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洋
作为一个曾被德国殖民统治17年的城市,青岛有着太多的“德式回忆”。漫步青岛,四处可见德式建筑,虽然德国殖民当局撤离青岛距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但是,青岛的经济、文化及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德国的痕迹还是无处不在。
比德国更“德国”
7月20日的青岛天色阴沉,但这不妨碍圣弥厄尔教堂前游人如织。这座竣工于1934年的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德国人毕娄哈设计完成了该教堂,在其当时的规划中,这座建筑还应更高,但彼时战争阴影笼罩欧洲,希特勒严禁资金外流,设计师不得不修改图纸,最终建成今天的模样。
如今,这里不但是教徒们的活动场地,还是青岛著名的景点,众多新婚夫妇将这里视为拍照的圣地。
毕娄哈最初并不是建筑设计师,在德国殖民青岛初期,他曾在青岛开办过一家转寄和运输公司,日德战争爆发后,他参与了城市保卫战并成为战俘,在日本被关押了7年,之后返回德国,1926年,他又回到青岛,去世于1947年。
毕娄哈的经历可以映照出德国人在青岛的活动轨迹。1897年,德国怀着急于扩张的心情,将战舰派往中国的胶州湾。当时的德皇决心投入巨资将青岛建设成所谓的“模范殖民地”。这种建设思路从某种程度上,构建了如今青岛的格局。其城市色彩也在那时涂抹完成: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时任青岛市副市长周嘉宾在2008年青岛申请奥运会协办城市时说道:“青岛应该说是很多德国朋友都非常熟悉的城市,有着过去一百多年前的关系。青岛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开放度比较高的城市,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城市。”
周嘉宾所说的开放度,是山东省内大多数城市比较缺乏的,某种程度上说,其特有的殖民印记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其国际化的分数。
青岛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旅游城市。仅2015年,青岛市就接待了国内、国际游客7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7%和13%。中国这么多的海滨城市,青岛之所以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跟它无处不在的欧洲情调密不可分,确切地说,是德国情调。
曾有到过青岛的德国游客表示,在老城区或八大关一带漫步,恍惚之间有时会感到,自己已经回到了北海边上的故乡城市汉堡。德国建筑史学家林德也在一份论述青岛殖民时期的建筑的专著中写有这样的文字: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在青岛得到了相当好的保存,而相比之下,德国境内的同期建筑因翻新改造和战争破坏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殖民时期的建筑物之所以保存下来,源于青岛人以宽容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德国的侵略史。日据时代、国共内战,尤其是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使青岛的德式建筑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青岛市政当局开始投入巨资,逐步开始依照原样修缮当年德国人修筑的炮台、街道、法庭、行政机关以及各类民宅。有360多栋上个世纪初的西式建筑,被纳入城市风貌保护区,得到良好的维护。
从“红屋顶”到“下水道”
这几年,由于暴雨的来袭,中国许多城市排水系统出现问题,青岛也因此成为了网上热议的焦点。网上有传言称,由于拥有100多年前德占时期的地下管网,青岛成“中国最不怕淹城市”,连日暴雨全城无一处积水。
资料显示,100多年前,德国在青岛市南部沿海修建“德国管网”。其位置就在著名的青岛栈桥附近。记者打车到此,出租车李师傅热情的介绍:“从安徽路一直往南走,直到青岛前海一线,这下边都是德国人当年修的下水道。”
在汛期,青岛免于内涝,到底有多少可以归功于“德国下水道”?事实上,目前青岛排水网总长近7000公里,其中,市内三区共有排水管道3000公里左右,而目前保留下来的德国地下暗渠仅剩约3公里,占比不到千分之一。青岛之所以能成为“不怕淹的城市”,1949年后青岛人“原创”的排水系统功不可没。
专家表示,虽然大部分“德国管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德国人对城市的规划理念,至今仍在影响青岛。青岛人仍用古力盖来称呼下水道井盖。古力是德语“Gully”的音译,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
其“雨污分流”模式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借鉴之处。而目前青岛的地下管网系统其实已经充分借鉴了德国经验。譬如紧邻青岛奥帆中心的青岛市南京路雨水暗渠,这里也是青岛东部新城区最重要的一处雨水排海口,共有三条暗渠的雨水汇集于此,进入大海。青岛新建、改建的地下管网中,97%都采用了“雨污分流”模式。
中德合作的新常态
德国对青岛的影响也体现在经济往来上面。记者从青岛市商务局外资处副处长赵文渊处了解到:2016年1—5月份,青岛市与德国贸易进出口总额8.58亿美元,同比下降0.4%。其中出口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1.7%,进口3.13亿美元,同比上升12.6%。
赵文渊告诉本刊记者:“青岛与德国的贸易情况更多的体现于德国在青的投资,其历年在青实际外资占青岛全市实际外资的0.92%,在青岛市外资来源地中列第10位,欧洲外资来源地中列第一位。截至2016年5月,德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310个,合同外资9.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1亿美元。”
1903年,一名德国商人同英国伙伴合资在青岛创建中国境内第一家啤酒厂时,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青岛啤酒”不仅已经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而且,在啤酒之乡——德意志的土地上也享有相当的知名度。
如果说,青岛啤酒是德国殖民时代的产物,那么,海尔电器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青岛同德国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八十年代,青岛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电冰箱厂同德国企业利渤海尔实行技术合作,不仅走出了绝境,而且还创造了所谓的“海尔神话”,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海尔”已经是世界电器企业的十强之一。
近年来,伴随着中德两国关系升温,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中德生态园翻开了青岛与德国合作的新篇章。中德生态园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占地11.6平方公里,着力建设中德两国之间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的利益共同体。
为什么把中德生态园建在青岛,中德生态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生态园选址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在青岛实施。首先,德国人对青岛有好感,这是一种超越经济、地理上的概念。引用德国当地周刊对中国所有城市的报道,‘青岛市最具德国风情的中国城市,甚至是除了德国以外,最具德国风情的城市。另外,青岛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具有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使命感和自身发展特色,既是港口城市,又是开放城市,又是国际城市。”
德国印记也吸引着诸多德国人来此工作、定居。在中德生态园,德国员工Daniel的家世便与青岛有着诸多的渊源。
据Daniel介绍,他来到青岛的那一年正好是他的曾曾祖父当初来青岛的第一百周年。其曾曾祖父当年曾任青岛工程局的局长,虽然Daniel只是听说了曾曾祖父的事迹,但他从小就有一个来青岛的愿望。如今,Daniel已在青岛定居生活,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并在去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