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妈妈
所谓“拼爹拼妈”, 拼的真不是爹和妈的财富,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
以前读书时,我的一位教授常对我说,I'm here to help you unleash your potential(我是来帮助你释放你的潜力的)。有了女儿小D后,我总会不时想起他的话,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父母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孩子释放他们的潜力。
那么,子女身上最亟待父母释放的“潜力”是什么呢?
小D的认知老师和我分享了她的答案——所谓“潜力”,就是你是否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坚信自己能通过努力不断地进步提高。
“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个概念最早由斯坦福大学Carol Dweck教授提出,它是相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而言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他们害怕失败,因为失败证明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足,于是选择做更加简单轻松的事情;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自己是可以不断进步的,因此关心自己的成长,更加愿意接受困难的任务和挑战。
小D的认知老师认为,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会影响孩子一生,它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有潜力的人。
和她的讨论也让我的思路渐渐被厘清:思维模式的建立是受后天环境影响的,清醒的头脑、积极的心态、独立思考和总结学习的能力,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反过来说,你要想什么“财富”也不留给孩子,甚至还要让他们本来的聪明也被干掉、杀死,那就给孩子植入错误的思维模式好了!具体有三大做法如下:
错误做法之一:
只是夸结果,很少夸过程
“宝宝真聪明!你是天才!你太有天赋了!”这类的夸奖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你取得的成绩是天生的。它会导致孩子形成这样的逻辑——因为我聪明,你们才喜欢我,那我得一直证明自己聪明,最好不要尝试困难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特别会找借口:“考试前没睡好”“我只不过没有用全力”“我本来就不想做这件事”……要么把失败归咎于外因,要么变成鸵鸟进行逃避。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证明自己聪明这件事情上,而非花时间反思,总结经验。
我曾经习惯夸孩子“你好棒”,小D的老师为此严肃地向我指出过好几次,说正确的夸奖应该侧重过程和付出的努力。现在,我夸小D时都会强调:“你试了好多次都没放弃,终于把积木搭成一个高塔了,真棒!”“你特别辛苦,每天都在练习,终于可以走路了,太好了!”
说实话,一开始要这么说真的很别扭,但习惯以后,这样的改变也影响了我育儿的心态——因为需要举例进行夸奖,我就会更加细心去观察她的进步,无形中也让我更加明白两点:
1.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自己和自己比更重要。
错误做法之二:
他沮丧受挫,你完美代劳
我明白孩子需要经历挫折,但我错误地以为“挫折”就是那些比较大的失败,而女儿那么小,还早呢。
后来我才意识,失败其实就藏在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勺子对不准嘴、鞋子套不上脚、一块积木叠上去后整座高塔倒下……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大大的失败了。
我曾经把目光聚焦于事情上——她做不好,我就帮她完成吧;而非孩子的体验上——她失败了,我怎么帮她度过呢?
固定型思维的人裹足不前的一大原因就是害怕失败,不愿承担后果。一旦孩子每次失败后都眼看妈妈完美代劳,这种“实力碾压”只会一再佐证他自己的弱小无能。
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把失败看作自己成长的机会,当然这种受挫后的韧性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不断锻炼才会提高。怎么锻炼呢?请认真琢磨一下“妈妈替你做”和“妈妈陪你做”这两句话——虽只一字之差,却已天壤之别。
错误做法之三:
所谈与所想,充满负能量
我曾被邀请参加过一次老板的家庭晚餐。晚餐时,父母和孩子都会分享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然后大家逐一根据案例讨论自己今天经历了什么、犯了哪些错、从错误里学到了什么。作为客人,我也被要求分享了。
当时我根本无法理解这个行为,还和老板开玩笑:在你们家吃晚饭就像面试一样。老板告诉我,这是他们家的传统,叫Learning Talk。
他们把这个当做“经验分享”,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同时将关注点聚焦在经验成长上。之所以父母也参与,就是在用实际例子告诉孩子们:瞧,哪怕是大人,也还要不断总结和学习呢!因为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昨天的纰漏,才能成长为明天更好的自己。
从这次家庭晚餐,我真正意识到一件事,所谓“拼爹拼妈”,拼的真不是爹和妈的财富,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
试想一下,当一个家庭每天的对话都是这样的:“单位让我负责一个新项目,被我推掉了!万一砸了还要挨批评,吃力不讨好。”“这个问题根本和我无关,明明就是小李的错!”在这种负能量的氛围下,孩子怎么能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呢?这也许就是“言传身教”最可怕也最厉害的地方吧——如果我们本身就是负能量的人,即使再努力灌输给孩子正能量,也多会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