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道与现代诗词

2016-08-10 05:24刘梦芙
中华书画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儒家诗词



儒家之道与现代诗词

主讲人:刘梦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时 间:2013年12月地 点:潮州韩山师范学院

一、儒家之道的主要表现

在古代汉语中,“道”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词。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事理、方法、技艺,又指思想、学说。在先秦各种经典文献中,“道”字频繁出现,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诸家各自的语境中,“道”之含义多有不同,需结合上下文理解。“道”具有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的意义,在哲学上近似西方所说的“真理”,还有政治主张、政治路线的意义,例如儒家常说的“王道”“霸道”。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思想家被称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广。老庄多讨论天道、自然之道,玄奥深邃,有超越人世的意味。儒家则积极入世,重在以身作则,治国安民,“道”字多指人的德性、伦理和政治思想与纲领。“四书”中《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韩文公《原道》正是解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治国平天下的原理,认为仁与义是千古相传的大道和正道,不遵此道,则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代仁人志士在求道行道的生活实践中,有种种表现,这里只是择其要而言之。

1.博施济众、关爱万物的仁心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要求从最高统治者到平民百姓,都要修身,自幼就学会孝敬父母与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心态要真诚,言行要诚信,合乎礼义。成人之后掌握谋生的知识和技艺,在“齐家”的同时恰当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成为品德高尚、学识丰富、文质彬彬的君子。如能从政,便实行仁义之道,协助君主治理国家,使广大民众过上安乐的生活。《论语》所说“克己复礼”,《孟子》所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各种儒家经典中所说“忠”“孝”“礼”“义”“廉”“耻”“恕”“诚”“敬”“直”“勇”等诸多德性,其核心都是一“仁”字,由对亲人、宗族的仁爱之心,推广到社会群体,以及天地万物。缺乏仁心、劳民伤财的君主是暴君、昏君、无道之君,臣民是小人甚至是禽兽,是儒家批判、教化的对象。因此儒学又称为仁学,是教人成为君子乃至贤人、圣人的学问,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这种以仁为本的求道践道之学,旨在培养人健全的生命与高尚的品格,体现于人伦日用之中,绝非西方以逻辑思辨为主的哲学和研究客观事物的科学所能取代。

2.立身处世的风骨气节

儒家要求人立身正直,品质清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礼记·儒行》列举儒家种种行为:“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比较而言,孔子性格温和宽厚兼以沉毅方正,孟子则英气勃发、颇有锋芒,“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见了梁惠王出来对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平视诸侯,批评他们,直指要害,与后世在帝王权贵面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的伪儒、犬儒、小人儒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先秦诸子中,孟子首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严厉批判残民害民的统治者:“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的言论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恼怒,下令删节,不准在孔庙中供奉孟子的牌位,当时就有一位姓唐的官员当面力争,说愿为孟子而死,朱元璋无可奈何。因孟子杀一士大夫,必将激起天下儒者的义愤,江山就坐不稳了。总之,儒家经典哺育了一代代风骨凛然、气节高峻的儒者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士,在沧桑易代的衰乱之世坚持维护文化的命脉,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晚清名臣林则徐所撰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孔孟以来儒家博大刚正的精神境界。从屈原、陶渊明到近代黄遵宪、丘逢甲,中国诗史上第一流的诗人词家无不熟读儒家经史,忧国忧民,以诗词抒情言志,践行儒家的正道。

陈寅恪先生极力主张学者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王国维写碑铭,为明末奇女子柳如是写别传,考证清代女作家陈端生的弹词《再生缘》,同时创作大量诗篇以抒怀言志,都贯彻这一宗旨。学界以为陈寅恪在欧美留学十多年,受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殊不知陈寅恪出身士大夫世家,自幼熟读经书,阐发的正是先秦儒家早已具备的思想意识,西方的学术方法和语言只是他治学的辅助而已,陈寅恪毕生坚守的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儒家士君子的高贵品格。只要通读陈寅恪的诗集和学术著作,可知其思想本源。

3.知行合一与中庸之道

儒家要求人读书明理,格物致知,更重要的是道德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身体力行,为国为民完成实实在在的事业,才能受人尊重,被人信服。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风,必偃”,起到感化人心的模范作用。由于人性有善恶良莠之不齐,儒门中也混杂着许多小人儒和伪君子,口蜜腹剑,言行分裂,历来饱受批判,真正的儒家耻与为伍。儒家行道弘道的观念和方法是“中庸”,处理纷纭复杂的世事和人际关系,灵活把握适当的度和平衡点,不左不右,不走极端。由此产生“中和”“中正”“和谐”等一系列思想理念,明显不同于西方哲学二元对立、分裂斗争的思维。中庸绝非无原则、和稀泥、保持一团和气的庸人哲学,孔子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实践中庸,既要有独立不阿、至诚无息的君子人格,还需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明的智慧。“庸”者,用也,常也,中庸是成己成人、开物成务的中道常道,要在生活中经过艰苦的磨炼,灵活的把握,才能实现。《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对中庸之道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上至朝廷政府,属于精英文化,下至民间社会,潜移默化,百姓日用而不知,几千年来深深积淀为民族心理。在儒家文化之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等等,汉代从印度传来佛教,衍变为禅宗;近现代有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但儒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融会古今中西,吾道一以贯之,不改变以“仁”为核心的本质。

傅抱石 屈原 84×113cm 纸本设色 1944年

4.儒学的复兴

近十多年来,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开始复兴。“国学热”先是发起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众衣食充足后自然有文化精神的追求,知识界为数不多的学者参与其事,然后逐渐扩展,民间、学界与政府达成前所未有的共识,形者三者互相呼应、默契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没有任何一场运动像‘新国学运动‘这样深沉、稳健而有力”,其目的“一是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二是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三是丰富并提升精神境界”“重振国学,对于推动整个文化发展,复兴中华民族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儒学与现代诗词

国学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狭义的国学,专指儒家经学;广义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及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包括书法、绘画、古典音乐等艺术以及中医、武术、气功等养生健体之术与古代天文学、地理学、兵学、法律学等学科,无论范围之广狭,其核心内容都是儒家思想。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古文、辞赋同属于集部,但《诗经》为儒家六经之一,居首要之位,是孔子施行诗教的教科书;《楚辞》中的《离骚》也被后人尊称为经,《诗》《骚》共为历代诗歌取之不竭的源泉,“风雅”“风骚”成为诗歌的代名。传统诗歌经三千余年的发展衍变,从古体诗、近体诗到词、曲,形成丰繁的体式和严谨的格律,富有音乐美与意象美,意境深广,格调高雅。在传统文学中,诗词是最精粹的形式,尤能显示汉字音形义合一的优长,表现为缤纷多彩的风格流派。从先秦到近现代,名家辈出,灿若星河,三唐之诗与两宋之词,创作成就达到高峰,千万首精品在文学殿堂上闪耀着永久的灵光,至今仍是无数学人研究探索的宝藏和诗词作者尊奉的典范。诗词这种融情志之真、品德之善与辞采声律之美于一体的民族文学样式,确实应该世代承传,弘扬光大。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极为重视诗教。在记载孔子言论的多种先秦典籍中,如《礼记》《左传》《论语》《孔子家语》,多处引用《诗经》。春秋各国政治家、外交官也常用《诗经》对答。诗礼传家,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传统,民间私塾以《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声律启蒙》为教材。从古代到民国期间,民间没有进入仕途的读书人没有谁不会吟诗作对。

近百年优秀的诗人词家坚持中华人文精神品格,表现忧国忧民的仁者情怀,大量篇章写作于战争与政治动乱年代,如鲁迅所言“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作品饱含国族沦胥、文化灭裂的痛切,字字血泪,触目惊心,堪称善承老杜开创的诗史传统,垂为殷鉴。在艺术方面,诗人词家追求高华雅正的审美情趣,意境上融合时代,风格颇有创新。

百年来屡经兵火动乱,传统诗词或庋藏于图书馆,或流散在民间,许多作品只有油印本、内部印本、手抄本,迄今未曾全面搜集与整理,有失传之危。这是一个埋藏大量珠玉的宝库,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学术荒原。经过近三十年的潜心研究,我认为百年来现当代诗词的价值远远超过新诗,超过小说,能代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许多诗人词人,兼为国学大师或国学名家,诸如康有为、王国维、黄侃、马一浮、柳诒徵、刘永济、陈寅恪、钱仲联、饶宗颐等,其他卓有成就的诗词大家名手足以开列长长的名单,其作品显示在西化浪潮中坚强屹立的民族精神与博大深闳的艺术境界,新诗不能望其项背。我的结论,当前学界肯定不以为然,但前提是质疑者必须先作研究,在通读数百上千家诗词专集之后,与现代新诗、小说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只要尊重传统文化,不带一味崇洋的偏见,从传承中国文化、促进民族复兴的大处着眼,即有确切的评价。

三、儒家诗教与诗词写作

儒家诗教的目标是要学子自幼通过诵诗习作,陶冶情操,变化气质,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温柔敦厚,诗教也”,旨在培养人具有仁慈宽厚之心,这是抑恶扬善的根本;诗歌艺术风格要求雅正,同样是引人向上向善,不入鄙俗下流之途。高雅不与通俗对立,读万卷书后深入浅出、清新畅达的通俗绝非庸俗、粗俗(唐人绝句非不学之俗人可作),高雅文化、人文精神的对立面是流氓痞子精神,后者只会糟蹋文化,绝无向善之心。“温柔敦厚”指人的良性气质,不是要消减诗歌批判黑暗现实的锋芒,《诗经》里就有大量“变风变雅”之作,《离骚》同样有强烈的怨愤,在衰乱之世,斥恶正是为了扬善,仁人志士无不明辨是非,爱憎鲜明。缺乏温柔敦厚的仁者情怀,只会虑及私利,不可能为国家民族立言,以抵制邪恶,因此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中包含了“诗可以怨”。诗教并非要求人人成为优秀的诗人,诗中名家、大家需要许多条件,胸襟、品格、学养、阅历、见识、工力,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有天赋的才华,包括丰富的想象、灵妙的构思、用语言铸造意象的敏感—美的直觉。三千年来中国诗史上被后世尊为典范的大家名家不过百数十人,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都是一等天才人物,不可复制。古人志在治国平天下,以诗为馀事,寄托怀抱,诗史上从无专业诗人,为帝王服务的宫廷作家视若倡优,品格卑贱,不入作者之林。今人学诗同样要正其趋向,不必把成为大诗人作为人生的目标,一沾功利,诗即不纯不正。同学们毕业之后走向社会,从事各种职业,只需读诗以理解民族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兴致时试作一些诗词以抒情言志,“贤于博弈”。“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言谈举止方面彬彬儒雅,自觉地抵制庸俗趣味,就接近儒家所说的君子了。当然,能具备多方面条件,成为立德兼立言的杰出诗人,实至名归,属于极佳之事,文化复兴需要大诗人,但毕竟非人人可以幸致,爱诗也会作诗,就已经很可贵了。

学诗于诗内求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读经典,奠定根基,传统诗词的人文精神与思想义理,源于经典;儒家大道,首见六经。例如四书,五经中的《诗经》,史书中的《左传》《史记》,先秦诸子中《庄子》《荀子》以及唐宋名家古文、骈文与赋,都应讽诵,学会写浅近的文言文。读诗除读选本如《文选》《古诗源》《唐诗三百首》《宋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外,要重点读大家名家的专集,如陶潜、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李商隐、苏轼、陆游、辛弃疾、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的诗集、词集,再读一些理论,如刘勰《文心雕龙》、司空图《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叶燮《原诗》、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等。精读兼以博览,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独立思考,融会古今,才能写出有思想内涵、有高雅品格的作品。

学诗先选择与自己趣味相投的某家诗作为范本,反复揣摩,潜心领悟,仿其风格,求其近似。然后扩大眼界,涉猎多家,含英咀华,入而后出,抒发自家的感慨,逐渐形成个人的风格,这是许多前人学诗行之有效的方法。

格律是最基本也是简单的东西,五七言律诗绝句只有平起与仄起两种形式,举一反三,很短的时间内便能学会。能作近体诗,辨识四声,就能按谱填词。我年少时学诗,背了几百首诗之后,作十几首诗就掌握了格律,用韵只需查韵书。东南地区的同学可用方言作诗,方言中自有入声,不受普通话的干扰。遵守平水韵,作近体诗用《佩文韵府》《诗韵合璧》,不要随意出韵;填词用《词律》《词林正韵》,或用龙榆生编《唐宋词格律》。古体诗有其与近体诗不同的声调节奏,语言风格重在高古浑朴,多读历代名家古体诗,与近体诗细加比较,自能领悟。

作诗之难,不在于格律,而在于学养的积累、意境的提高,这是终身之事,非一蹴可就。诗为成己之学,诗品取决于人品,德艺双馨,方可卓然成家,如前文所述。

读写结合,多读多写多修改,“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反复锤炼,必成佳章。诗可以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多向师友请教,多与朋友切磋,联句、和韵都是锻炼工力、增进友情的方法。“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培养虚心而认真、择善而从的习性,定能更上层楼、日进千里。

以上虽是老生常谈,卑无高论,但付诸实践、持之以恒并不容易。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要说成为大家名手,小家都做不到。

四、结语

李白诗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萎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哀怨起骚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李白在诗中抒发了继承儒家道统的志愿,主张恢复诗歌的大雅正声,扫除六朝绮靡之风,振奋民族精神。他与陈子昂先后举起复古以开新的旗帜,促进了唐诗的昌盛。当今社会出现的大雅衰微、道德沉沦现象,盛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如孟子所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实现文化复兴,接续中断的元气,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国家民族的未来,寄托在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儒家诗词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诗词之页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