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8-10 00:34朱荣炉
学周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小学生

朱荣炉

(福建省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福建 平和 3637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朱荣炉

(福建省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福建 平和3637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构建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二是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力求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运用启发式、游戏式、提问式、合作式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三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强化学生的操作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阵地,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以生为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的姿态、新的追求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体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创新教育如一泓清泉浸润着每个教育者的心灵,它开启了教育的新征程,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宽广的教育之路。小学数学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探索性的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裨益。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理念为指引,实施启发式教学,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力求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阵地,让学生在这片属于自己的领地中尽情唱响童年美好的乐章。

一、构建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今天,教师要跳出传统教育的樊笼,使教育重返自然,积极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不断更新教育思路,启发学生求异,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而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的恐惧心理。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的特点,教师需在课堂气氛的设定上符合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心理特点。在轻松的状态下,学生才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才能从根本上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和决心,也只有这样才有创新思想的火花迸发在数学课堂中。

如在《测量》这一单元里的《千米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外的实践情境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出10米的距离,然后请请他们试试若手拉手,需要多少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走一走,大约走几步?之后让学生利用手拉手的游戏来进行猜测性的推测100米的距离,以此类推,1000米概念便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更加具体,最后教师再作引导:1000米=1千米。这样的课堂既轻松又具有实效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依靠天赋与后天习得这两个因素。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就注定要为学生、为自己钟爱的事业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并在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思路中寻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动力。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广泛地应用到了学科教学中,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便是以生为本,对于教师而言,引导转化是其在课堂教学中秉持的教学态度。

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关于面积的概念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面积这个概念的界定,并适时启发学生怎样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抓住学生的视线,拓展他们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运用游戏式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天性

以生为本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这体现出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精髓。游戏教学具有自由性和自我决定性,鉴于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教学方式更加契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的各种心理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潜藏的能力也会有所展现。

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开火车”这个游戏来激发学生自主列算式的欲望,通过火车中的载客人数和上车下车的人数来让小学生自主命题并计算车厢中的确切人数,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运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怎样设计问题才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是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问要问得及时,问要问得对症”,这才能凸显出提问的绝妙。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时,很多学生感到对角的理解不是很全面和具体,教师便可以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然后提出问题:“这是角吗?”学生回答:“不是。”接着教师再问:“那么什么样的是角呢?”这个问题就将学生带入了思考的空间中……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获得全新的知识认知。

(四)运用合作式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

现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中,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对于知识的认知水平。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合作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备课时,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由学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应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并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以及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的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形成合作机制,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

如在《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设想自己的职业需求,如果有两个公司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学生立即有了参与课堂的热情,教师出示两个公司的人员工资表格,让小组间合作去计算平均工资,看哪个小组算得最准确、最快,优胜者获得奖励。实践证明,合作中才有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共性的融合才能取得质的飞跃。

三、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强化学生的操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宽容而又开放的教学态度促使学生成为了勇于探索新知识的思考者,为此教师需要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强化学生的操作意识。

(一)改变灌输式教学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学偏重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改变灌输式教学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空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判断题“240×50的乘积至少有两个零”时,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去探讨。探究结果出现了两个,三个零和两个零两个不同的答案都有存在的理由,对此,教师不能急于否认某个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是尊重学生,才不会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带来阻碍。

(二)鼓励学生发现生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的元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内容,积极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剪好的两只可爱的小羊,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美,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剪蝴蝶、蜻蜓等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对称图形资料供学生欣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教学计算长方体体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长方体(教室、文具盒、饭盒等),激起学生计算体积的兴趣,这样利用生活实际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变得既灵动又自然。

(三)重视创新能力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灵魂就在于独特,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创新点,教师要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即便是不太完美的答案,也要对于创新点进行支持,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途径。实践证明,采取激励机制作为课堂评价策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引导学生生成新的认知,让他们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

四、结语

除上述之外,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一线教师长期探索、实践,以让创新的因子散播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天空中,弥漫在小学生的思想中,构建创新教育的宏伟蓝图。

[1]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

[2]林永荣.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1(4).

[3]李运华,陈林葵.小学数学课外学习资料质量的分析与评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4).

[4]翟继尧.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责任编辑房晓伟]

G62

A

1673-9132(2016)35-0026-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15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小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的教学方法