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兰亭诸子
——刘洪洋

2016-08-10 06:24孙伯翔
藏天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篆刻展兰亭中国书法家协会

文/孙伯翔



评兰亭诸子
——刘洪洋

PINGLANTINGZHUZILIUHONGYANG

文/孙伯翔

奇正相生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洪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薪传翰墨工程”首批专家组成员,京东印社社长;担任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万印楼奖 ”国际篆刻大奖赛评委;发表书论、印论二十余万字。作品获全国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和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

结识洪洋贤契近二十年,深知其为人真诚,心性率直。好读书,追求艺术孜孜矻矻,矢志不渝。看到近年来他取得的成绩,甚是欣慰,实是同辈人中之翘楚。更为难得的是他“力有余而不逞”,踏踏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做人实是“致远之才”。

无事早归

恭喜万福

独自赏印到三更

洪洋为艺博取而精专,对北碑、隶书、行草皆有灼见。篆书、篆刻已具个人风骨。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应该说是与其勤奋的艺术实践,深厚的传统文化砥砺,睿智的勤思是分不开的。我观其作品颇有“明心见性”写情明志之象,这与当下重形式,轻内蕴的时风是迥然不同的。他把分朱布白,笔意墨象作为感悟人生,活在当下的载体。诚如《易·系辞上》云:“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书法的笔意墨象不是简单的描画,而是得自然之具象、形势、精神气韵,从而丰富其内涵和张力。由象生意是书法的“心迹”,重内蕴才是艺术的实质,洪洋做到了。从当下书坛现状来看,能够真正进入这一层次的青年书家实属凤毛麟角。简单的说,能够把书法当成一种爱好固然不错,当成追求更难能可贵,可追求什么又要另当别论:当下不少书家,都还停留在物质层面,不能站得更高,终归未能摆脱“心为行役”的尴尬境地。然而,我并非说书法、篆刻艺术不能走向市场,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作者来说当是一种裨益。但我们对艺术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低层次上。丰子恺在论及李叔同出家因由时,曾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能够像弘一大师那样走进灵魂生活层次的艺术家曲指可数,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弘一大师的那种境界,用书法弘扬律宗佛学,“字即是法”。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哲学》一文里对人生境界也有类似的说法。对于书法的追求我们也应当“取法乎上”。洪洋能把书法、篆刻精神生活化,且能不为单纯物质生活所囿,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也是我看其能与当今“大家”比肩,是“致远之才”的根本原因所在。

长相宜

受想行识

天下为公

月宫饮酒

老夫已年过古稀,自以为识少思拙,不敢有半日懈怠,一个书法家能否在书法史中有一锥之地,只看他到六十岁时是不是还在进步就行了。这并不是说到六十岁时还在进步就能在书法史中如何如何了,只是说有希望,有可能。问题在于,不少书法家别说到六十岁,到四十岁就止步了。黄宾虹先生六十岁之后日课作草二十年不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洪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时至今日仍能下“笨”功夫,扎扎实实地临摹,波澜不惊地过自己的艺术生活,潜心作学问、搞创作,假以时日定有胜过老夫之时。

猜你喜欢
篆刻展兰亭中国书法家协会
赓续兰亭
——2022年兰亭书法社双年展
北京城建集团举办职工书画篆刻展
周剑初五体书法半百展
周少剑
周少剑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北京召开
刘颖莉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2017石家庄《临摹与创作》研修班”圆满落幕
兰亭烧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