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生活

2016-08-10 05:24李学春
中华书画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乙未款识钤印

□ 李学春



书法与生活

□ 李学春

李学春,1963年生,甘肃省白银市人。现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理事、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教授。著有《中国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研究》等。

我自幼酷爱书法,这源于父亲对我的教诲。我父亲是木匠、铁匠,是中国传统的手艺人。他没有上过学,但对有文化的人十分看重,要求我自幼学写毛笔字。

从秉承父亲“把字写好”的朴素要求开始,直到虚心拜师、认真临帖、追求法理,我一直坚持并保持着写字的习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笔墨纸砚从未离开过我,从笔记日课、书信往来,到起草文件,都用毛笔书写。可以说,书写已经融入我的生活,书法也逐渐成了我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正如沈鹏先生所说:“我创作书法作品,而这门艺术也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性灵,越是深入追求,就越是在艺术生活中体会真、善、美及艺术与人性的一致性。”

多年的临帖和书写实践,我深刻地感知到,学习书法艺术的过程就是践行文以载道、艺道并进的理念,就是真心抒写生活和艺术体验,并将个人情感与思想物化成书法墨迹的过程。

书法艺术高度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展现着中华美学风范,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这是我们应有的文化立场和自信,同时,要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也同样强烈地冲击到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书法应该为当下世界提供怎样的价值,是每一位书法家要认真研究和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时代或许不缺乏技法优秀的书法家,但是更需要能够做到对书法进行时代性宏观思考并进行创作的“文化家”“哲学家”式的书法大师。

新时期的书法和传统的书法相比,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笔墨当随时代”,表现出了许多时代特点。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努力吃透传统书法,礼敬传统、学习经典,真正理解中国书法的真谛,以笔墨形象展现中华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让古老的书法艺术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责任编辑:韩少玄

李学春 王勃《滕王阁诗》 97×180cm 纸本 2015年款识:唐王勃《滕王阁诗》一首。乙未秋月,李学春书。钤印:止庐(朱) 李学春印(白)

李学春 黄庭坚《题东坡字后》 33×33cm 纸本 2015年款识:黄庭坚《题东坡字后》。乙未九月,秋高气爽,惠风和畅,李学春。钤印:李(朱) 学春之印(白)

李学春 范仲淹《岳阳楼记》 35×45cm 纸本 2015年款识:右录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未之冬于金城止庐,李学春。钤印:学春之印(白)

李学春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37×37cm 纸本 2014年款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甲午九月十日,李学春书于兰州。钤印:李(朱) 学春之印(白)

李学春 沈周《记雪月之观》 33×33cm 纸本 2015年款识:右录沈周《记雪月之观》。乙未初冬金城降瑞雪,是夜记之,李学春。钤印:李(朱) 学春之印(白)

李学春 毛主席《卜算子·咏梅》 138×73cm 纸本 2015年释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乙未夏,李学春书。钤印:西陇山房(朱) 李学春印(白)

猜你喜欢
乙未款识钤印
本期拉页
夏昶作品欣赏
担当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乙未短章
乙未秋寓洞廊崖
土观呼图克图驻京期间的贡献探析——从摩利支佛母像款识谈起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水墨名家
“羊”溢新春 起航乙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