、压力水箱、穿堤涵管以及主泵房。其中压力水箱与主泵房在堤防内侧平行布置,其中压力水箱分为两层,泵站通过在压力水箱两侧闸门的控制,得以实现泵站不同的功能。主要建筑详见图1。
图1 泵站平面结构布置图(上)总面布置图(下)
3.1泵站的引水功能
河水的洪道水位高程为 (26.0~29.0)m间,A湖水位为(27.0~30.0)m间,如要实现河水引入控制如下:开启防洪门C,关闭抗旱阀D,将控制门A下闸,控制门B上闸。将河水引入穿堤涵管进入压力水箱下层,利用水泵将水抽至上层,流向控制门A的上孔,最终流入引水渠道实现引水功能。当河水水位高于A湖水位时,可将闸门全部上提,实现自流引水。
3.2泵站的排涝功能
A湖水位为 (28.5~30.0)m之间,河水洪道水位高程为(33.4~37.9)m之间,要实现涝水排入外河控制如下:防洪门C开启,抗旱阀D关闭,控制门A上闸,控制门B下闸。A湖水通过引水渠道进入压力水箱下层,通过水泵抽至上层,流向控制门B的上孔,最终通过穿堤涵管流入外河,实现排涝功能。当河水位低于A湖水位,关闭全部闸门,实现自流的排涝。
3.3泵站的灌溉功能
A湖水位为 (27.5~29.5)m之间,河水洪道水位高程为(26.5~29.0)m之间,要实现农田灌溉控制如下:防洪门C关闭,抗旱阀D开启,控制门A上闸,控制门B上闸。A湖水通过引水渠道进入压力水箱下层,通过水泵抽至上层,通过抗旱阀D控制的钢管,最终流入两侧的抗旱渠道,实现灌溉功能。
泵站的多种功能是通过对水箱闸门的调节而达到,压力水箱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控制进流,下层的作用为加压,水的流向则是通过前、后两扇控制闸门对上、下水箱的压力来调节;上层水箱设置左、右两个灌溉阀门,可通过灌溉阀门的开、关控制水流向需水的灌溉渠道。因此压力水箱在施工中存在如下问题:
(1)控制闸门起到调控水流的作用,其功能的变化改变着挡水方向,对于闸门的施工方式为双向止水,在闸门提起后封堵压力水箱上层孔口时无底坎止水,对底部封堵的方法在施工中则采用侧止水,闸门上提后的止水效果则取决于对底部施工中做特殊侧向止水。
(2)排涝时外河水位高,控制门B下闸,此时控制门顶部的螺杆空隙处承受较高的水压,处理不当时,不仅无法实现排涝,甚至会出现外河水从控制门B顶部倒灌的可能,因此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将控制门B顶部的螺杆进行了严实的封闭,并且在泵站在门槽上部预留二期混凝土和锚栓,闸门在进行安装后用抗压盖板密封门槽顶部,抗压盖板与闸门螺杆之间的缝隙使用橡胶螺母封堵,当闸门到位为后将橡胶螺母向下旋紧封闭螺杆与钢板之间的缝隙。详见图2。
图2 闸门槽顶部止水示意
(3)工程设计的要求水泵在引水、排涝工况均能稳定运行,但在实际施工中得知引水工况净扬程低,排涝工况净扬程高,如施工按两个工况选型则没有合适的泵型,因此考虑按排涝工况布置水泵出水管中心高,可适当抬高引水工况净扬程,选型时优先满足引水工况下的提水流量达到10.21m3/s,兼顾排涝工况下的提水流量大于3.1m3/s,实际排涝流量则取决于排涝扬程下水泵的出水流量。这样选型可达到两工况泵组均能稳定运行,且节省泵站的建设成本。
泵站的引水、灌溉、排涝三大功能只要通过对闸、阀的调节就能达到,形成了灌、排泵站一体化,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占地,通过控制闸的上下移动能控制不同位置,节省了闸门建设费用,但泵站的各种切换的操作比较复杂,需要详细系统化的操作流程,如何使泵站既操作简便又节省投资,是今后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候宏林(1969-),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施工工作。
TU992.25
A
2095-2066(2016)11-0053-02
20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