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脂机制及其有效降脂成分的研究进展

2016-08-11 00:35马杭琨徐凤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研究进展中药

马杭琨,徐凤芹



·综述与进展·

中药降脂机制及其有效降脂成分的研究进展

马杭琨,徐凤芹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在读(北京100029);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摘要:血脂异常是导致血管类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降脂稳斑也被众多专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本研究概述近年中医对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的认识,将近5年来研究者们所探索到的中药降脂机制总结为四个方面: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吸收、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与释放、抗氧化、提高或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活性与数量。总结中药降脂有效成分皂苷、蒽醌、黄酮类物质、生物碱、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都是通过何途径,如何达到降脂作用的,以期为中药降脂药的开发及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药;降脂机制;降脂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升高,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血脂异常以及与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研究,中医文献未见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的病名,追溯至《素问·通评虚实论》可见“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灵枢·卫气失常论》有“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等论述,中医对血脂异常的病名描述为“膏粱之疾、膏脂丰满”。

1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的研究

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与肝、脾、肾三脏最为密切,多属“痰浊”“血瘀”“气滞”之列,近年来也有人提出“污血”[2]“脉浊”[3]等病机。所谓“污血”指水谷不化之痰湿,过盛入脉之浊气,瘀滞之血在脉中结聚而成。所谓“脉浊”,即脉这一奇恒之府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所产生的一类以重浊、黏滞、污秽为特性的病理产物。多数医家认为血脂异常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肝失调达为本,以痰浊、血瘀、气滞、污血、脉浊等病理产物为标。

2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研究

2.1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主要通过直接抑制机体对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及减少肝肠循环中重吸收入血的脂质含量。目前研究表明,大黄、何首乌、虎杖、草决明等中药,其内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可以促进肠蠕动,通过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来改善血脂情况。吕浩然[3]通过分析决明子化学成分,其所含有效成分,不仅蒽醌糖苷可以降脂,决明子蛋白质、可溶性纤维部位以及橙黄决明素均可降低胆固醇。范宝妍等[4]研究显示,给予高脂血症金黄地鼠大黄素治疗后血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经过脂蛋白谱分析,大黄素可以改善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清脂蛋白亚型的分布及不同脂蛋白亚型内的脂质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脂质运载能力,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大黄素可改善血浆内源性分子的代谢轮廓,其改善效果与辛伐他汀相当。有研究称,荷叶可使肠道形成一层内膜而起到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的作用。范婷婷[5]研究显示:用对硝基苯酚法检测荷叶总生物碱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比值。大豆、绿豆等内涵植物固醇的药(食)物可以竞争性结合酯化酶使胆固醇不能酯化,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海藻、蒲黄类的药物因其内含有的谷固醇与胆固醇结构类似,则直接在肠内竞争性吸收,减少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胰岛素可抑制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避免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蓄积,增加TC、TG的产生,因此,减轻胰岛素抵抗也是改善血脂异常的途径之一。黄芩所含茎叶总黄酮就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抗氧化来降低血脂[6]。

2.2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和释放多数研究显示,泽泻通过其有效成分三萜化合物减少乙酰辅酶A的生成,抑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大黄、丹参、决明子、姜黄、绞股蓝也可以抑制内源性脂质的吸收[7]。

2.3抗氧化高氧浓度可以促进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导致膜脂质的衰老、破坏加速,脂质代谢异常,最终导致动脉硬化。通过抗氧化、清除体内多余的氧自由基,最终可以达到降脂的作用。银杏叶通过降低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和丙二醇的含量以及增加一氧化氮水平,起到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起到抗氧化、降低血脂的作用[8]。

2.4提高或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活性及数量促进胆固醇转运回肝脏,抑制多余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壁上,转换成为胆汁酸排出体内。有研究显示,磷脂酰胆碱固醇酰基转移酶和肝酯酶等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其作用可促进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三酰甘油水解,还可使其分解代谢产物转变为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胆固醇转运回肝,转换为胆汁酸排出。何冰[9]研究表明,茶多酚是茶叶中30多种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其可通过增强磷脂酰胆碱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增强肝脂酶和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升高HDL-C的水平,清除多余的脂质和减少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茶多酚单体化学结构详见图1。

图1 茶多酚单体的化学结构

3中药降脂的有效成分

3.1皂苷类成分以这类成分降脂作用为主的天然药物有:绞股蓝、人参、柴胡、三七叶、刺五加叶等。苷类的降血脂机制也遵从第一条途径,与胆固醇结合,阻断肝肠循环,减少机体对胆固醇吸收,达到降血脂效果。在绞股蓝皂苷[10]、油茶皂苷[11]和人参皂苷[12]的研究中发现,对喂饲高脂饲料建立的动物高脂血症模型的TC、TG和LDL-C有显著降低作用,并明显改善动脉硬化指数,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婧等[10]研究显示不同含量绞股蓝皂苷(40%、80%、98%)均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98%含量的绞股蓝皂苷组改善最明显。

3.2蒽醌类成分以这类成分降脂作用为主的代表药物有:大黄、虎杖等。马培等[13]在虎杖生药学研究中发现,虎杖的水提物可以抑制肝细胞中胆固醇的形成,这主要是通过抑制磷脂酰胆碱固醇酰基转移酶实现的[14]。虎杖中的主要成分虎杖苦对高脂血症兔和高脂肪/胆固醇饲养仓鼠有良好的降脂活性[15-16]。在这两种动物模型中,虎杖苷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此外,虎杖苷还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兔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因而虎杖的提取物和主要成分虎杖苗、白藜芦醇有较好的降脂和保肝活性。

3.3黄酮类成分以这类成分降脂作用为主的药物有:山楂、银杏、葛根、黄芩等。黄酮类药物降脂主要通过抗氧化作用实现,研究显示黄酮类物质可螯合金属离子使其失去催化脂质氧化的能力,同时可使过氧化物转变为氢过氧化物,阻断氧化反应,保护各器官细胞膜结构,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蔺兆林[17]研究结果显示,黄芩总黄酮可显著降低大白鼠总胆固醇浓度,能够增加载脂蛋白A,有助于降低丙二醛肝脏及血清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朱黎霞等[18]研究山楂总黄酮可以降低TC、TG、LDL-C、TC/HDL-C水平,提高HDL-C、SOD水平,山楂总黄酮配伍丹参多酚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增强降脂和抗氧化效应。

3.4生物碱类成分生物碱是天然药物中存在最多的一类化学成分,以具有强烈生理活性著称。有少数中药中所含生物碱具有降脂作用。代表药物为荷叶、黄连、银杏叶。在范婷婷[5]的研究当中,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结果显示荷叶总生物碱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质量,肝、脾、附睾质量也随着荷叶总生物碱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且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3.5多糖类成分多糖类物质的降脂作用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其中枸杞、灵芝等中药作用较显著。活性多糖降血脂的机制与蛋白质类似,可以增加肠的蠕动和促进胆固醇向胆酸转化,从而增加排泄量。徐赛华[19]研究结果显示,枸杞多糖能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TC、TG、LDL-C(P<0.01),升高HDL-C(P<0.05)。壳聚糖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大量动物实验表明,壳聚糖有降脂作用,但剂量较大,张威[20]将壳聚糖改良,提高其活性,进一步加强了其降脂作用。纳米壳聚糖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TC和LDL-C及肝脏TG和TC减低,纳米壳聚糖同时降低了大鼠的体重增加值、Lee’s指数、肝脏指数、体脂含量,并减轻了大鼠的脂肪肝症状。

3.6不饱和脂肪酸类主要代表药物:沙棘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丰富的植物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类。不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结合后,形成熔点低、易于运转、代谢和排泄的脂质,进而可以改变胆固醇的体内分布,减少血管壁中脂酯沉积,并能改变脂蛋白组成和结构,增加细胞膜及脂蛋白的流动性,改善和保护血管壁功能。林非凡[21]利用β-环糊精包合法从亚麻籽油中分离出高纯度α-亚麻酸,分别对50只SPF级KM雌性小鼠进行α-亚麻酸降血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小白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能使AI降低,对小白鼠的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裴轶琨[22]对高脂血症大鼠喂饲不同剂量沙棘油软胶囊,28 d饲沙棘油软胶囊的大鼠血清TG、T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P<0.05),但对大鼠血清HDL-C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

3.7其他有效降脂成分还有一些其他的有效降脂成分,如蛋白质:大豆蛋白、甘薯蛋白[23]等;多酚的降脂作用机制与黄酮类似,也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来实现的,其代表就是茶多酚,以及中药红曲中发现富含洛伐他汀,这与其具有降脂作用密切相关[24]。

4结语

中医虽无血脂异常、高脂血症等病名,但追溯起源,可见膏粱、高脂等描述。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与肝、脾、肾三藏密切相关,尤以脾肾为主,病属本虚标实,以脾虚、肾虚为本,以痰凝、血瘀、气滞为标,后世医家亦有提出污血、脉浊等理念。查阅2010年—2014年的文献,有记载具有降脂作用的单味中药多达60余种,降低血脂的中药大多也属于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和降低体内脂质转运合成两大类,还有具有抗氧化等功效的中药间接抑制脂质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脂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查阅近5年文献,将见诸报道的单味中药按其所含主要降脂成分以及降脂途径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尽管单味中药其所含降脂成分也比较复杂,可能通过一个或多个有效降脂成分,一个或多个降脂途径达到降脂的目的。

较之西药降脂,中药降脂有其明显的优势,但其具体理化成分、降脂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且目前缺乏大规模临床多样本的试验,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中药降脂研究质量等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62-764.

[2]王亚红,郭维琴.降脂通脉方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52-54.

[3]吕浩然.决明子调脂减肥的活性成分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6(1):1-50.

[4]范宝妍.大黄素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脂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4):4-8.

[5]范婷婷.荷叶总生物碱降脂减肥作用的体内外试验[J].浙江大学学报,2013,39(2):141-148.

[6]雷燕妮.黄芩总黄酮对高脂血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7):64-68.

[7]郁相云.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8(11):250-251.

[8]陈梅霞,苏洁,张玥莉,等.银杏叶提取物与银杏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7):832- 838.

[9]何冰.茶多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在体外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J].中国药学(英文版),2002,11(4):157- 161.

[10]雷婧,许韩婷,苏洁,等.不同含量绞股蓝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8(2):60-64.

[11]邓元荣.油茶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1):65-68.

[12]周洪伟,邬瑞光,吴富根,等.人参皂苷Rg1脂质体的相互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140-1143.

[13]马培.虎杖生药学研究[J].北京协和医学院杂志,2013:1-5.

[14]Park C,Lee Y,Kim J,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water extract (PCWE) and its component rasveratrol on acyl-coenzyme 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tivity for cholesterol ester synthesis in HepG2 cells [J].Vascular Pharmacology,2004,40(6):279-284.

[15]Xing W,Wu J,Jia M,et al.Effects of polydatin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on lipid profile in hyperlipidemic rabbits [J].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2009,63(7):457-462.

[16]DuJ,Sun L,Xing W,et al.Lipid-lowering effects of polydatin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in hyperlipidemic hamsters [J]. Phytomedicine,2009,16(6):652-658.

[17]蔺兆林.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13:45-47.

[18]朱黎霞.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9-12.

[19]徐赛华.枸杞多糖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6):20-22.

[20]张威.纳米壳聚糖的制备及降脂活性研究[J].江南大学杂志,2013,3(4):23-28.

[21]林非凡.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降血脂功能研究[J].中国油脂,2012,37(9):44-47.

[22]裴轶琨.沙棘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J].中国油脂,2011,36(9):48-50.

[23]李亚娜,赵谋明.甘薯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血脂功能[J].食品科学,2003,24(1):118-121.

[24]刘龙涛,吴敏,王红霞,等.降脂红曲微粉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9):1196 -1200.

(本文编辑王雅洁)

通讯作者:徐凤芹,E-mail:doctoronline@126.com

中图分类号:R589.2R28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3.017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3-1494-04

(收稿日期:2015-04-21)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研究进展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药零食”怎么吃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